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8(2022年11月25日
多云)【腾冲】
又到了一年最美的腾冲银杏季,用完酒店丰富的早餐,8点出发赶大早去到银杏村。银杏村位于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北部的固东镇,该镇是腾北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素有“腾北重镇”之美誉。而固东镇银杏树景区包含陈家寨、坝心、江云、四合4个自然村。作为拥有千年农耕历史文化的滇西边陲古村落,因为拥有天然连片的1万余亩、3万余株古老天然的银杏林而闻名,最古老的银杏王树龄在1300年以上,银杏村被誉为“中国银杏第一村”。

我们9点不到就到达了江东银杏村,找了半天没有见到售票处,原来我们来的还有点早,村子还未正式营业了。于是我们直接走进了村寨,只见村口广场被银杏树、银杏树叶覆盖,但是我总觉得整个银杏树林显得暗淡,没有感受到金灿灿的靓丽。




村口屹立着一棵近1300年历史的最古老的银杏王,黄色染尽了银杏王的枝头,枝叶茂盛,主干繁多,如黄袍加身的王者,庄严、肃静地站在万千银杏树中接受秋的加冕。
随着太阳的慢慢升高,晨雾完全散去,银杏树顿时显现出金黄透亮。如果说是秋风给了秋天颜色,那么银杏就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一种,只用一抹金黄便把秋渲染到了极致。此时腾冲银杏村的万亩银杏树被金黄色的银杏叶覆盖,村内村外成为了一片金色的海洋,仿佛走进童话世界。








银杏村里雄雌异株的银杏树,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内,盘根错节,生长形成一个体系,壮大着自己的家族,渗透着腾冲的经济文化。形如爱心的银杏叶,在冬日的凛冽里烧的金黄,宣誓着属于她的浪漫,驱赶微凉。我们随意择一蜿蜒曲折的小巷,走进古老的院落中,开始醉美的行摄之程。村民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空地四周,这里的农家每户都敞开了院门,任由游客走家串户,各家院落里都是火山石铺地,多是两层棕红色木屋。再看阳光透过银杏树梢,斑驳的光影挥洒在石墙、小径与叶尖上,一路上、墙头上、瓦房上、水沟边……一地金黄,满载一村秋色,无需幻想,便可走进真实的浪漫园地,浪漫与烂漫尽淋漓。而古朴的建筑更添了几分沧桑,银杏树、木屋、石墙、小径构成了一幅完美的风景画,我情不自禁端起相机、手机,将所有的美景收于镜头中,见证这季最美的时光。














家家户户挂满了成串的金黄玉米,金秋真是个收获季节。



早晨的腾冲温度只有10,有些冷嗖嗖的。村寨里袅袅炊烟,啁啾鸟鸣,据说当初是为了解决温饱,家家栽植银杏。如今古老天然的银杏林与村民和谐共生,形成了一幅“村在林中,林在家中,人在画中”自然、和谐的纯美秋景,这也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




中午离开了银杏村时,游客一下子多了起来,我们赶了个早,错峰观赏。尽管游客接踵而来,而这个和谐的小村子依旧那样安静,不浮不躁,用她沉淀数百年的深厚底蕴回答了幸福的真谛。
随后我们来到了距银杏村不远的热海地质公园,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公里处。腾冲当地有句俗语:十山九无头。这就印证了腾冲的山大多为火山,其实腾冲县城就是建筑在90万年前喷发的火山冷却凝固的滚滚熔岩之上的,腾冲位于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冲撞带附近,特殊构造使得这一地区的地下断层岩浆活动很剧烈,也使腾冲成为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

热海地质公园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的“一泓热海”美誉,其地热温度之高,压力之大,蒸汽之盛,水热活动之烈,为国内罕见。公园海拔1520米,青山环抱,绿意盎然,一缕缕、一团团热气升腾在山谷间,一条河沿山势蜿蜒而过,十分仙美。




一进公园就闻到一股硫磺味,远远就看到山坡上冒着青烟,下到山谷,有个温泉瀑布旁边石缝有一形似“张口蛤蟆”的蛤蟆嘴,间隙性喷射出的热水,喷气时就像蒸汽机一样发出尖利的呼啸声,很是震撼。

一片长长的地面内,有好多是蒸汽孔,冒气地面,到处处是嘶嘶的响声,喷出灼热的泉水,热气腾腾,烟雾缭绕,地标砂石裸露,寸草不生,让人不敢涉足,由此也让我们想起在新西兰、冰岛看到活跃的地热奇观。




