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5月17日(D6
多云到阴、有雨)黄昏之时我们来到了重庆朝天门码头,码头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我们将在此登上长江三峡游轮,一路顺江而下,到达宜昌终点。逛好朝天门广场就来到了近在咫尺的朝天门码头,码头上船贴船停泊着好几艘长江游轮,能远远地看到“美维凯悦游轮”,在众多游轮中确实显得更大,船姿形态气势恢弘。

浩浩长江,滚滚东流。长江三峡是长江最雄奇瑰丽的精华,是地球上极具造化伟力的大峡谷,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流至重庆东部的奉节,便冲开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这一段,所以从古至今,往返重庆和宜昌都是选择水路坐船。我们这次乘坐的游轮名为“美维凯悦游轮”,全程4天3晚。“美维凯悦游轮”于2020年下水,是美国维多利亚公司最新一代超五星级豪华游轮,拥有长江上所有游轮中最高载客量690人,号称长江中独一无二的、移动的水上庄园。
(图片来自网络)
小时候就会背的李白那句“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一直萦怀着我对长江三峡的向往,今天终于登上了美维凯悦游轮,我们的行李就是由棒棒军一件件挑上船的。
游轮共计7层,我们住在游船4楼的高级阳台房,房间也有25平方米,与高级酒店相比毫不逊色。由于我们的房间正好紧贴着另一艘游轮,所以外面景色都被遮挡住了,于是我们放下行李就上到7楼顶层观景台甲板,凭栏远眺朝天汇流,长江从右边涌来,嘉陵江水从左边千厮门流来。此时天色已晚,嘉陵江、长江沿岸华灯初上,让我们再一次一睹重庆最美夜景,五彩斑斓的灯光在夜色中盛开如花儿,璀璨夺目。









晚上9点多,夜幕中伴随一声悠长的汽笛,“美维凯悦”万吨游轮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开启了长江三峡之旅。回到船舱,吃着夜宵,观望着重庆城区沿江霓虹灯闪烁的不夜城,万家灯火高低辉映,呈现出一种立体美,极为瑰丽。











5月18日(D7 阴有雨)原来曾担心是否会晕船,没想到庞大的游轮一晚行驶的相当平稳,原来游轮是电力驱动的,就像电动车一样安静,在房间里睡得很香。一觉醒来已是早餐时间了,游轮已到达了重庆市丰都县。
游轮稳稳地靠岸停留在丰都码头边。丰都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地处重庆市版图中心、三峡库区腹心。丰都古为巴子别都,早在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就单独设县,已有近两千年历史,1958年周恩来总理定名“丰都”。丰都有着“鬼国幽都”的神奇传说,以“鬼城”文化的深厚积淀而扬明海内外。丰都老县城已淹没在了滔滔江水之中,成为了记忆之城。廿年后南迁的新县城如今高楼林立,现代化城市画卷展现在江边。




在好大的餐厅,担心众人抢食的景象并没有出现,每个游客的一日三餐的座位都是固定的,服务我们的服务员也是固定的,我们十人正好一桌,靠窗而坐。应该说中西式餐食还是相当丰富的,一旦空盘立即补上。


早餐后游轮安排“鬼城”和双桂山游览,我们似乎对“鬼城”不是太感兴趣,于是报名参加了免费的丰都双桂山之游。其实靠岸已有七艘游轮,基本上都是船贴船停靠,最外面的游轮要穿过其他游船船舱,应该说游轮有一套游船合理时间分配登岸的管理方法。大家按照游览项目、房间序号有序排队上岸,每人发一个登船牌,回船上时回收,以此清点人数。在每个上下船关键处,都有工作人员协助指引,所有环节都是那么天衣无缝,所以花费时间不多。




上岸后坐上电瓶游览车来到了丰都双桂山,双桂山位于丰都县城西北隅,与鬼城名山对峙相望,前临浩浩长江,海拔401米,是全国唯一的一处袖珍式国家级森林公园。走进公园内,沿着蜿蜒迂回的石阶而上,周边林木苍翠,百鸟争鸣,古迹荟萃,楼台亭阁错落有致,掩映于绿树和百花丛中。这里一扫名山的“鬼气”,一切都是生机盎然的人间佳景。









