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9月2日 
)阿克雷里、神灵瀑布、米糊、胡萨维克小镇

因为酒店房间面海,所以早早起床等待日出,不过日出方向的海面上空,飘着一大片厚厚的云层,当太阳缓缓升起,天际出现了一抹金黄色的朝辉,此时云层上隐约透出一道光柱,随后火红的太阳在云层的缝隙中露出了“小脸”,喷薄四射的光芒将海面染成瑰丽的金波,分外妖娆。

出发时天空渐渐露出了蓝天白云,导游说越往北走天气会越好。从博尔加内斯出发,我们在蜿蜒柔和的沥青路面1号环岛公路一直北上,沿途树木稀少,但是我们一路驰骋,一路惊叹,真的最美的风景在沿途。眼前时而出现巍峨层叠的青山,沟壑丛横的峭壁,亦真亦幻的冰川,其中一条条奔放飞瀑如链练;时而是蜿蜒曲折的海岸线,蔚蓝平静的大海,清澈如镜的湖泊;时而是广袤荒凉的苔原,苍翠欲滴的草甸,也有形形色色生灵——鸟儿、绵羊、马儿等身影,更少不了红的、白的、黄的小木屋的点缀,冷冷的荒野中也增添了生机。一路行来,大巴经过的每一瞬间所见到景色,荒凉如史诗般的壮伟,宛如来到隔世仙境,唯有惊叹。我一直将相机端在手中,无须对景,一切景致都搭配的如此美妙,按下快门就是一幅极好的摄影作品,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真正感受到冰岛“天之大,山之美”的含义。












大巴在1号公路边的汽车加油站停下,下车后发现我们是在一个小镇的高地上,可以俯瞰小镇宽广的田园和静谧的街区。导游有介绍,但是记不得啥地方了,回到上海查阅资料才知这是冰岛西北部湾Hunafloi最大的城市地区布伦迪欧斯小镇,人口约900人。走近一个设计感十足的教堂,名为Blönduóskirkja布伦迪欧斯大教堂,外形好似鲸鱼背,可以看出教堂冲破了人们千百年形成的尖顶或圆顶教堂固有的印象,具有异世界的标新立异。


中午来到了号称北方之都阿克雷里Akureyiri,城市建于1786年,坐落在冰岛最长的埃亚峡湾(Eyja
Fjord)尽头,地处北极圈边缘,是冰岛北部最大的终年不冻的港口和贸易中心,渔业资源丰富。据说阿克雷里每年的六七月份几乎终日可见太阳,夜半太阳可谓当地的一大奇观。尽管阿克雷里是冰岛第二大城市,但是人烟稀少,据说约1.7万人口,是一座迷你的小城。

我们在名为“上海餐厅”用了中餐,名不副实烧的不是上海本帮菜,不过我们也尝了铁板烧鲸鱼肉,起先我们还以为是牛肉,服务员介绍后才知晓,没有特别好吃,想想还是不吃为好,每年世界各地的绿色和平组织都会集会抗议滥杀鲸鱼,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午餐后我们漫步在市中心的街头,街心向三个方向发散,街道两旁分布着明艳精致的木式建筑,不少房子都是因地形而建,电影院、画廊、咖啡厅、服装店、邮局、餐厅等干净漂亮,鲜艳明亮,犹如童话世界一般,既彰显传统特色又极富现代气息。尽管不是周末,但是还是看到好多市民悠闲地坐在街边喝着咖啡,嗮着太阳,聊着天,很享受,很幸福!