我们沿着山谷台阶慢慢前行,沿途会看到超多热气喷涌的泉眼,怀胎井、眼镜泉、珍珠泉、鼓鸣泉、狮子头、蛤蟆嘴……无不形态各异,泉如其名。每个咕噜咕噜冒着气泡的泉眼旁都会有告示:泉水热度很高,切记不要随便触碰,以免烫伤。




我们千辛万苦爬到山顶,就是为了一睹最出名的大滚锅奇观。只见一个直径6米多、水深1.5米、水温96摄氏度多的巨锅里沸水翻滚、腾烟蒸雾,气势恢宏,山顶弥漫着浓浓的硫磺味。靠近大滚锅,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温暖的水蒸气,足底也开始渐渐发烫。游客纷纷把一串串生鸡蛋直接放到在上面蒸,不久鸡蛋就熟了,据说蒸制的过程食品吸附了大量的矿物元素,常食用可健胃养脾,可谓“天地灵气”。


公元1639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西行来到了最远的地方腾冲,他在《徐霞客游记》中浓墨记述了腾冲的历史,对这一大滚锅作了“一池大四五亩,中洼如釜,水贮于中,止及其半,其色浑白,从下沸腾,作滚涌之状,而势更厉”的描述。如今300百年过去了,徐霞客笔下的风姿绝然的景观依然如故,我们循着一代“奇人游圣”的脚步,来到腾冲寻那绝妙的温泉和神奇的火山。
旅游赏美景尝美味,让人心里美滋滋的。但是每天早出晚归,确实也是累人的活,下午抽空在酒店小憩,尤其泡泡腾冲的温泉也不可少,泡去凡尘世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很惬意。









傍晚时分我们又去北海湿地公园转了一圈,北海湿地位于腾冲县城西北向12.5公里,大约60万年前由火山爆发,喷发流出的岩浆形成这个堰塞湖,是世界唯一的高原火山口堰塞湖泊“浮毯型”沼泽湿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结构复杂,肥沃的火山泥孕育了独特而多样化的物种基因。

进入景区,顿时让人感觉豁然开朗。蓝天绿水,青山荡漾,碧草连天,密密麻麻的水草相互交织,形成浮萍状的草甸,犹如漂浮在水面上的大草原。一湾湾、一道道的渠水纵横,湖泊成茵茵碧水,如镶嵌在大地上的颗颗蓝宝石,湛蓝、晶莹、剔透。






空气里飘着草叶的清香,湖面上有游人初踩草排的惊喜欢呼,芦苇丛中传来嘎嘎的野鸭叫,迁徙的候鸟自由的飞翔,这里有着人与自然的绝对和谐。







成群的鸡、鸭常年生活在腾冲北海湿地,常常在栈道周边的浮毯上悠闲玩耍,在水中静静觅食。




跨越时空和徐霞客聊聊北海湿地之美,在湿地边,用清新空气洗洗肺,让灿烂阳光晒晒背……


晚上来一席腾冲美食,从土锅子、龙川江小白鱼等传统味道中体验腾冲文化。
D9(2022年11月26日
多云)【大理】
多日的长途跋涉,人都感觉有些累,原来可以早上睡个自然醒,美美吃一顿酒店的自助早餐,可是根据昨日的经历,酒店的早餐人满为患,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一早7点等开张,此时相对来说人还不多,菜品丰富,重要的是餐桌保证。果然7点半后餐厅人声鼎沸,我们也就撤退,8点不到早早离开酒店出发了,去有着风花雪月特色的大理州。
旅游大巴行驶到高速公路口发现公路被封掉了,我们只能驶向省道公路,路途中不时要停车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此时我们得到消息腾冲今天只出不进,所有景区及餐饮、娱乐场所等都暂停营业。而我们所住宿的酒店上午9点也临时封闭,全体住客检测核酸,据说直到晚上才让住客离开,而所有来腾冲的游客只能无奈止步于腾冲大门外。我们好庆幸自己完美结束了腾冲行程啊!晚上新闻报道说腾冲发现一名游客为阳性,让我们感到无语,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吗?这不是层层加码吗?
由于走了一段省道,所以从腾冲到大理近350公里花费了5个多小时。到达大理发现全城全民大筛,我们也不得不光顾了3个核酸检测点,都是排起长龙,最终在崇圣寺三塔下排队完成了我们的“落地检”,尽管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的游兴。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西南比较开发较早地区之一,地处低纬高原,位于云南省的中部偏西,四季如春。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而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滇缅、滇藏公路交汇地,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指的是大理的四大景观,而人们对大理形容的风花雪月就是从这来的。
进入大理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2008年的兴盛大桥,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大桥,为大理城市的地标。登上大桥可以看洱海,赏苍山;桥下有很多海鸥翱翔于天际,如此美丽的景色,成为架于洱海上似塞纳河畔的浪漫,吸引无数人前来拍照打卡。