双桂山,又名鹿鸣山,因北宋嘉佑年间,大文豪苏东坡和父亲、弟弟途经丰都时,到此游山观白鹿,咏下了著名的《仙都山鹿》等千古佳句和“白鹿夜鸣迎嘉宾”传说。双桂山自唐代以来,就以险、幽、古、美而久负盛名,除了苏家三父子外,还吸引了白居易、范成大等历代文人名士,以及近代的周恩来、贺龙、齐良芷等国家领导人及著名学者纷至沓来。






值得一提的是导游小姑娘,娓娓道来其中的历史文化,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中午回到船上,游轮继续起航,尽管时有下起蒙蒙细雨,但是峡江上下烟波浩渺,水天相接,好似一幅幅水墨画。









这几日在重庆的游程每天步数都在1万步以上,昨天达到了2万多步。而游船上的生活实在太惬意了,除了岸上游览行程外,今天一个下午在游轮上发发呆、观观景、打打牌、聊聊天……游轮还特意举办了欢迎酒会,大家尽情吃喝玩乐,慢悠悠地享受悠闲时光。







生活中有这样一段时间远离尘嚣,亲近自然,好像给心灵也洗洗尘,应该是一段非常不错的旅程。


傍晚时分,游船停靠重庆的忠县。忠县是千年忠义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州县城市。忠县是中国柑橘城,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县城”。







游轮停靠忠县主要游程是上岸观赏实景演艺再现《烽烟三国》,我们没有参加,则在船上自由活动,大多去看电影了。
晚上9点半,游轮又起锚继续在长江三峡上行游。
5月19日(D8 阴有雨)一觉醒来已到了长江三峡的丰节县。清晨,长江江面上升起了一层如纱一般的薄雾,透过这层薄雾长江正在缓缓的流淌着,这时候的长江还在沉睡,两岸的山头、高楼或隐或现,所有的景物变得虚无缥缈。我呼吸着早晨的空气,感觉一阵清爽。






原来打算去三峡之巅,因为阴雨云雾锁山,上了山顶可能啥也看不见,所以没有去。我们选择自由行,尽管下船要爬很高的台阶,但是现在的码头基本上都设置了斜行步梯或缆车,所以上岸也不觉得太累。







由于奉节也是长江三峡之游的重要一站,所以游轮差不多都在这个时节靠岸,游轮并肩而立,里三层外三层。


码头边依斗门系原夔门府南大门,始建于1474年,为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取其《秋兴八首》中诗句“每依北斗望京华”,将大南门命名为“依斗门”,现在的建筑是2006年复建的。
听说今天是世界旅游日所有景点都免门票,于是我们自行叫上出租车去到白帝城(如果参加游轮组织的白帝城游,则价格要200元左右了)。早上因为一下子到了近十艘游轮,再加上免门票,所以景区游客爆棚。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古代为夔州)白帝镇,地处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口北岸的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历代文人墨客倚立白帝城,感叹瞿塘峡俊美、夔门雄姿,留下多少不朽诗篇。



三峡大坝蓄水后,白帝城变为江中孤岛。过了白帝城风雨廊桥,便是忠义广场,诸葛亮塑像立于此处,身后是其千古第一奇文《出师表》,表中有“鞠躬尽力,死而后己”的名言。

为了省力和省时,坐上抬轿爬上了近400多级台阶的白帝城,目标打卡十元人民币上的瞿塘峡夔门。

白帝庙大门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代,沿袭了明代建筑风格,雕龙描凤,典雅华丽。
来到白帝城观景台东望,只见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这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夔门。夔门自古为东入蜀道的水路关隘,秦汉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手持十元人民币,对照夔门图案,只见两岸高山凌江夹峙,尽管看上去水势并不波涛汹涌,但是依然散发着一股夔门天下雄的不可抵抗气息,不愧为“夔门天下雄”。大诗人杜甫诗曰:“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形象地描述了此处的山川形胜。







背着耳熟能详的李白诗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午告别奉节县的白帝城,游轮随着滔滔江水驶过在建的白帝城长江大桥,这是一条高速长江大桥。




过了大桥游轮便泛舟进入瞿塘峡的夔门,这是长江三峡之首。此时,站在船头甲板上,风特别大,江水劈开大山,从夹缝中奔腾而去。游轮乘风破浪,而江风卷着浪花,带来了水急涛嚎,蔚为壮观。大诗人杜甫曾有诗泳“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用一“争”字,活画出夔门的赫赫水势。




