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洲记
(2016-02-24 11:33:53)分类: 游记日记舆地 |
出北郭左行一里所,穿耕畴,趋支径,有弃地盈百亩,延旷纡坦,接西郭之衢[1],厥形始锐如犁,至其中浸广,末则一弓不能及。双溪掖岸[2],泓渟湾洄,风生文漪,一眄无际[3],“芝泉”之所通也。岁极旱,溉汲挠之不枯。溪南则“营山”之麓[4],去水十许丈,限以芜城[5],对之若高丘然。山中寿松,蛟奋龙举。溪北有堤,堤外田可二三顷。“芝岭”耸其东,“牛首”蹲其西,林岫相续如步障[6]。两山之缺[7],“土湖”所潴[8],余波薄堤下[9],积潦骤涨,混溪湖为一。湖之外,皆堆阜[10],有深樾[11],来车去甔,以堤为岐[12]。我出吾“山居”[13],见是中穹木,披榛开道[14],境与心契[15],旬岁而后得之[16]。乃相嘉处[17],创“洗心”之阁[18]。三川列岫[19],争流层出,启窗卷帘,景物坌至[20],使人领略不暇。两旁巨竹俨立,斑者、紫者、方者、人面者、猫头者,慈、桂、筋、笛,群分派别,厥轩以“有竹”名[21]。东偏,堂曰“双溪”。波间一壑,于藏舟为宜,作“舣斋”于栏后[22]。泗滨怪石[23],前后特起,曰“云叶”,曰“啸风”。岩北“践柳桥”,以蟠石为钓矶。侧顿数椽[24],下榻设胡床,为息偃寄傲之地[25]。假道可登舟,曰“西汻”[26]。绝水问农,将营饭牛之亭,于垄上导涧。自古桑田,由“兑桥”济,规山阴遗迹[27],般涧水,剔九曲,荫以并闾之屋[28],垒石象山,杯出岩下,九突离坐,杯来前而遇坎者,浮罚爵。方其左为“鹅池”[29],员其右为“墨沼”[30],“一咏亭”临其中[31]。水由员沼循池而西,汇于方池[32],两亭角力,东既醉,西可止。改席再会,则参用柳子《序饮》之法[33],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为签,坐上以序识其一,置签于杯而反之,随波并进,人不可私。迟顿却行,后来者或居上,殿者饮[34];止而沈者亦饮。当其时,或并饮,或累筹,亲宾被酒,童稚舞笑,不知落霞飞鹜之相催也。池水北流,过“薝卜涧”[35],又西,入于北溪。自“一咏”而东,仓曰“种秫”之仓[36];亭曰“索笑”之亭[37];前有重门,曰“日涉”[38]。背梅林,夹曲水,越竹阁,甘橘三聚,皆东嘉、太末、临汝、武陵所徙。又有营道、庐陵之金甘,上饶之绣橘,赤城之脆橙,厥亭“橘友”。禁苑、洛京、安、蕲、歙之花,广陵之芍药。白有海桐[39]、玉茗[40]、素馨[41]、文官、大笑、末利[42]、水栀、山樊、聚仙、安榴[43]、衮绣之球;红有佛桑[44]、杜鹃、赪桐[45]、丹桂[46]、木槿[47]、山茶、看棠、月季。葩重者石榴、木蕖;色浅者海仙[48]、郁李[49];黄有木犀[50]、棣棠[51]、蔷薇、踯躅[52]、儿莺、迎春、蜀葵[53]、秋菊;紫有含笑[54]、玫瑰、木兰[55]、凤薇、瑞香为之魁[56]。两两相比,芬馥鼎来。卉则丽春[57]、剪金[58]、山丹[59]、水仙、银灯、玉簪[60]、红蕉[61]、幽兰,落地之锦,麝香之萱。既赤且白:石竹[62]、鸡冠,涌地幕天:荼蘼[63]、金沙。生意如鹜,蝶影交加,厥亭“花信”[64]。林深雾黑,花仙所集,厥亭“睡足”。栗得于宣,梨得于松阳,来禽得于赣[65],于果品皆前列,厥亭“林珍”。木瓜以为径,桃李以为屏,厥亭“琼报”[66]。西瓜有坡,木鳖有棚,葱薤姜芥,土无旷者,厥亭“灌园”[67]。沃桑盈陌,封植以补之,厥亭“茧瓮”。启“文枳关”[68],度“碧鲜里”[69],傍“柞林”,尽“桃李蹊”[70],然后达于西郊。茭藋弥望,充仞四泽,烟树缘流,帆樯上下,类画手铺平远景[71],柳子所谓“迩延野绿,远混天碧”者[72],故以“野绿”表其堂。有轩居后,曰“隐雾”,九仞巍然,岚光排闼,厥名“豹岩”。陟其上,则“楚望”之楼[73],厥轩“巢云”。古梅鼎峙,横枝却月,厥台“凌风”[74]。