我们到大理的第一天活动于大理洱海的西岸,大理崇圣寺三塔在西岸的中部,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建于公元824~859年。它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三座塔鼎足而立,大塔居中,高度为69.13米,是唐朝典型的塔式之一;二小塔南北拱卫,高度为42.4米,三塔整体看上去刚劲挺拔,雄伟壮观。三塔背后是终年积雪的苍山,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与“玉洱银苍”浑然一体,展现出一种自然、典雅的东方美。



我们特意赶去隔壁的三塔倒影公园,据说这是大跃进时修的水库衍生而来,可惜阵阵风将潭水兴起阵阵波浪,进而不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的雄姿倩影。


傍晚时分我们又来到了离崇圣寺三塔不远的大理古城,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有600多年历史,是古代南诏和大理的都城。古城居于苍山之下,洱海之滨,是有着“风花雪月”特色的古城。

南城楼又名双鹤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公元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仿佛显示着曾经的大理王朝是多么辉煌壮观,这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据说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
红龙井是一条街,背后有一个孝子孝敬母亲的动人故事,如今在红龙井有条清溪长年流淌,形成“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此时秋风中送来阵阵桂花香。


大理古城的游客熙熙朗朗,尤其旅行团特多,大概是大理之行必游之地。古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我们走过青石板的老街,随着人群沿着古城南北、东西主街随意走走。大理古城并不是空中楼阁的理想国,而是极富烟火气息的西南小镇。






古城内居住的大多是白族居民,白族建筑,青瓦白墙,市容古朴;苍山的雪泉流过古城,走街串巷;户户养花。城内依然保存着大量的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寺庙、书院、教堂等古建筑点缀其中。





在洋人街上老宅子私房菜馆品尝大理特色农家菜,真的是古城里的一家老宅子,庭院种满了花草,隐蔽但不乏热闹。


晚餐后,我们继续在街上散步,洋人街显示着它真正的魅力,暗沉沉的夜里,灯光更显夺目,霓虹灯下有浅醉的酒,歌手们弹着大理的曲、唱着大理的歌,东方古韵与西方风格的结合让人流连忘返。



廿二年前我曾游览过大理古城和三塔,今天再走起,感觉三塔依旧,而大理古城变得更商业化了,当然没有丽江古城那么严重,大理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空气都是没被污染,但愿大理继续保持她的纯洁和秀丽。
入住面向洱海、背靠苍山的山筑大理山海一隅海景酒店(3星级),其实是一家民宿,坐落在洱海才村风景区。洱海是国家级的第二大高原湖泊,也是大理整个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地,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在云南所有大面积的湖泊都可以被称为海,这是人们对大海的一种向往,而洱海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落在了大理这个美丽的土地上。此时洱海的水非常清澈影印着天空非常蓝,秋风吹拂也更加柔和。



民宿楼前是洱海海湾,紧贴在洱海生态廊道边,住在这里让我们耳朵没有嘈杂的人烟,有的只是翠绿的树、泛黄的草、和煦的风,还有湛蓝的洱海海水。






晚上还能倚着窗户抬头望天空,星光虽然暗淡,但是星星点点,缀满天庭,让人沉浸式感受洱海的美。
D10(2022年11月27日
多云)【大理】
大理的日出大概要早上7点半左右,我们7点多来到房间的阳台上,此时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整个洱海是非常安静的,天边露出鱼肚白……





当洱海第一缕阳光冲破一切朦脓,悄悄地从对面的山坳里升起,顿时把万道金光照耀了苍山洱海,天空红霞漫天。远远望去,海面上形成一道长长的金色波光,一直延伸到我的眼前,让人眩晕。





远远望去,苍山、洱海、大地映上了一层金辉。




洱海的太阳是柔和的、亲切的,它羞涩而不张扬,静谧而不喧嚣,它轻柔地唤醒黎明,唤醒了沉睡一夜的人们。








用完民宿里的云南米线早餐,我们又开始一天的大理之游。上午我们首先来到了苍山脚下,乘上背靠苍山、面向洱海的感通索道登苍山,索道全长2630米。随着缆车的慢慢上升,眼前大自然缓缓铺开画卷,艳红的枝叶,碧绿的松林,泛黄的小草,可谓一叶知秋。俯瞰大理洱海全貌,密密麻麻的建筑整齐排列在山湖水色之间,白色的房屋鳞次栉比,整齐的农田聚集成片,二者藏在俏丽多姿的洱海河畔。此时只有大自然的呼吸声,还有我的惊叹声。














