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贵州,被形容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因此过去在我的脑海中贵州可谓“落后”的代名词。其实如今的贵州,天有常常晴,人有千万银,路有万里平,桥有千千座,在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大数据建设方面已处于国内的引领地位了。
这几年贵州成为人们争相一走的必游之地,尤其贵州对来自上海的游客免门票,所以也吸引好多上海人,我们这些老驴友以及新朋友10人又组团,去走走贵山贵水,过过贵路贵桥,领略醉美多彩的贵州。
D1(2021年6月7日 晴)
在莘莘学子为金榜题名努力之际,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我开始了多彩贵州的洒脱之游,早上7点40分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



飞机到达贵州上空,我从舷窗俯瞰贵州大地,满眼是山坡和丘陵,覆盖着厚厚的绿被,连绵起伏,几乎看不到平原;高速公路从山的一头穿行到另一头,像一条条巨龙在山间盘旋,高空看汽车像蚂蚁一样爬行,确实贵州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之快,已让国内外刮目相看,是天宫神笔将贵州描绘了一幅“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动人画卷。


2个半小时后到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然后直接驱车去到遵义。途经一家规模好大的肥料加工厂,看上去还是蛮现代化的。


中午经过贵州省第一大河——乌江,对于吃客群走过乌江路过乌江,那么乌江鱼是必吃不可的,为此司机把我们拉到乌江镇滕龙饭店,花了900多元来了两条号称的野生江团(共计7斤多),做了一大锅酸菜乌江鱼,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一起炖,这样不败鱼味,反提鱼鲜,乌江豆腐鱼是遵义美食,香滑、细嫩、鲜甜、没刺,不过大家一致觉得端上一锅鱼量少,被斩了一刀。



一路贵阳绕城高速、渝筑高速、兰海高速,行驶180多公里、近3个小时后到达了遵义市,旅游车不能直接开到遵义会议会址景点,而是来到一个旅游集散中心,换乘专门景区摆渡车才可以运转到遵义会议会址,而摆渡车就是在市区运行,会址就在市中心的路边,可能所有参团的旅游车都需走这一步,硬生生每人被斩20元/来回。我们一致觉得就算旅游车不能停在市中心,那么在旅游集散中心叫上一辆出租也不会超过10元/车,人均来回5元,作为方便游客之道的这20元不是斩的够狠了吧。
到达贵州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开启红色经典之旅——遵义会址,尽管遇到种种不乐意,我们依然保持着一颗
“追星”的诚挚之心。遵义会议会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盖着灰瓦的歇山式屋顶上开着一个老虎窗,好似小洋楼,为当年最宏伟的建筑,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介绍说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就在这楼上房主的小客厅举行,就此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站在会址的小洋楼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这一《七律长征》也时时在耳边回响。





会址展览馆里人头攒动,一批批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来此了解这段艰苦卓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红色历史。我们作为退休的老党员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遵”寻初心,传承红色基因,重走红军之路,重读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




离开遵义市行车约95公里、近2个小时到达遵义市仁怀市,闻香而至贵州高原西北部赤水河畔的茅台古镇,它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

赤水河贯穿了整个古镇,古镇沿河岸依山而建,仿古建筑层层叠叠,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茅台古镇是蜚声世界“国酒茅台”的诞生地,因为茅台镇地质是有沉积岩组成,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赤水河的水中溶解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是酿酒的宝贵水源。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盛产的茅台酒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所以赤水河是我国最著名的“美酒河”。两岸民间自古酿酒,镇上到处是卖酒的店铺,无不彰显国酒文化,连路灯也是复古的酒杯造型。我们走在小镇上被浓浓的酒香所淹没,光吸上几口空气就感觉要醉了,无愧为“中国第一酒镇”的美誉啊!





