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年多次往返签证在2019年11月底出签,已有4年了,因为疫情迟迟没有启程。今天在十月金秋时节出发去到日本北海道寻找秋色。北海道位于日本的最北端,是日本第二大岛屿,也是世界第廿一大岛屿。北海道原是阿伊努人的土地,四面环海,农业和畜牧业发达,两百多年前才正式成为日本的领土,二战时期又短暂地被美军占领,各种文化在这里汇集并且缓存下来。 

这次行程是我和妹妹两人自由行,出发前匆匆做了行程攻略,将会第一次面临自己去坐公共交通工具行走,为此我们在上海某宝上预购了JR北海道五日周游电子券,在苹果手机上下载捆绑了西瓜卡(其他手机不能下载),这些都便于我们出行。我购买了一张日本电话流量卡,妹妹则是开通了移动流量,价格上我是她的40%,比较合算,使用效果一样畅通(这是后话)。
早上7点半的飞机,我们5点不到到了机场,办好了入境手续后,国际候机大厅冷冷清清,似乎人气不足,也大概是太早的缘故吧。



从候机玻璃窗望出去,远远地可以看见海上行驶的船只,我们就此等待日出东海,只见东方似黑绒般的天幕渐渐逐退群星与残月,微微泛出鱼白肚。

天空渐渐变得湛蓝,远处几抹朝霞把眼前一片天空映得像熟透的橙子,红中泛着黄。不久天空被一层灿烂的朝霞所点缀,晕染出一丝丝、一抹抹、一片片、一层层,绯红、金黄的云霞,布满整个云层。


突然间,整个天空红的似火,有暗到明,顷刻红云漫天,此时红日喷薄而出,好气势磅礴哦。





带着美好的心情开始我们的北海道之秋行啦!
D1(2023年10月10日
多云)【札幌新千岁机场、登别温泉】
近4个小时的飞行,中午日本时间12点半(与中国时差早1小时)到达北海道新千岁机场。我们在上海已在网上填报分别生成了日本入境审查QR码(黄码)和海关申报QR码(蓝码),所以入境日本一切都很顺利。

出关后拖着行李从国际航站楼走到国内航站楼,用简单的日语、英语,还有中文,加上手的比划,我们用JR电子券二维码兑换了JR实体票。JR就是一般的铁路列车,只是它按照列车停站级别分类为通勤(普通)、快速、急行、特急等,相等于中国的慢车、特快车之类。
又找到机场的道南巴士窗口买到下午2点10分的机场直达登别温泉酒店的巴士票,尽管我们已有JR票,但是因为需要倒两辆JR铁路车,到达登别JR站还要换乘公交巴士或打的才能到酒店,所以机场巴士就方便多了。
机场巴士准时发车,一路沿着高速公路行驶,公路两侧一片绿色,好像绿叶还没有变黄、变红。看到路边一尊身材高大、头上有角的登别鬼就知道登别温泉不远了。在北海道,人们把鬼当作保护神,有祈愿鬼、生意兴隆鬼、恋爱结缘鬼等。
登别(Noboribetsu)是位于北海道西南部的一个小城,海拔200米左右,是全日本最有代表的温泉区,号称“日本第一汤”,已被列为世界珍稀温泉之一,我们两姐妹就是闻其名而去。
1个多小时后巴士到达登别温泉街酒店门口的车站,下了车首先就闻到一股浓重的“硫磺味”,原来登别温泉最多的就是硫磺温泉。我们入住了登别温泉街最有名的第一滝本馆,这是登别温泉的头号老字号温泉旅馆。登别温泉开汤于1858年,开汤者就是我们入住
“第一泷本馆”温泉酒店的创业者泷本金藏,据说他是为了治疗自己妻子的风湿病,在这里发现温泉之后,开始经营温泉旅馆的。前台找了个会中文的小伙子,对于各种设施讲解的十分专业详细,使我们顺利地办理了入住。没有选择榻榻米房间就是想晚上睡得舒服一些。



放下行李,我们就到酒店附近走走,正好当地的熊牧场派车到酒店免费接客,于是我们就搭乘来到了登别东边四方岭山脚下,熊牧场原本不在我们的行程计划内。要去熊牧场必须在此乘坐空中索道,这也是前往参观熊牧场的唯一途径,缆车行驶大约8分钟即到达了山顶,一程可以俯瞰山谷中的登别温泉小镇,饱览连绵的群山,可惜枫树还未黄、红,远处海岸处的登别市则山海交映。