尽管波涛汹涌程度应该不如三峡大坝建成之前,但是夔门山势依然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隔江相望。


临江南岸摩崖石壁上留有大大小小十多幅石刻,其中孙元良将领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更是遒劲有力、气势恢宏,据说镌刻于1938年,这是长江三峡最大的石刻。三峡水库上涨前,这些石刻分别采用翻模复制、切割搬迁的办法移至到三期水位175米以上。
过了夔门,便进入瞿塘峡。长江在瞿塘峡被逼成一条细带,河谷窄如走廊,近江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砍,山高峡窄,最窄处仅几十米。游船在狭缝中蜿蜒而行,站在甲板上仰望峰巅,云天一线,不愧为川东咽喉。





这里标注了三峡大坝蓄水175米的水位线,瞿塘峡水位比截流前上升近50米。当下大坝蓄水145米,为最低防洪限制水位。
在那黄褐色的峭壁上有裂缝,据说里面放着古代的棺木,那些悬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至于古人是如何将棺木挂上悬崖,至今仍是一个迷。

山上还有人种耕,估计是瞿塘峡最后一片退耕还林。
瞿塘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在三段峡谷中,瞿塘峡最短、最狭、最险,气势和景色也最为雄奇壮观。沿途视野中的群峰,重岩迭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尽显“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





下午2点多游轮离开了奉节县进入了巫山地块,只见远处的山头腾云驾雾,美哉!




游轮驶入一片开阔的江面,岸边高楼大厦,那就是巫山县城。虽说巫山是渝东的一个峡江小县,却也是文化名县、移民大县。1994年三峡工程动工兴建,巫山成为了重庆库区首搬首淹县,同年巫山新县城奠基兴建。如今巫山旧貌换新颜,移民新城拔地而起,成为了镶嵌在三峡库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游轮没有在巫山县城停靠,直接穿过长江三峡段巫峡入口处的巫山长江大桥,进入了巫峡。被誉为“渝东门户”的巫山长江大桥通车于2004年,这是一座美丽的橘红色拱桥,有着“渝东第一桥”的美誉,大桥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跨径的钢管混泥土中承式拱桥,已被列为世界百座名桥。巫峡口北岸山顶矗立着一座文峰塔,自古便是隐士清修悟道之世外桃源,历史上是巴楚大地的道教中心之一,也是历代文人骚客登高赋诗处。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巫峡自巫山县城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至,全长46公里,长江三峡就数巫峡最长也最幽深。我们再次来到船头甲板,环顾两岸,一幅幅水墨丹青画在我面前徐徐打开,只见青碧千寻,深谷万仞,层峦叠嶂,烟云雾绕,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迂回曲折、绮丽的画廊,清代诗人所写的“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是对它的真实写照。尤其进入巫峡或晴或雨的天气使得云雾变得千姿百态,丝丝缕缕,横横竖竖,一会儿团起,一会儿揉皱,徐徐飘升,缓缓扩张,充溢在天地间,有了烟雨迷离的秀美,印证了唐代诗人元稹留下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古诗道出了人们对十二峰的倾慕之情。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它们上千云霄,壁立千仞,有着巍峨的大气之美,峡中云雾轻盈舒卷,飘荡缭绕,变幻莫测,为十二峰平添了几分绰约的风姿,令人目不暇接。












而古人更盛赞十二峰的神女峰最为俏丽,游轮导游边讲述着巫山神女的美丽故事,边指点我们目光搜索神女峰,由于各种山峰连绵不绝,好像都长得差不多,我有点傻傻分不清楚,好不容易找到山峰悬崖峭壁上一根挺秀石柱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那便是神女石像,又名望夫峰、美人峰、仙女峰,海拔高达1850米,神女天下峰,巫山十二峰之最。传说神女是西王母瑶姬的化身,在长江山头千年守卫,日久天长便化为神女峰,神女助民永祈丰年,造福巫山百姓。毛泽东亦曾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下“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诗句赞美其惊艳。







去到神女峰有专门的徒步登山天路,看上去非常陡峭,看来要跪拜在神女的石榴裙下,近距离一睹神女的绰约风姿,还是要历经千辛万苦的。





游轮停靠在神女峰对岸的巫峡青石镇,我们则换乘上仿古游船冒雨进入神女溪。神女溪是巫峡支流,发源于巫山县的官度区,乃峡中奇峡,溪长1公里。神女溪原本是条小山沟,在三峡上游蓄水后变成了一条支溪。