白天有些闷热,一到夜晚,凉风习习。古镇灯光璀璨,我们和古镇居民一起听水声潺潺,在河滨散步,在河岸纳凉。国酒文化主题广场有人在唱歌、演奏,儿童们在嬉戏玩乐,很是热闹,带来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酒店阳台上远远看到对面郁郁葱葱的河滨山麓上有4根手指的造型,一打听原来是“红军渡河纪念碑”,在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时,茅台镇成为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是四渡赤水前的精彩伏笔,红军从此从被动变为主动,因此茅台镇留下了长征的印记。在茅台渡口上建了一座铁索桥,桥栏上红星大小不一,散发出红色光芒,两岸风光旖旎,完全看不出当年这里烽烟四起的景象。






我们在茅台镇既品味神秘的国酒文化,又感受灿烂的长征文化,当然边品着自酿的茅台酒,边尝着贵州名肴石锅鱼,这类黔菜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晚上入住联裕希尔顿花园酒店,在高高的酒店房间欣赏茅台古镇的全景,美不胜收,确实美酒、美景、美食加上地域风情构成了一道美丽风景线。


D2(2021年6月8日
多云到阴、有雨)
匆匆在如画的酒店平台上吃完了丰盛的早餐。
沿着蓉遵高速、546国道及308乡道,驱车约190公里、3个多小时到达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大瀑布位于贵州遵义市赤水市南部,长期隐藏于深闺中,而大瀑布景区中的十丈洞瀑布最大,高76米、宽80米,据说比黄果树瀑布高8米,是中国、乃至世界丹霞第一瀑,是世界自然遗产。



大瀑布景区大门口左侧好大一面丹崖绝壁,右侧则是“奇兵古栈道”,而在大门正中矗立着两个巨大的人物雕塑,都是采用丹霞石雕凿砌建,正面长髯老人头像雕塑,喻指“森林老人”,背面美女头像雕塑,取材于画坛泰斗刘海粟大师为赤水大瀑布题词“空谷佳人”,头像雕塑栩栩如生,门楼气势不凡,与四周丹霞地貌、绿色森林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转换景区电瓶车去到4.5公里外的十丈洞大瀑布,一路上原始幽静,林茂峰秀,溪泉、瀑布密布,清新而凉爽,其中有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石笋峰、红军标语等自然人文景观。




大山深处还有一所学校,河中一座小桥,过桥就是依山而建的学校,学生们正在篮球场上打球,学校前面是湍急的河流,建筑物上的校训“美丽、智慧、快乐”,至少我看到了学校环境的美丽、同学的快乐。
时间关系我们直接坐观光车来到景区尽头,再换乘上直行电梯到达十丈洞大瀑布脚下,远远就能听到瀑布的隆隆轰鸣声,看到大瀑布掩映在远处的树林之中。

沿着木栈道走到景观台,沿途可以看到赤红色的土壤、赤黄色的河水,走着走着豁然大瀑布映入眼帘,只见瀑布悬挂在红色丹霞悬崖上,酷似一幅巨大的绸白带,从峭壁上直泻而下,宛如洪波决口;震耳欲聋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远眺大瀑布时,可以看到一大一小的两块丹霞奇石组合而成一神龟形象,犹如一只万年石龟守望着大瀑布。
走近大瀑布一块巨石坐落在大瀑布前深不可测的龙女潭中,攀上巨石近观瀑布从上方跌落后,撞击到石壁,扑面而来的水雾,仿佛顷刻间人将被瀑布吞没,近距离感受瀑布,十分震撼,虽然全身变落汤鸡,但是人们依然在巨石上或蹦或跳,很是喜乐。




赤水大瀑布景区很大,全部一游至少要两天,为了赶时间我们只选择了二个小时游览十丈洞大瀑布就离开了。回程路上路过赤水河边的丙安古镇,它位于赤水市中南部,雄踞在赤水河畔10余米陡峭的危岩上,北倚陡山峻岭,三面濒临滩险水急的赤水河,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贵州四大古镇“青岩古镇、镇远古镇、隆里古镇、丙安古镇”之一,自古以来为川盐入黔著名的盐埠码头和商品集散地。我们踏在古镇沿崖壁修筑的石板路上,行走在赤水河畔的渡口旁,追寻红军四渡赤水的足迹。






