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嗨,唱起来!》金石为开,以匠心品质做有故事的音乐盛会

(2018-04-27 23:24:51)
标签:

孙楠

嗨唱起来

k歌

《嗨,唱起来!》金石为开,以匠心品质做有故事的音乐盛会

    近年来,综艺市场不断翻新,从棚内录影到户外摄制的明星娱乐综艺;从单向推进到全民互动的知识竞技类综艺;从歌手主场到素人PK的歌唱综艺选拔等,都以贴近时代快节奏步伐紧随其上。作为塑造过多类综艺节目长青树的江苏卫视,最近也以《无限歌谣季》和《嗨,唱起来!》再度发射音乐综艺节目“冲击波”,以特立独行的制作模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视觉及感官盛宴。

有趣的是,以大型K歌场打造出的全新歌唱综艺节目《嗨,唱起来!》却在快节奏下走起了“慢步调”,不仅以怀旧金曲打底压轴,更是全景式放了大人尽皆知的K歌文化。该节目首期播出,百人现场豪情K歌的阵容就让人叹为观止,男女老少美声、流行唱法交相呼应,歌声嘹亮,使得节目现场音乐回响。

《嗨,唱起来!》金石为开,以匠心品质做有故事的音乐盛会

实力唱将孙楠作为该节目的首期嘉宾,出场时以一首颇具含义的经典歌曲《新的天地》亮相,也能预见节目制作组的用心。在九零后、零零后为收视主流的当下,经典的平乏与回味悠长实质上也紧紧趋于“一线之隔”,相较于其他类型歌唱节目,《嗨,唱起来!》以金曲重唱来拉开节目的初衷其实颇为大胆,而对于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是否能够实现“开口跪”的惊艳效果,其实还有待考量。

《嗨,唱起来!》金石为开,以匠心品质做有故事的音乐盛会

该节目真正令人沸腾的点,还在于素人和明星的另类搭配上。如果说百人K歌只是有歌唱爱好者的一次宣泄,那么素人和孙楠的合唱环节,则是一场真正让人体会到情怀、实力以及情感交融的音乐宴会,也是一场歌唱与故事的一次精彩交汇。在节目中,三组素人歌者自带标签出场,白裙美女带“跑偏歌手”,以一首四川话歌曲开启“逗比”氛围,而当其与孙楠共唱《夜夜夜夜》时,令人有一丝纠结的沉闷、沙哑音色却完爆全场,与孙楠更是达成了合唱共鸣,二人共唱的音乐冲击感油然而生。第二位出场的帅气音乐老师带“包教包会”,不仅解锁嗨唱团李艾的歌唱BUG,更是在现场模仿孙楠原声尽显实力功底。在随后与孙楠合唱的一曲《送别》,更是声情并茂,令人意犹未尽。而短发美女兼乐队唱将更是携带“爸爸,我没被骗”的生活故事,向观众一展歌喉。孙楠与其在难度系数较大的《征服》中,同样找到了唱点共鸣。整个环节下来,星素合鸣仿佛一场实力者的对决,又似是一场知音荟萃。

《嗨,唱起来!》金石为开,以匠心品质做有故事的音乐盛会

作为整场节目亮点的嗨唱团,在节目中更是将搞笑、深情、走心的听者身份发挥到极致。李艾首展歌喉,袁惟仁“瑟瑟发抖”,沈南花痴连连,程潇则是将歌唱白纸的清纯、懵懂展现的淋漓尽致,四位嘉宾的现场搭档,更被孙楠戏称为“家有儿女”现场版。对于素人歌手的演唱,四人不再以点评者的立场出现,而是以歌曲拉家常,在现场认真听歌曲、听故事,感受歌者情怀,表达听歌感受。如果将星素合唱作为这场音乐大餐中的特色主食,他们的“陪衬”则一定是节目中的不可或缺的“调味料”。

其实音乐于人类而言,是情感抒发、洗涤、净化心灵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和故事的存在关系也紧密相连。《嗨,唱起来!》对歌中故事的呈现,不仅翻新了歌唱综艺的看点,更为歌曲和演唱者本身架构了深层含义。孙楠的私房歌单,有对时代更迭的致敬,有对歌曲本身和原唱者的感动之情,三位素人,更是在平凡生活中,以歌曲讲述自己的不凡故事。第一位素人歌手的四川版歌曲会令人不禁发笑,而二号音乐老师的《送别》则饱含着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一个人在世间“独活”的坚强骨气,让人不禁为之感动落泪。

《嗨,唱起来!》金石为开,以匠心品质做有故事的音乐盛会

值得一提的是,《嗨,唱起来!》的整体节目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互通感。告别了PK时代的星素歌唱类综艺节目,的确有一种小酒佳肴香飘万里的醉人之感。不过,事物的优缺法则并不会因为亮点的突出而改变,在看完整场节目后,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节目尚存的些许不足之处。比如前面提到的开场问题,百人K歌下的经典再现震撼效果达成,但惊艳之处还有待优化。节目播出一半,还有未进入主题的冗长之感。

纵观江苏卫视对待综艺节目翻新的态度,相信《嗨,唱起来!》的首发过后,会迎来更多节目完善。对于敢于拿经典、流行传唱歌曲作为支撑场面的《嗨,唱起来!》来说,它的呈现其实也彰显着对于一代人的反写。其实,作为一档全新歌唱综艺,能够将歌曲和故事相结合,以庞大的K歌练武唱共话知音,在这一点上,本身就值得称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