右顾高柯,昂霄蔽日,下有竹亭,曰“驻屐”。“洲”接畛[75],楼观辉映,无日不寻棠棣之盟[76]。跨南溪有桥,表之曰“濠上”[77],游鱼千百,人至不惊,短蓬居中,曰“野航”。前后芳莲,龟游其上。水心一亭,老子所隐[78],曰“龟巢”。清飔吹香[79],时见并蒂,有白重台、红多叶者。危亭相望,曰“泽芝”[80]。整襟登陆,苍槐美竹据焉。山根茂林,浓阴映带,溪堂之语声,隔水相闻。倚松有“流憩庵”[81],犬迎鹊噪,屐不东矣。“欣对”有亭,在桥之西,畦丁虑淇园之弹也[82],请使苦苣温菘避路,于是“拔葵”之亭作[83]。蕞尔丈室,规摹易安,谓之“容膝斋”履阈小窗[84],举武不再,曰“芥纳寮”[85]。复有尺地,曰“梦窟”。入“玉虹洞”[86],出“绿沉谷”[87],山房数楹,为孙息读书处,厥斋“聚萤”。山有蕨,野有荠,林有笋,真率肴蒸,咄嗟可办,厥“美可茹”。花柳夹道,猿鹤后先,行水所穷,云容万状,野亭萧然,可以坐而看之,曰“云起”。西户常关,雉兔削迹。合而命之曰“盘洲”。吾朝而出,暮而归,非有疾、大风雨,不废也哉。或曰:“是洲近在城隅,而人莫有知者,岂天坠地藏,显晦自有时耶?”吾应之曰:“君未办知昔者事,吾亦莫能言。方椔筱堙翳[88],樵苏之所不顾[89],羊羊之所不履,独鱼得其乐,乌鸢凫鸨习其幽且阒尔[90]!吾杜关休老,无膏腴以蠹其心,无管弦以蛊其耳,天其或者遗我为终焉计。以两地视双溪[91],孰轻孰重?亦能从吾游乎?”乾道壬辰五月十日盘洲老人洪景伯自记。【注释】
[1]西郭之衢———衢,大路。盘洲在鄱阳城的北面偏西,所以与鄱阳城西门出来的大路相通。
[2]双溪掖岸———掖,处夹缝中。双溪掖岸,两条溪夹着盘洲的两边。
[3]眄———斜视。
[4]营山———在鄱阳城北郭和盘洲之间的山名。
[5]芜城———鄱阳城墙,墙面苍老,望之如山丘。
[6]林岫相续如步障———岫,有树林的山。步障,用以遮蔽风尘或隔离内外的屏幕。这里描述盘洲北面的山林景观。
[7]两山之缺———芝岭和牛首山没有相接的地方,远望之如留一缺口,俗称“气口”。
[8]潴———水积聚。
[9]薄———迫近。
[10]堆阜———小土丘。
[11]樾———树阴。
[12]来车去甔,以堤为岐———甔,坛子一类的瓦器。岐,便道。
[13]山居———洪适原在鄱阳的居所。
[14]榛———树名,榛子可食。披榛,描写在密林中开道的状况。
[15]境与心契———宋代理学对“心”有很深的研究,心和境的关系,可用来指导园林的审美。
[16]旬岁———满一岁。
[17]相嘉处———相,风水术常用语,观察地形,如“相土”、“相阴阳”等。嘉处,好地方。
[18]洗心———洗濯邪恶之心。洪适于盘洲首创“洗心阁”,取《系辞》义以明志。
[19]三川———双溪加上芝泉之水。
[20]坌至———纷至,一齐而来。
[21]有竹———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故洪适题“有竹”。
[22]舣斋———舣,停船靠岸。此地“藏舟为宜”,故名。
[23]泗滨怪石———泗滨,指泗水之滨,又称泗上,孔子讲学处,后代常指学术之乡。又,《尚书·禹贡》:“泗滨浮磬,石在泗水崖,可作磬。”
[24]数椽———几间房屋。
[25]寄傲———寄托傲世之志。
[26]汻———汻,借为浒,水边。
[27]规山阴遗迹———模仿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遗迹。
[28]并闾之屋———并闾,即棕榈。并闾之屋,用棕毛盖顶的房屋。
[29]鹅池———《嘉庆一统志》卷二九四《绍兴府》记载蕺山戒珠寺前有王羲之养鹅处。
[30]墨沼———浙江绍兴有王羲之墨池。
[31]一咏亭———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2]员沼、方池———员沼即“墨沼”,方池即“鹅池”。
[33]柳子《序饮》之法———柳宗元在《序饮》中规定的酒令。
[34]殿者———最后一名。