那一排排万种风情的吊脚楼建筑悬空崖壁上,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立,走过千年风霜,形式岌岌可危,其实依然稳如磐石,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结实厚重的寨子门、历经风吹雨打圆润光滑的青石板、不见油漆印迹的木板墙、看似柔软实质刚强的铁索桥、还有古镇的摩崖石刻、牌坊,还有很有感觉的茶楼以及滔滔江水,每一处都是古迹再现,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透着历史的沧桑,让人似乎走到过去、走到遥远的明朝清代。







丙安村古寨门分别为东华门和太平门,位于古镇东、西两端,为拱形石门,清代所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固若金汤和雄伟奇险,它见证了南宋、明朝和民国时的战争杀戳和纤夫的辛酸。



双龙桥始建于清代,中间两墩凿有一雌一雄两条龙昂首向上,据说桥上原还雕凿有狮子造型,文革期间被破坏。


位于古镇双龙桥古盐道旁的摩崖石刻,刻于离地6米多的岩壁上,分别为1887年和1922年而刻。
这里很安静,民风淳朴,古镇特色美食就像它的建筑一样,古朴、纯正、原始,惹人垂涎。




丙安古镇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被誉为“千年军商的古城堡”,是红色圣地。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曾在此扎营,且顺利一渡赤水,从此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留下了红色传奇。









离开丙安古镇,我们沿着蓉遵高速、仁望高速、兰海高速马不停蹄地赶往贵州省府贵阳市,因为旅游车限速80码,加上路途休息,所以330多公里路程我们忍饥走了约5个半小时。



到达贵阳云岩希尔顿欢朋酒店已是晚上近9点了,可是好事多磨,由于我们十人中有两位5月底曾路经广东佛山,而由于佛山正处在疫情爆发中,所以人们似乎谈佛色变,尽管行程码是绿色,尽管反复解释,但还是着实惊动了酒店、政府防疫部门,当地政府志愿者软磨硬泡,半夜把我们十人拽到医院做了核酸检测。当地政府对待防疫工作的一丝不苟我们也表示了赞叹,当然对当地政府不管白猫黑猫、不分青红皂白的一网打尽工作方法也略表不满,不过我们还是积极配合。一早核酸检测报告出来了,十人全显阴性,还好虚惊一场。
D3(2021年6月9日
多云到晴)
尽管折腾了一宿,但是酒店丰盛的早餐又让我们元气满满,核酸检测也为我们行程锦上添花,成为一路的花絮,留下了贵州之行的难忘记忆。
上午9点多出发沿着银百高速、惠兴高速、都兴高速,行驶约230公里、4个多小时后到达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的双乳峰景区,路上看到山上大片大片光伏太阳能板堆砌而成错落有致的“梯田”,在莽莽山坡上熠熠生辉,并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能源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



午餐后进入景区,又是转换景区的观光车一路送达各个景点。


首先到达竹林堡石林,它像一座布满假山怪石的浓缩盆景花园,小巧玲珑,独立成林,别有风味,它们千百年来就那么一直搁在那儿,是典型的溶蚀喀斯特地貌的奇观,也是沧海桑田的诠释。园内一石一景、一石多景比比皆是,石峰、石柱、石芽等星罗棋布,有“将军出征”、“天狗盼月”、“母子情深”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石林景观,还有一棵棵擎天石柱、一尊尊奇形怪石,处处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有趣,给人无限遐想,当然没有云南石林来的磅礴气势、浩大规模。由于烈日当空,所以我们也只是匆匆一过。