登别熊牧场据说放养着大约1000多头日本棕熊,号称世界最大的熊牧场,当然供游客观赏的牧场没有这么多。北海道棕熊被封为日本爱努民族的神灵,是北海道最大的野兽。
几个圈养场里的棕熊有的两条腿站立、有的慵懒地趴着招手作揖,我们买了熊饲料投喂逗引它们,大熊熊、小熊熊摆出各种求抱抱、求喂喂撒娇萌姿,憨态可掬,看到我们手上有美味,则更变本加厉卖萌,我们也被这些熊大、熊二迷住了,也让我俩回味到童年逛西郊公园逗熊玩的乐趣。


来到“人的笼子”观赏棕熊真可谓扣人心弦。人走进一个窄窄的小房子,像被关在笼子一样,棕熊贴着玻璃层层包围上来,有一种被棕熊当作猎物的感觉。
山顶上还建有棕熊博物馆,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了解棕熊全部生态的专业博物馆。展馆有好多真熊标本摆设,一个个像真熊一样高大,站在边上有点可怕。

在山顶的大展望台可以眺望到拥有日本首屈一指高透明度的俱多乐湖。尽管已近黄昏,天色有些昏暗,但是眼前的这片圆形火山口湖,依然幽蓝澄净。



下山缆车里坐了一个巨大的棕熊,我俩惊喜不已,抱着棕熊横拍竖拍。


下山后去到登别地狱谷,在路边不时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鬼雕像,无不让这里充满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登别传说是赤鬼、青鬼的故乡,这也是本地的文化符号。
登别温泉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有地狱谷,这是一座火山口遗迹,它形成于1万多年前,火山爆发后,由熔岩所形成的一个奇形诡异的谷地。



走上一条木栈道,只见两边被熔岩侵蚀过的灰白和褐色的岩层谷地寸草不生,其间隙小孔中地热不断嘶嘶地渗出,到处冒着白色的气体,还有被岩浆烧灼过的黑色石块,形成特殊的火山地形景观,非常震撼。




铁泉池泉水温度约为80,是周期变化的间隙泉。
山谷中汩汩流淌喷到地表上泛着灰白色的高温地下水,这正是具有特殊疗效的优质温泉。据说地狱谷是登别温泉的泉源,每天涌出温泉水达到约一万吨。

沿着木栈道朝火山口越走越近,越走越热,越走硫磺味越大,浓浓的烟雾从被烤焦的岩石缝隙里喷涌而出,周围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硫磺异味,再配上当地特产的手持狼牙棒的妖魔鬼怪们,俨然是一幅地狱中的景象,怪不得起名叫地狱谷呢,也体会到火之山的力量。不过黄昏时际的地狱谷,在我看来并不是很可怕,相反拍出的照片却犹如仙境般美丽。






在第一滝本馆最大的乐趣不用说当然是温泉,但是美食也很丰盛。晚上我们在酒店用了的自助餐,美食都是使用当季北海道新鲜食材制作,第一次品尝了豪华的海鲜盖饭,还有海鲜刺身、雪花牛排、天妇罗、各式甜点和冰激凌,吃了最多的是无限量供应的帝王蟹蟹腿。

饭后先去温泉街逛逛,短短的一条街,两边开着不少的温泉小旅店和餐馆。
稍作休息,我们来到了酒店三楼的温泉天堂。我们入住的“第一滝本馆”就紧挨着地狱谷,这里的温泉直接来自地狱谷冒出的泉水。在地狱谷景区听到一个导游在跟他的旅游团游客介绍,站在地狱谷可以看见“第一滝本馆”的游客裸体泡汤。这里泡汤是男女分开的,在日本泡汤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先洗澡再泡汤;第二,泡温泉不能穿衣服,要裸体泡。
走进汤池确实可以一边安安静静泡着天然温泉,一边可欣赏地狱谷的奇景。浴汤里有近十个浴池和桑拿房,都是从地狱谷泉源里引入,有的是硫化氢水质,有的是食盐水质,有的含铁等元素,水质优良。温泉的涓涓之水,让人感受到温暖的放松。