阿克雷里城区的交通红绿灯是一颗漂亮的爱心,让人心里顿时热乎乎的,特别暖心,更体现冰岛人的浪漫和温柔。
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座海蓝色欧式建筑,有着童话外观、两个对称尖尖房顶,看介绍名为“Bláa kannan”竟然建造于后维多利亚时期,是阿克雷里最受欢迎的一家咖啡馆,在冰岛语中意为“蓝色茶壶”。
路过一家名为Valdis的小小冰激凌店,导游说这是一家具有几十年历史的夫妻老婆小店,一直受到当地人的青睐,当年的店主年事已高将小店转给别人,不过生意依旧好好的,冰淇淋口味多样,从传统的巧克力、水果口味到更加复杂的组合、创新口味应有尽有。冰岛人特别喜欢吃冰激凌,我们也入乡随俗,品尝了草莓、原味冰激凌等几种口味,确实甜而不腻。
距离老街不远便是位于阿克雷里港口码头现代HOF文化中心,里面有音乐厅、剧院、艺术展览。

在阿克雷里标志性建筑是坐落在一座山头上的阿克雷里教堂(Akureyrarkirkja),教堂呈方形,两个侧面分别有一座塔一样的建筑高耸入云,属于玄武风格,具有路德教堂性质,始建于1940年,由著名的雷克雅未克教堂同一个建筑师设计,有着一种肃穆而恢宏的气息。
我们拾阶而上,在观赏异样的教堂同时,也可饱览整个城市的美景,远眺峡湾和对面的山海,此时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古迹交相辉映,在恒古不变的风景对峙、交流、融合着,让我们获得前所未有的视觉美感。


大巴跨过峡湾,来到对岸遥望阿克雷里,只见城市依山而建,背靠雪山,面临碧湖,如一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十分秀丽。
从阿克雷里继续沿着1号公里驱车约60公里,便到达了冰岛著名的神灵瀑布(Godafoss)。关于“神灵瀑布”还有着千年前改变冰岛人民命运的典故,相传在公元1000年,当时冰岛最高长官“议长”决定冰岛正式皈依基督教,这一决定在当时全国上下引来不少反对和争议。但是议长为表决心,他来到阿克雷里附近的这个瀑布前,将冰岛人民之前笃信的北欧诸神圣像投入冰冷的水中,将诸神沉封水底,从此这里便成了“神灵瀑布”。多少年来,冰川融水从河流的峡谷倾泻而下,带着神的愿望奔向格陵兰海。

远观瀑布只见对称左右各有一个瀑布,中间还有一个小瀑布,其上下游水势宽广平坦,极大水量的冰川融水从十几米高的河流峡谷倾泻而下,宏阔秀美,蔚为壮观。

对岸的游客站在曾经的熔岩流造就的黑色岩石悬崖边,甚至坐在崖上,看的我胆战心惊。
从崎岖碎石台阶路下到崖下近观瀑布,此时更显得气势磅礴,不断升腾扩散的水汽弥漫在瀑布周围,特别清透,仙气飘飘,不失其温柔婉约。
沿着神灵瀑布流淌的河水,看到一道彩虹在碧绿的水面上形成,此时感觉有一种不属于人间的静谧悠然,犹如来到未名星际的奇妙穿越般,只有感叹自然的美啊!
离开神灵瀑布沿着1号公路驱车约40公里,便到了冰岛北部最富有观赏性的米湖风景区(Mývatn)。米湖是冰岛第四大湖,面积约37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和美洲地理分界贯穿冰岛的大裂缝上,推测形成于2300年前左右的一次火山大爆发。该地区的火山仍然十分活跃,到处都是典型的冰岛火山地貌,拥有火山口、熔浆熔岩柱、地热区、天然温泉等景观。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这里培训他们即将在月球崎岖的熔岩地。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来到位于米湖南端的斯库图斯塔迪尔(Skutustadagigar),这里有着非常独特的火山地形,走到高处观景台,只见地势高高低低连绵起伏,在湖的四周遍布着一个个陨石坑,很像月球表面的地势地貌,给奇妙多姿的米湖增添了更多魅力。导游介绍说这一个个坑是“假火山口”,原来这是周边火山爆发喷射时,滚烫的熔浆流淌过湿地地区,和湖水混合,形成奇特的颜色,留下许多碎石和火山口,景色非常独特壮观,据说这种景象只在火星上发现过。