观光车去到第二站双乳峰观景台,双乳峰是喀斯特峰林绝品,海拔1265.8米,是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两座兀立的石峰酷似女性丰满的双乳,且逼真得让女人看了脸红,让男人看了心跳,我也被眼前大自然创造出如此神奇而震惊到无法言语,据说这样协调逼真的双乳峰,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没有类似发现,堪称“天下唯一峰”,其实老百姓赋予双乳峰很多的惊心动魄、缠绵悱恻的传说故事,什么“娃灵与比香”、“枫香传说”、“七妹救贞丰”等等,被当地布依族封为“圣母峰”,更多的人来此烧香磕头,求子、求财,或求平安。

双乳峰旁边不远处也有一对酷似双乳的山峰,导游介绍说其名为“残乳峰”,远远看到其中一只乳房已经残缺,好像被人咬掉,形象地印证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养子不教母之过”的悲剧故事,希望在这对残乳的警示下,可以少一点这样的悲剧。
后面两个景点纯粹景区注入的母亲文化、布依文化、佛教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而人为打造,我们也就放弃,打道回府休息了。
傍晚到达贵州兴义市,这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入住挂有5星级的兴义富康国际酒店二天,酒店有兴义市地标性建筑“双子座”,窗外显现小县城的建筑现代时尚,绿树成荫道路干净,好一个花园城市哦,不愧为自古就有的“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美名,我们在酒店用了晚餐。





D4(2021年6月10日
雨转阴)
昨晚来滇黔锁钥的兴义市,奔着明代最牛驴友徐霞客曾赞叹的“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处成峰林”那句话,去观奇峰秀石。早晨下着阵雨,但是我们还是赶赴万峰林景区。
万峰林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南端与广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口,北接乌蒙山主峰,海拔2000多米,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是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誉为“天下奇观”。

万峰林有东、西峰林,我们游览的是西峰林,全程乘坐景区观光车,到八个观景台凭栏远眺,还是比较省力,西峰林间坐落的村落为布依族的纳灰寨。观光车沿着栈道边走边停,密集的奇特孤峰绵延数百公里,峰林景色逐一展现,峰与峰之间若连若断,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好似一幅气势宏大壮阔的峰丛屏障。天空下着一阵阵雨,而此时雨中的万峰林忽隐忽现,烟雾蒙蒙绕山过,更显神秘感,如同仙境!



在我们眼前的一座小山峰好似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目光炯炯,威严挺立在万峰之首,万座山峰都列对于其身后,好像是在聆听将军的命令和指挥。

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平卧在布依寨的农田中央,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层叠有序。八卦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据说深不见底,被称为大地的眼睛。农田耕地沿弧形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


看到并排的六座山峰呈“修直角形”,形象更明快、阳刚、大气,在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挺拔、险峻,是万峰林中的金字塔,布依族人称其为“六六大顺峰”。

眼前一片非常开阔的田园,四周的峥嵘巍峨的喀斯特山峰犹如群龙起舞,蜿蜒流淌的纳灰河好似一条飘彩玉带镶嵌在万峰林的万亩大坝之上,形成了人们耕作、居住、生活的“绿洲”纳灰寨,碧绿的田野和若翠的古榕,与穿行其间的明河暗流、弯曲山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恬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就像一幅立体的“布依织锦”,俨然一幅“峰内有谷,谷内有峰;峰里有田,田里有峰;峰下有寨,寨里有峰”的山水画卷,真的是大自然的水墨画、天然大盆景。







返程时先参观了民族博物馆,内设浮雕文化墙、历史人文展、特色农耕用具、粮仓、布依族服饰、古老苗家乐器等展品,让我们更多了解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受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

最后观光车穿村走田到达景区出口,一路上近距离欣赏布依族苗族的特色农家建筑,目睹农家人的劳作和休憩,呼吸带着泥土气息和农作物清香的新鲜空气。真的是身在美景中,陶醉大自然。有时间的话,还可以骑行或徒步深入村寨,更贴切感受老百姓的生活,我们因为天公不作美,只能作罢。