坐在缆车里可以仰望苍山雪峰,但是基本看不到雪,还可以远眺对岸的鸡足山等山脉,据说还能看到玉龙雪山,眺望最远处的一座山顶上似乎有雪,不知道是否是玉龙雪山。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4122米。游览苍山有三条索道,且通过一条由南向北全程长11.5千米的青石小路——玉带云游路串联起来,这是一条徒步路线,小路在苍山中蜿蜒盘旋,能欣赏到苍山山峰的瑰丽壮美和出众的山景、险峰。由于全程要好几个小时,我们也就放弃了,只是下了缆车沿着山阶饱览金庸《天龙八部》记载修建的珍珑棋局、青碧溪、七龙女池等。
身处苍山中看到的风景完全不似在索道上看到的,在苍山中一叶障目,目光最远只能在百米开外徘徊,但周围环境的静谧,空气的清新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也感受到苍山林海的连绵不绝和青碧溪的宁静幽深。


街边遇见大理洱海花海随拍
午餐后来到了洱海边磻溪村最美的S弯,这是洱海生态道的一小段,是一个新晋网红打卡店。这里环境清幽,公路沿着洱海蜿蜒曲折。洱海生态廊道全长129公里,包括海西段46公里、海东段69公里,由步行道、自行车道组成,宛如一条银带环绕在洱海边,将沿岸村落连接在一起,使各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村庄成为“围绕洱海的一串珍珠”。
















我们这帮老顽童也租上花车,沿着洱海生态廊道上慢慢骑行,吹着海风,遥望苍山云起云涌,近揽水天一色的洱海碧波荡漾,海鸥自由自在飞翔,绿树红花点缀其中,好似人在画中游,让人心花怒放,实在美不胜收。



在感受洱海微风美景的同时,自行车也成为我们摆拍的道具,玩得不亦乐乎。




来到位于洱海西岸的喜洲古镇,喜洲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位于大理市北部大理下关,隋唐时期称为“大厘城”,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历史上喜洲镇是南诏的军事重镇,悠久的经商历史,孕育了以“严、董、尹、杨”四大家为首的民族资本家,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村。




我们租上两辆马车,匆匆在古镇里逛了一圈。走进喜洲,沿着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羊肠小道,穿行在古院落之中,犹如走进历史的深处。






那保存的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都为“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重叠,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有着较高的民族学、建筑学等科学及艺术价值。比较著名的有杨品相宅、严家大院、侯家大院等,既保持了白族传统民居特点,又结合了中西建筑手法,给人一种庄严雄浑而又不失轻巧灵透,古朴典雅而又不乏自由洒脱的质感和美感。








村头那棵枝叶繁如叶盖的高山榕树,白族人称其为风水树,年代已很古老了。

喜洲中心四方街,是由店铺围成的小广场。据说是先有了四方街,才有喜洲古镇。四方街中心竖着一座石坊叫“题名坊”,是明代镇上出了几位进士之后建的,那时候凡是在科举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能性以把名字刻上。




经历百年的风吹雨打,这里的许多老院子已十分破败,脱落的墙皮,泛黄的照壁,斑驳的飞檐翘角,仿佛都在诉说着曾发生在这里的商业辉煌。喜洲古镇很有味道,没有那么商业化,我们走马观花,但是没忘了品尝《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酥软甜的喜洲粑粑再走。

黄昏之时,我们从洱海西岸来到了洱海东岸的双廊古镇,双廊风光以背负青山,门临洱海万顷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西眺苍山十九峰而独秀。既有渔田之利,舟楫之便,更拥有“风、花、雪、月”之妙景,享有“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正值夕阳西下,天空一直留着一抹残红。






下榻在临海的双廊黄金海岸客栈(3星级),躺在床上也可欣赏到波光粼粼的洱海随风涌动以及峰峦雄伟的苍山落日余晖。





为此我们换上花衣,又摆上Pose,坐在海边看山看水,看野花烂漫,看天空蔚蓝,不见边际,静静等待天黑,好惬意哦。



晚餐后带着小凉意在双廊古镇散步,感受一下自然奇观下的洱海的人文韵味吧,去到杨丽萍居所乌七八黑,有点阴森有点神秘,我们赶紧离开了。

夜晚的小镇是秀丽的、繁华的,有很多的客栈、民宿及店铺,街道上,路灯、霓虹灯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商业气息、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致在双廊展现的是淋漓尽致,非常不错的了!