车子绕着米湖行驶,看到大地植被丰富,土壤肥沃,周边有好多水鸟好似冰岛塞北江南,与一路过来看到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巴短暂停留让我们观赏邻水植物和一些从水中凸起的熔岩陆岬(Höfði),风光柔美。





不过在大巴到达风光秀丽米湖之地时,看到一个奇怪镜头就是有好多人脑袋上套着一个网兜,当我们正带着疑惑下了车时,一下子又想逃回车上,原来在湖边蚊虫成群成群在你身边飞着,往鼻孔里钻。其实米湖(Mývatn:mý=midge;vatn=lake),顾名思义就是蚊蠓之湖,最后我们也不得不用头巾将脸围起,米湖成群如云的飞虫也是一景啊。
最后来到精灵世界一般的“黑色城堡”(Dimmuborgir),这里是由火山熔浆凝固后形成的一大片岩柱群荒地,有着2000多年历史。熔岩柱、洞穴、崎岖峭壁、高耸岩石,形态千奇百怪,好似熔岩迷宫。眼前这一个拱门就是火山喷发后岩浆流过表面凝固形成的。冰岛民间传说Dimmuborgir将地球与地狱连接起来,这一大片怪石嶙峋的黑色石头,暗示着这是一片拥有奇异生命力的天地,它和我们在同一个星球生存。


走出“黑色城堡”,抬眼看到的巨大无比的黑灰锥,这是由火山碎屑堆积而成的惠尔山火山口(Hverfjall),是世界上最大的爆炸陨石坑之一,它是于2900年前火山大爆发而形成的,看上去荒凉无植被,与米湖边上的芬芳生机相辅相成。可能考虑到我们都是老年人,所以没有徒步去到火山口,只是远远观望,不过也带给我们强大的震撼感。

一天行驶600多公里晚上到达了胡萨维克小镇(Húsavík),入住胡萨维克福斯酒店(Fosshotel Husavik 3星级)。小镇人口2500人左右,坐落在冰岛北海岸,是冰岛最早居民居点之一,这里的海域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三大最佳观鲸点之一,我们只是匆匆过客,又一次错过了观鲸机会。在酒店用完二道式西餐后来到了镇上,幽暗的街灯,无人的街头,只有我们几位游客。镇上能看到很多复古的彩色木房子,很有北欧味道。正值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衬在海面,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色彩,此时宁静港口、绚烂的天空、清澈的海水、错落有致的渔船,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梦幻美感,好似一幅幅油画,勾勒出最漂亮的渔镇。





天际边晚霞衬托出紧挨海边的木质教堂(Húsavíkurkirkja),教堂建于1907年,绿顶红条白墙,美得让人窒息,简直勾魂摄魄。


下图中高个先生是我们环冰岛游的大巴司机,据说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趁假期边打工边游玩,其实工作时还是很认真,甚至有些顶真,只要停车休息,就显现其的幽默好动,老外的价值观真的不同。
静谧海港的夜晚也是璀璨夺目。
D11 (9月3日 
) 米湖、黛提瀑布、赫本小镇
一早赶往米湖大名鼎鼎的地热谷,此时远山云雾缭绕,近水碧波微漾,晨曦下米湖果然是乳白色的,绿色的草地和白色的羊群,显得既温柔又生机勃勃,湖面上升腾起的一层弥漫的雾气使其风光更加旖旎秀美,营造出更加浪漫梦幻的气息,如缥缈的仙境,竟然有一种仙气的感觉。但是一路上随处可见的火山,却让它又不时带着一丝苍凉和神秘感。





大巴一转身来到了一大片寸草不生、冒着热气的奇幻土地,从远处望去,地面色彩丰富、山体白烟四起,乍一看好似一处化工厂,这就是米湖地质奇观纳玛菲珈尔(Namafjall)地热区。