(图片来自网络)
从浴汤出来人感觉舒缓了筋骨,直接体验到大地的恩惠。

到日本的第一天最大的收获是陆陆续续捡回一点十多年未接触的日语。
D2(2023年10月11日
晴)【登别、函馆】
一早起床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打开窗户就看到前面马路上冒着烟,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硫磺味。
早餐是日式和西式。既丰盛又合胃口。
餐后,就在酒店里逛逛,周边走走看看。

在酒店一楼大堂的中央放有名为“鬼的大金棒”的活动时钟,原来每天晚上和早晨会有数次整点的人偶秀演出可以欣赏。因为10月初酒店遭暴雨侵袭,底楼被淹,所以表演也暂停了。
酒店对面就是下沉式泉源公园,其实非常迷你,也就是由几根地狱主题的不同颜色的汤鬼神金棒围成的圈,每一根都有代表健康、平安等不同吉祥的寓意。旁边一个小井口里有地热蒸汽时不时地从地底下冒出,这也是间隙泉眼,怪不得打开窗户就是一股硫磺味儿。


一个小鬼娃守着间隙泉,旁边的茶色铁棒是此地传说汤鬼神所留下的九根金棒之一,据说在它面前祈愿对于学业有成非常灵验。
周边树木渐渐显现秋色


酒店边上就有去到登别JR站的道南巴士站,也就是前一天机场大巴下车的地方,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一班,我们事先问酒店要了公共巴士时刻表,坐9点多一点巴士,大概行程20多分钟,就能赶上9点58分去到函馆的JR特急北斗8号车。巴士准时到站,后门上车领取整理劵(有着上车站点号的乘车凭证),前门下车现金付车费,这趟车西瓜卡不可用,车前屏幕显示票价,下车前按下座位上方的按钮,司机身边投币机器可以将1000日元以下兑换成零钱,到站后把整理劵和零钱都扔进投币箱,司机会帮忙付车费。

登别JR站是一个老旧小站,站台也很少,因为出名的温泉而显得忙碌。尽管我们到站时间已是蛮紧张了,但是不到到点前7分钟还不给进站,不过大家还是有序排队。我匆匆去售票窗口换了JR的指定席。JR火车有指定席和自由席之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座位票和站位票,JR火车会指定专门2~3节车厢为自由席,自由席票不可去指定席车厢,否则碰到查票会被罚款,当然我们一路也没碰到查票。我们买的JR5日票是指定席、自由席都可使用,但是指定席必须去售票处换座位票。
进站后发现要走跨铁路天桥,但是没电梯,我们只能提着行李吃力爬楼梯。
站台用ABC……代替火车车厢,所以还得竖起耳朵听广播用日语和英语的讲解。此时站在沐浴阳光下的站台,顺着铁轨看着远方来车,感觉非常写意。


从登别JR到函馆JR站火车要行驶2小时36分、约207公里,JR列车一直沿着北太平洋的海岸线行驶,一路蓝天白云,风景变了又变,基本都是原生态。火车左手边有大海和海鸥相伴,火车途经许多海边小村庄,残旧的小屋,清爽的大海无边无际,海浪几乎就拍打在铁轨上。广阔绿野与大海交织,一幕幕不重复,纯粹辽阔。





JR火车从函馆的大沼国家公园穿过,眼前闪过的是火山、原野、田园……





中午12点半到达了函馆JR站,出站右手一拐对面就是我们预定的函馆普乐美雅饭店(CABIN
PRESIDENT HAKODANTE
4星级),实在太方便了。



(图片来自网络)
办好入住手续放下行李,我们就兴奋不已来到了不远的海边,函馆是那种极其舒服的小港口城市,港湾里停着大大小小的游艇,海鸥在低空盘旋。我们在湛蓝色的大海岸边看着几只逆风而飞随风鸣叫的海鸟发呆。







函馆是北海道西南部的滨海城市,是天然良港,北海道的门户,1741年被辟为港口,1859年函馆作为日本最初国际贸易港而开港,港口带动了城市的繁荣。从此西方文化、宗教、生活方式陆续从这里上岸,并源源不断向内陆传播。
海岸边系着一艘大船,这就是当时连接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的青函联运船“摩周丸”,现在作为纪念船供人参观。

函馆市内唯一的一座山---函馆山就在眼前不远。
沿着海边走了不远就是金森红砖仓库,这里是函馆港口开设的首个营业仓库,建造于1887年,经过旧建筑活化后,原本断垣残壁,如今成为函馆港口的象征,六栋相连而成的金森仓库有着浓郁的明治时期的建筑风格,改造成热闹的知名文化、购物区,就此金森红砖仓库见证了函馆史的的变迁。