神女溪溪内山高谷深、奇峡幽谷,沟壑纵横,水流湍急,静谧宜人,巫山十二峰之五峰棋布溪水两岸,处于人迹罕至的原始状态,非常美丽,是三峡旅游线上的一处旅游处女地。穿行其间,时而大山阻隔,时而峰回路转,峡内沟谷曲折,峭壁千丈,碧峰万仞,群岩蔽日,天开一线,原始古朴,谷深林茂,船棺千古,恰似世外桃源,有着桂林漓江之水——静绝、清绝、绿绝!当然雨天神女溪观赏性可能会打一些折扣。






游船来回近2个小时,回程的1个小时导游一直在推销所谓的当地茶叶和保健品,卖惨和卖货喋喋不休,有点扫兴。
回到游轮,天空下起了大雨,游轮继续在巫峡内行走,天色渐晚,大家就在船上随便走走看看。





晚餐是我们在船上最后一顿正餐,这几日中西餐自助供应,每餐食物不重样。今晚因为有了欢送仪式,更是菜肴丰盛,当晚船长还特意来敬酒,游客们兴高采烈举杯畅饮,确实让游客们感受到如家般的舒适和温暖。

近半夜,游轮到达了湖北的秭归县,并且停靠码头等待明天上岸。其实这时游轮才进入了三峡的西陵峡,因为天色一片漆黑,游轮进入西陵峡啥也看不到。西陵峡西起湖北省秭归县西的香溪口,东到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西陵峡之前其一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现在随着三峡大坝的水位上升,水势已趋于平缓,我们长江三峡游最后一晚在这高峡平湖上安稳入睡。
5月20日(D9 多云)早早起床,吃完早餐后,7点45分喇叭里通知我们可以提着行李排队离开“美维凯悦游轮”。长江游轮一般都是在这里上岸,所以靠岸的船实在太多。由于提着行李需要坐缆车登上码头,尽管次序井然,但是我们还是花费了近1个小时排队。





我第一次坐游轮的旅游,应该说对这次4天3夜的三峡游轮吃住玩都比较满意,游船管理也相当有序。
上午9点钟坐上旅游大巴驶向长江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镇,大坝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站,发电量堪称世界之最。此外,三峡大坝建成提升了三峡水位,进而显著提升了长江航运能力,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怪不得曾经来过的伙伴都说之前没这么大的游船,我们这次坐的游轮就是万吨游轮。
整个三峡坝区是封闭的,进入坝区入口,游客必须从旅游大巴上取下行李,然后人、行李一起通过安全检查,再重新坐上旅游大巴。昨天半夜的大雨,令今天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峰岚竞秀,如梦似幻宛如人间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到达第一个景点坛子岭,首先坐上观光电梯登上海拔262.48米的坛子岭观景台,这是大坝建设勘测点,也是三峡工程区域的制高点,能饱览三峡水利枢纽全貌。坛子岭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泡菜坛子而得名,伫立坛子岭,放目远眺,巍巍大坝,横亘长江,凭栏俯瞰永久船闸尽收眼底,深刻体会毛泽东诗词所说“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










来到船闸观景平台,观看壁立千仞的双线五级永久船闸,它号称“长江第四峡”,是最大的船闸,近距离了解游船通过落差113米的船闸,蔚为壮观,十分震惊。




坐上景区的电瓶车,来到185观景点,它位于三峡大坝坝顶公路的左岸端口处,因与三峡坝顶齐高,同为海拔185米而得名。巍巍大坝就从这里延伸到江南,将整个长江拦腰截断。站在平台上向下俯看,就如同身临坝顶,可以近距离感受巍巍大坝雄姿,想象着大坝泄洪时的荡气回肠。



在平台眺望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故里,领略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


三峡工程凝聚着几代中国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和全体建设者的智慧与辛劳,真的为大国之器自豪、点赞。
下午2点在宜昌火车站坐上了去往上海的高铁,至此9天的重庆、长江三峡完美结束。长江三峡峭壁陡峭,山峰耸立,江水奔流,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峡谷奇景,如诗如画让人赞不绝口,我们在此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与壮丽。同时船上独特的美味佳肴和多姿多彩的船上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休闲惬意的长江之旅,回味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