[35]薝卜———花名,梵语音译。意译为郁金花,参见方以智《通雅》卷四十二。唐宋人误以为栀子。估计洪适在文中指的是栀子。杜歧公,杜佑,唐代人,有《通典》二百卷传世。
[36]秫———黏高粱。
[37]索笑———取笑。这里借指梅花。
[38]日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9]海桐———常绿灌木,叶厚,有光泽。夏季开花,白色,后变黄色,芳香。
[40]玉茗———白山茶中的上品,其花黄心绿萼,诗词中通称玉茗。
[41]素馨———又称耶悉茗,花白色,香气芳冽,畏寒,养于温室中供观赏。
[42]末利———即茉莉。
[43]安榴———安石榴,即石榴。
[44]佛桑———灌木,一名朱槿,也叫扶桑。唐·刘恂《岭表录异》:“岭表朱槿花,茎叶皆如桑树,叶光而厚,南人谓之佛桑。”
[45]赪桐———草名,又称“贞桐”、“百日红”,叶如桐,其花连枝萼,深红色。
[46]丹桂———木犀的一种。《本草纲目》《木部》:“俗呼为木犀,其花有白色者为银桂,黄色者为金桂,红色者为丹桂。”或指桂树的一种,叶如桂,皮赤,见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中。
[47]木槿———落叶灌木,夏秋开红、白或紫色花,朝开暮敛。
[48]海仙———即锦带花。宋·王禹偁《小畜集》卷十一《海仙花诗序》:“海仙花者,世
谓之锦带。维扬人传云:初得于海州山谷间,其枝长而花密若锦带。”
[49]郁李———即唐棣。落叶灌木,高五六尺,春开花五瓣,夏结实为核果,一名雀李。
[50]木犀———桂花的别称。又称丹桂、箘桂、岩桂、九里香。以木材纹理如犀而得名,花有浓香,可作香料。
[51]棣棠———木名,春暮开花,金黄色。
[52]踯躅———即杜鹃花。或称山踯躅、羊踯躅。
[53]蜀葵———植物名,又名吴葵、一丈红,花有红、紫、白等色。崔豹《古今注》卷下:
“荆葵……似木槿而光色夺目,有红,有紫,有青,有白,有黄,茎叶不殊,但花色有异耳。一
曰蜀葵。”
[54]含笑———常绿灌木,木兰科,初夏开花,常不满开,若含笑然。
[55]木兰———木名,又名杜兰、林兰。状如楠树,晚春先叶开花,花大,外面紫色,里面
近白色,微香。
[56]瑞香———常绿灌木,春季开花,花集生顶端。
[57]丽春———花名,罂粟花的别种。形态多变,花色妖艳,故称丽春,又名赛牡丹、锦
被花。
[58]剪金———草名,又名剪红罗、剪春罗、碎剪罗。柔茎绿叶,叶对生抱茎。入夏开花,深红色。花大如钱,六出,周回如剪成。
[59]山丹———草名,一名山大丹。四月开红花,似百合花。别名红百合、连珠、红花菜、不夜花等。
[60]玉簪———花名,又称白萼、白鹤仙、季女。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61]红蕉———即美人蕉,形似芭蕉而矮小,花色红艳。
[62]石竹———草名,又名石竹子。叶似小竹叶而细窄,有节,开红白小花,常植于庭院供观赏。
[63]荼蘼———即酴釄,色似酴醾酒,故名。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酴醿花或作荼蘼,一名木香,有二品:一种花大而棘,长条而紫心者为酴醿,一品花小而繁,小枝而檀心者为木香。题咏者多。”
[64]花信———开花的消息,花期。
[65]来禽———即林檎。《艺文类聚》卷八十七录郭义恭《广志》:“一名来禽,言味甘熟则来禽也。”
[66]琼报———《诗·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李,报之以琼玖。”
[67]灌园———《史记》卷八十三《邹阳传》:“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用作辞高官退隐家居的典故。
[68]文枳关———当为“六枳关”。《容斋四笔》卷四《六枳关》:“盘洲种枳六本,以为藩篱之限。立小门,名曰‘六枳关’。每为人问其所出,倦于酬应 。今取冯衍《显志赋》中语书于此。衍云‘犍六枳而为篱。’按《东观汉记》作八枳。”