靠近海边港口的“幸运小丑汉堡”是函馆独有的名物,大约是当地人的偏爱,小小的汉堡居然被誉为“灵魂美食”,还多次被选为全日本最好吃的汉堡。墨绿色的房子、里面的桌椅也都是墨绿色的,好有老式火车的感觉。人气炸鸡汉堡套餐的炸鸡酥脆香嫩,甜甜的,有一股焦糖味道,薯条配上芝士酱汁,非常喜欢。坐在店堂窗前边吃边望着湛蓝湛蓝的天、湛蓝湛蓝的海,远处还有绵延的山峰,心情特别美丽,体验感超好。


函馆这座城市就像一架巨大的滑梯,顺着函馆山一直纵深哧溜至海里,函馆的坂道之美可以说是这个城市的缩影。函馆的元町街区就是这样的地势,八幡坂、基坂、大三坂……那是一条条坡道,且坡度很大,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视角,可以从坡道顶往下一眼望向尽头蓝色大海的函馆湾。
最有名的是八幡坂,这是一条登上无数遍旅行杂志的最美马路。以石块铺成的坡道路面两旁绿树成荫,有的泛出黄色、红色,特别有小清新文艺电影中的既视感,散步在坡道上有一种阳光正好,岁月静好的感觉。在坡道上咔咔地拍照,能拍出效果不凡的日剧画面。



坂道两边还保留着许多古朴的木造房屋,也有不少西式的住宅,整整齐齐,小而精致,家家门口种植着各种花花草草,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却能感受到这里居民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安居乐业的温暖。置身于这样的风景中,忍不住驻足停留多欣赏一会儿。





大三坂临街的自家屋开一扇窗户售卖着冰激凌,坐在枫叶红了的街边,望着延伸到大海的坡道,吃着奶香味甜冰激凌,舒适惬意。


坡顶上传来阵阵钟声,这里也是教会区。作为日本第一批对外国开放贸易的港口之一,早年的函馆拥有诸多的外来居民,他们聚集在函馆山脚下,依着天然的斜坡建造家园及信仰的所在。一座座西式教堂及建筑显得华丽又优雅,在其中拍照游走,优雅闲适的欧式风情扑面而来。

天主教元町教堂,是日本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原木制建筑是1877年建的,现在的建筑是1924年重新建的,有着粉红色的屋顶和淡绿色尖顶,教堂外的钟楼有10多层高,塔尖上有个公鸡造型的风向标引人注目,这是可以祈福避灾的风见鸡。教堂内有座华丽的圣坛,据说为罗马教皇所馈赠,精雕细琢,但又简单,毫无欧洲教堂的奢华感。


哈里斯特东正教教堂,日本最早的东正教堂,这也是一座重建物。1859年作为俄罗斯领事馆的附属圣堂建造,六年后毁于大火,1916年再建这座绿色屋顶和白色墙壁的庄严建筑。



圣约翰教堂。这座教堂属于英国天主教圣公会,1878年建造,不过也难逃大火厄运。1979年重建,这座充满宗教元素的现代建筑设计感很强。

在教会区闲逛还邂逅东本愿寺函馆别院。东本愿寺是日本一个颇具规模的佛教组织,在本国乃至东亚许多国家建有“别院”。东本愿寺函馆别院始建于1915年,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钢筋混凝土寺院,显得特别庄重。在元町街区,东西文化做了恰到好处的融合。



到函馆山顶看号称价值百万美元的夜景,是在函馆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夕阳西下时,乘坐缆车,伴着落照,在墨蓝色的天空渐渐被晚霞渲染的时候,登临函馆山主峰,一睹函馆的夜景。函馆火山喷发形成了如今的函馆山,最高处为334米。函馆山位于函馆市的西端教堂区后面,那些最美的坂条都是一头从函馆山山腰延伸出。一路缆车可以看到函馆市的街道、大厦、港口、大海,山坡郁郁葱葱,苍翠满山。