一下车“臭鸡蛋味”的硫磺味扑面而来,蒸汽升腾的出气口遍布淡橙色的纳玛菲珈尔火山山脊上,山脚下的大地到处是冒着泡泡的滚烫泥浆,热气从石头缝间滋滋地冒出,如同火山在呼吸一样,场面蔚为壮观,不停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和味觉。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在白烟扑扑直冒的地面上,感觉又刺激又好奇,导游介绍说这是被称为另外一个星球的米糊硫磺泉,这里处在大西洋中部裂谷上方,因此有如此活跃的地质活动,富含矿物质和受硫磺蒸汽的常年熏染,给整片土地带来了鬼魅的色泽,千疮百孔的地面,好似一支万紫千红的神笔,在冰原上绘制出天书般的画卷。








导游特意关照千万不要触碰周围这些石头,温度特别高,绝对会烫手。
地热区的米湖充满着活力、动感和力量,与米湖另一静谧、空灵、神秘、梦幻的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就是外表冷漠、内心火热的冰岛。


昨天和今天我们迷失在米湖之中流连忘返,米湖一点也不迷糊,米湖就是一个汇集天外神奇美景的微观世界,是奇特的地质景观和奇妙的心理体验,人间天上,幻梦难寻觅,让人有行走在“未明星球”的穿越感。
离开米湖驱车赶往另一个景点“黛提瀑布”(Dettifoss),这是被欧洲公认的最高河、最汹涌的瀑布,是冰岛水量最充沛的瀑布,它是冰岛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的一部分,也是好莱坞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的绝配外星场景拍摄地。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穿过约1.5公里的一大片寸草不生显得荒凉萧瑟的熔岩地,行走在这片崎岖的地貌上,就如同行走在月球的感觉,这一脚便使我们坠入了外太空。



老远就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水流声,翻上最后一道乱石岗,黛提瀑布一下子出现在眼前,瀑布宽100米,直落45米,瓦特纳冰川的冰川融水混着泥沙如洪水猛兽般翻滚而下,跌落杰古沙龙(Jökulsárgljúfur)大峡谷之中,冲起的水汽如烟似雾弥漫在峡谷的上方,澎湃咆哮,气势恢宏。


转身之际只见一条斑斓彩虹挂在瀑布岭上,更让我们一睹它的磅礴大气的美。




在观景台碰到几个老外边欣赏瀑布边品尝着午茶,正的是味觉和视觉的饕餮盛宴,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中午来到了冰岛东部中心城市埃伊尔斯塔济小镇(Egilsstaðir)稍作休息,午餐自理,进入冰岛后基本是以西餐为主,为此我和妹妹在超市买了最爱的烟熏三文鱼和土豆沙拉,合着海鲜方便面,美美地满足口福。
又是一路奔波,一路旖旎风光,让人目不转睛。车行峡湾中,陡峭的山川和锯齿状的山峰,宽阔的海滩一望无际,山、水、绿野荒原构成了一幅幅原始和苍莽的山水画。







我们在一个名为都皮沃古尔(Djúpivogur)小渔村停下,清澈的海水波光粼粼,安逸宁静,给人一种原始的美。


沿着海岸线有一排石蛋,可谓“蛋之路”,导游介绍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地的34种鸟。
我们边感受大西洋的海风,边围观一名6岁可爱“小渔民”钓鱼,大家都变得很轻松自在。
晚上到达东部又一个小镇——赫本(Höfn),住宿在艾达赫弗酒店(Hotel Edda
Höfn 3星级)。渔业是小镇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吃新鲜打捞上来的海鲜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是龙虾最为出名,我们晚餐是在好评位居第一的Humarhöfnin龙虾餐厅品尝了龙虾披萨,极为鲜美。




天气还是阴沉有雨,期待的极光还是未能出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