[69]碧鲜里———竹林名称,形容它青翠鲜润。
[70]桃李蹊———《史记》《李将军传赞》:“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实至名归。
[71]平远景———宋·郭熙《林泉高致集》《山水洲》:“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72]迩延野绿,远混天碧———语见《柳河东集》卷二十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洪适借以形容盘洲西郊远景。
[73]楚望———《嘉定钱大昕全集·洪文惠公年谱》:“(乾道)九年癸巳,五十七岁。作《楚望楼上梁文》。”作《盘洲记》时,楚望楼尚在规划中。
[74]凌风———急速的风。
[75]洲———,蚌的别名。洲门,鄱阳城门。
[76]棠棣之盟———《诗经·小雅》有《棠棣》篇,传说为召公宴请兄弟而作,后世常以棠棣指兄弟情谊。洪适于乾道四年仕退家居,同年,洪迈亦由直学士院除宫观。这里所说的棠棣之盟,指洪适与小弟洪迈的往来。盟,约会的意思。
洪适的二弟洪遵于淳熙元年(1174)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当年十一月逝世。事在《盘洲记》著作之后。
[77]濠上———《庄子·秋水》记庄子与惠施在濠梁之上辩鱼之知乐与否。后代以濠上指逍遥闲游之所。
[78]老子———自称,同“老夫”。
[79]飔———凉风。
[80]泽芝———即荷花。
[81]流憩———步游或稍息。
[82]畦丁———园丁。畦,田园中的小区。淇园之弹:淇园,地名,古代以产竹著名,在今河南淇县附近。梁·沈约《修竹弹甘蕉文》以修竹拟为人中之直臣,弹劾甘蕉(拟为侫臣),淇园用作竹的代称。《盘洲记》借用这一说法,意谓若在竹园附近种“苦苣温松”,将引起竹的不满。
[83]拔葵———《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故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虖!’”后用为居官不与民争利的典故。
[84]容膝斋———“容膝”两字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据《嘉定钱大昕全集·洪文惠公年谱》:“(淳熙)三年丙申,六十岁,作《容膝斋上梁文》。”作《盘洲记》时,容膝斋尚未建成。阈:门槛。
[85]芥纳———芥子纳须弥,见《维摩经·不思议品》:“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佛经中至大的神山,又译为苏迷卢、须弥楼,其原型很可能是喜马拉雅山。芥子纳须弥,说大小可以等量齐观,因为佛家以为诸相皆非真,更无所谓大小。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文人以此比喻小中见大。
[86]玉虹———可以指虹、桥或瀑布。这里可以指瀑布。
[87]绿沉———浓绿色。
[88]椔筱堙翳———椔,直立枯死的树木。筱,小竹子。堙,堵塞。翳,遮盖。
[89]樵苏———打柴割草。《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集解》引《汉书音义》:“樵,取薪也。苏,取草也。”
[90]乌鸢凫鸨———乌,乌鸦。鸢,老鹰。凫,野鸭。鸨,一种鸟,比雁略大。
[91]以两地视双溪———宋代中书门下(政事堂)称东府,枢密院称西府,合称二府或两地。洪适仕退之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回家乡以后盘洲有双溪,文中对此作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