在山顶展望台可以极目远眺函馆市全貌及远处山脉,呈半弧形扇状的函馆城区横跨在函馆湾和津轻海峡之间。


远处宏伟的驹岳山清晰可见,形状犹如一个马鞍,这是北海道的活火山。

随着落日在海边慢慢西下,我们也慢慢的欣赏整个世界光影从白天到夜晚的交替过程了,最美不过此时,令人赏心悦目。






函馆夜景同香港维多利亚、意大利那不勒斯曾被列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日落后的不久,渐重的夜色与光影,薄雾与街灯的交映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看着灯光一点点、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地在眼前晕开,城市的脉络被华灯打通,灿若繁星。此时万家灯火在脚下闪烁,夜晚的静谧、大海的沉稳与函馆星星点点的灯光完美的交织在一起。两条优美的扇形半弧线绵延展开,海面映着街灯,光影随着波浪,自然天成的美景配上海上隐约可见的渔火,百万夜景尽收眼底,只有亲眼所见才有那种震撼的感觉。




此时游客纷至沓来,人越聚越多,填满了不大的空间。山顶风又大,温度也似乎一下跌到个位数,我们有备而来添加了羽绒背心,还是被大风刮的瑟瑟发抖,我们只好挤在人群中高举手机拍几张收场,三个小时我们见证了这个缓慢生动的过程,相片和文字都不足以承载当时美好的心绪。



D3(2023年10月12日
晴)【函馆】
酒店房间可以望见函馆JR站和海港,前一晚和今天一早一样寂静。




来到函馆这座城市,必须体会它朝与夜的不同的美,冲着函馆朝市鼎鼎大名,特意没在酒店订早餐。朝市就是早上的海鲜市场,平时好像到了中午餐馆就打烊了。我们昨天下午路过,市场冷冷清清。酒店房间窗户可看见朝市已经车来人往。
7点多来到了酒店对面的函馆朝里市场,这是日本最著名的大型海鲜早市之一,大大小小的店铺上百家,这里每天都有许多新鲜的海产品售卖,有着浓郁的市井氛围,不过少了中国旅游团会显得人少了许多。我们一边呼吸着早晨海边清新的空气,一边挑选自己喜欢的海鲜餐馆,餐厅外都有主打的菜品模型,琳琅满目非常诱人,让人挑花眼。这次来北海道有朋友担心,其实既来之也就不纠结了。

乌贼和海胆是函馆的特色,活乌贼生吃有些可怕,还是放弃尝试。
市场里最有人气的是吃海胆丼,攻略做的“村上海胆”店休息,于是我们找了一家好多当地日本人排队等位的海鲜餐馆“いくら亭”,依然是典型的日本小饭馆style,座位紧凑,食客满座,等翻桌子的节奏。
我点了一份海胆拼鲑鱼籽、蟹肉盖饭,妹妹要了一份全海胆丼,每一份食材都超级新鲜。热腾腾的饭上摆上满满地冰冰凉凉的海胆,再淋上一点酱油来吃,新鲜的海胆口感浓厚美味,鲑鱼籽让大海的味道在嘴里炸开,海鲜与白饭和在一起,好吃到……啊啊,光是描写着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原汁原味的鲜味,清香甘美,完全没有腥味,吃的是地地道道的海的味道,一清早满满的高胆固醇的食物真让人幸福感倍增。

带着味蕾上的满足,我们在函馆JR站前的公共巴士枢纽站坐上了巴士,20分钟到达五稜郭公园。五稜郭建于1860年江户时代,是日本第一座以西洋建筑方式建造的要塞城郭,目前只剩下城郭的外墙了。因呈五角星星而被称为“五稜郭”。由于时间不够,我们直接登高90米高的五稜郭塔,鸟瞰到五稜郭公园全貌,五角星芒形状清晰可见。



公园里有重建的箱馆奉行所,这是江幕府在日本最北边的行政机构,另还有护城河等。古色古香的园林,各种有年代感的绿色植物,10月份正值“枫叶”渐渐变红,点缀着其中,很有意境。据说五稜郭公园栽有1000多株樱花,待到春日烂漫时格外妖娆。





在塔上展望台更能360°远眺函馆市街景、函馆山、津轻海峡等。




正巧遇见工人在攀壁擦玻璃,抹下来的白毛巾依然白白的,倒是让我有点惊叹。
中午回到酒店,拿起行李,乘上12点15分的JR特急北斗11号离开函馆北上,去到下一站洞爷湖。

函馆这座道南的港口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符合我心中理想城市的模样,不大、人少、干净、安静,有轨电车缓缓穿过城市,走在坡道上就能望见大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