上午走峰林,下午观瀑群。养在深闺无人识的仙境——马岭河大峡谷位于黔桂两省交界的一个盆地,离兴义市中心不远,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景观的集中表现,它靠流水千万年的冲刷溶解,把原本是云贵高原上一部分盆地,生生切成为长度近百公里、谷宽50~150米、谷深120~280米的举世罕见的地缝大峡谷,进而以地缝嶂谷、群瀑悬练、碳酸钙壁挂而著名,造就了马岭河峡谷雄、奇、险、峻,成为“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
我们首先乘坐高达73米、国内第二高的室内观光电梯安全到达谷底,人们一直说韩红作词作曲的《天亮了》这首歌背后隐藏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原来是在1999年10月3日大峡谷开放之初建造的缆车简陋,当时由于缆车老板的贪心,缆车严重超载失控坠毁,酿成了14人死亡、22人受伤的惨案,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起缆车事故,这就是韩红2000年3.15晚会上首次演唱的歌曲《天亮了》的故事来源,这首动人心扉的歌曲让人潸然落泪,立即走红。现在的观光电梯是2007年新建的,坐在崭新的电梯里,便有一种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出了电梯就走入狭长深幽的峡谷之中,沿着栈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如走进一条神奇秀美的天然画廊,美不胜收。



脚下的马岭河时而在湍急中咆哮,时而如溪流般潺潺。

峡谷两侧孕育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错落有致的钙化岩,只见岩壁陡立,峰林叠翠,翠竹倒挂,溶洞相连,古树名木千姿百态。


一道像彩虹一样的大桥架设在马岭河流的峭壁上,跨越有近百米,仿佛高入云端,气势磅礴,桥上还有川流不息的汽车,不由感叹人与自然的威力是如此和谐,相得益彰。

来到悬挂在峡谷岩壁中的空中楼阁,举目望去四周豁然开朗,脚踏钟乳石,头顶悬挂的石钟乳,密密麻麻,犹如天上群星,好似在天宫。

在海狮厅有三座从上方岩石常年滴水下来形成的石笋,模样犹如一家三口的海狮。
两岸整面崖壁上有很多瓣状的石幔,这是千百万年来流水与植物相互作用在绝壁上生成的“钙华岩”,倒挂在壁上,远看像泥团,身上覆盖着层层草木、苔藓,所以显得特别陡峭、诡异、壮观。


在峡谷溪流上有一座建在河中石头上的古石拱桥,现在成了河上的一个名胜——断桥,也是“兴义古道”中的石桥,当年一条重要的驿道在马岭河踩水渡两岸。只见连着山崖的石桥梁压在河心的桥墩上,另一半被河水冲垮了,这个古老的驿道遗留下的古迹是马岭河峡谷从清末到现代的无声见证者,在这里充分体现了断桥的残缺美。

我们走在1.7公里长的崖壁栈道上,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几十条瀑布从深山凹谷中奔腾而出,飞流而下,坠落在数百米的深谷中,有的薄如纱,轻如雾;有的厚若河,水若柱。飘飘洒洒,连成一片,气势磅礴。这一路瀑布看得多了,但每看到一个新的瀑布都免不了驻足细细观赏,聆听它们的声音。


珍珠瀑布不大,却别有韵味,水珠们从上一层钙华跌到下一层钙华,一串接着一串,一层搭着一层,还真像晶莹的珍珠跳进了河内。

有时我们还需要穿越正在滴水的大小不一的瀑布,尤其从黄龙瀑布后面穿过,犹如钻过水帘洞,水柱铺天盖地倒下,飞雨扑面,惊心动魄,湿身难免,但很是刺激,真正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奇壮丽景象。




最大最高的瀑布是万马奔腾瀑布,位于景区的尽头,步道到此打止。巨大的水流像开闸似的往下宣泄,形成万马奔腾的壮阔气势。

晚上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家“布依狮子楼”,布依酸菜鱼,布依狮子头、布依小炒肉、酸菜炒汤圆……可能要求免辣,大厨很难烧出贵州菜肴的特色吧了。

这次兴义之行,无论是万峰林还是马岭河大峡谷,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叹大自然赋予的奇美,让人有几分怀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