一轮镰刀弯明月挂在夜空,很是耀眼,倒影在洱海,水色如天,月光似水,好一个“洱海月”啊。
最后我们在客栈放起了烟火,不老的我们兴奋不已。
客栈将我和妹妹的房间升级至豪华蜜月海景房,房间有天窗可以看星星观月亮,可是夜晚只听到外面刮起大风,呜呜风声真让我们止步在房间内,也不敢打开窗户,真的感受到“下关风”啊!但是天窗外的夜空依然星光点点,闪闪烁烁,显得深邃、奇幻、未知……
D11(2022年11月28日
晴)【大理】
今天要离开大理了,也要结束我们此次滇西南之旅。其实我们的行程还要去到丽江,只是我和我妹妹提前回上海,究其原因还是上海前天发布的“来沪返沪不满五天”不能去到餐饮娱乐场所、不能乘坐公共交通的规定,而我们12月4日将要参加家庭重要聚会,所以临时改签飞机票,从大理直接飞回上海。
因为没有其他活动,所以我们早上看东岸初升的阳光打亮了苍山山峰,此时苍山如同火烧,直至太阳将整个苍山照耀。









再睡了一个回笼觉,听着洱海浪涛拍岸,极目远眺又见海天一色,美景尽收眼底,风色令人陶醉,于是又在客栈前的平台拍了又拍。










上午10点后带着大理懒散的慢节奏去双廊古镇转转,白天比晚上来的清静,游客不多。传统的飞檐翘角似乎掺杂了一丝青年人的文艺细胞。











地处双廊玉几岛临海一端的太阳宫和月亮宫是舞蹈家杨丽萍的私宅,紧挨的南北两幢别墅依山而建,是以杨丽萍独特的艺术品味与生活美学为设计风格,再结合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特色,相辅相成,造就了这苍山下、洱海边的质美空。名人在洱海边建造如此之大的别墅,褒贬不一。太阳宫面朝旭日东升的方向,故命名为“太阳宫”,玻璃幕墙的美景与碧海蓝天融为一体,风光一定令人沉醉。现在太阳宫作为艺术空间,对外限流开放参观。




月亮宫掩映在大树下,青石拱形建筑,三面环洱海,外观犹如海面升起的半轮明月,风格唯美,造型如诗如画,是杨丽萍私宅,所以无可洞悉宫内是怎样的听风观澜,枕涛而眠。无论是夕阳向晚,还是日出生辉,想象着在这里,静坐庭前,一饱苍洱风光,文艺清新娓娓道来杨丽萍和孔雀的故事,足享内心的平静吧。



小镇对面是南诏风情岛,这个热带小岛上主体建筑是仿皇宫而建的南诏行宫。如果把苍洱风光比喻成一顶皇冠,那么南诏风情岛便是镶嵌在这顶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它集齐了大理风花雪月的四大元素: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风化雪。廿年前我和妹妹一起曾上过岛,所以时间不够也就不上了。




最后我和妹妹在大众点评上找了双廊古镇排名第一的世内桃源·落日餐厅(双廊店),来一顿洱海边的西餐。餐厅坐落在澜庭别院中,位置感觉有点难找,跟着导航穿过村子里像迷宫一样的羊肠小道,七绕八绕,到了之后发现是个隐世角落,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进了别院顿时让我们怦然心动,选择了临水露台的座位,面朝洱海,看着海鸥在旁盘旋,看着波光粼粼的洱海,看着重峦叠嶂的苍山,优雅地让舌尖大快朵颐,这样的生活悠闲自在,实在太惬意了。






如电影般的画面,这里仿佛闯进了一场罗马假日,好喜欢这一段隐世的时光,好想再等一段风花雪月的日子,生活真的可以这么美好。





去机场的滴滴车一路沿着洱海东岸行驶,使得我们基本完成了环洱海游,让我们完整浏览了洱海东岸,路过洱海边的挖色镇,一睹蓬莱仙岛——小普陀。
苍山、洱海、古镇、白族特色建筑等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年四季风景常在,只待赏景人。再见大理!再见云南!
至此风光秀丽的滇西南之行结束了,滇西南边境,藏着个更多彩也更美丽的云南,山水灵动,四季温润,绿野仙踪,热带风情,滇西南恬淡而美丽,风雅而多彩,去一次像是出了一趟国。
回到上海没二天就取消了“来沪返沪不满五天”的政策,可是我们策划已久的滇西南之行还是被此政策的搅扰变得不太完美,但愿一切都会变好!
这两年尽管疫情反反复复,但是我们还是游走了云南的滇东南、滇西北和滇西南,云南还有一些更隐秘、更险要、更风光的景点等待着我们去旅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