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性教育

(2011-03-14 14:01:00)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教育
一、分床
睡觉前女儿说,妈妈,昨晚我做恶梦了,自己一个人睡觉害怕,我到你被窝里睡觉吧。
我说,好啊。妈妈和你睡一个被窝。
我真的很高兴能与女儿睡在一个被窝里,因为女儿一直是单独一个被窝睡。难得有个机会搂搂孩子。
我和女儿面对面搂在一个被窝里,结果女儿翻来履去的睡不着觉。最后,她终于忍不住了,说:妈妈,你先出去吧,等我睡着了,你再进来,别忘了我们要睡一个被窝哟。
瞧,女儿是多么想与我一起睡觉,但是已经习惯了自己睡一个被窝的她,与妈妈一起睡不着了。

女儿从月子里起就开始单独用一个小包被包着放我我旁边睡觉。后来也就习惯了让她在旁边单独睡一个被窝。她小的时候,睡觉前还用我陪一会,把她陪睡了,我再去洗衣服,干家务,自从她上学以后,帮她洗刷完,讲完故事,她就自己睡了,不用陪。
随着女儿的长大,一米八的双人床一家三口住的有点挤,我们就又买了一张小床放在大床旁边,这样我们一家三口又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在一起了。没想过要过早地把女儿分到另一间屋里去。一直坚持这种随性教育,不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去规范去影响她的一些行为。我想有了这些年的独自一个被窝睡觉的习惯的养成,以后再分房肯定不是什么大问题。
二、分享
都说独生子女很霸道,不愿意与伙伴们分享,但是,女儿却很大方,很少与小朋友们争东西玩,乐意与朋友们轮流玩或一起玩。虽然我们也没有整天耳提面命地去教育。我想这样一种性格形成是受大人的行为的影响。
我们夫妻自从结婚租房后,就与弟弟弟媳妇住在一起,因为租的是单元房,有三个卧室,两家一起也是非常宽敞的,虽然会有一些不方便,但为了省钱,也为了能互相照顾,我们还是选择住在一起,这样自从女儿出生以后,她看到的就是一个大家庭,爸爸妈妈买的东西,舅舅舅妈也可能吃、可能用,舅舅舅妈买回来的东西,爸爸妈妈和她都能享用。
在语函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历经数次搬家,但每到一处新家,我总能给她找到新的玩伴。现在的城市生活,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习惯去串门了,但是我有串门的习惯。(哈,农村人的习性不改)。我经常带着女儿上小伙伴家玩,并且邀请小伙伴和他们的家长到我家里玩,或者我们相邀一起出去玩,一起出去就餐等等。
女儿的第一个玩伴,是一个叫凯凯的男孩,比女儿大两个月,在一两岁时的年龄他们在一起玩的时间最长,凯凯的阿姨经常会带着他到我家玩,白天不在一起玩,家长们们下了班晚上吃过晚饭也会在一起玩一会,冬天,外面很冷,一般会到家里玩,夏天,我们一般去一起去广场上玩。两家人还经常带着孩子吃烤羊肉,吃炒鸡,去公园,去爬山……当然,两个孩子在一起也会有打闹的时候,女儿小时候就曾让凯凯把脸给抓伤了,但孩子是无心的,是玩的兴奋了,手不自主地就伸了上去。
凯凯的妈妈是县长的女儿,我没有想到像她这种家庭出身的人对人也是那么热情,也是那么喜欢带着孩子与别人一起玩,这更加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没有那么难,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孩子玩的更高兴,长的更健康。
第二次搬家后,我们又遇到了楼下的女孩可欣,可欣比语函小十四个月,两个孩子在一起也玩得很高兴。我们经常一起在楼下玩。可欣的妈妈在家做会计工作,可欣妈妈忙的时候,可欣奶奶就带着可欣到我家与语函一起玩,有时可欣也会主动邀请语函到她家里去玩她的新玩具。
可欣妈妈说,我们以前邻居从来不串门,孩子在家闷了,就带着孩子去超市去广场转一转,遇到你真好,因为孩子我们邻居走的更近了,邻居也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了。
我们再次搬走时,可欣妈在家哭了,还给语函买了身衣服,恋恋不舍地说,可欣以后找谁玩呀?
现在语函又有了新的玩伴,她上学了,就有了一些同学朋友,周末我约着她的同学一起去河边放风筝,一起去河边钓鱼……
其实一个孩子即使带着她去人多的地方玩,没有个认识的小伙伴,她也不会玩的很尽兴,有了个伴,不管在哪儿,她们玩起来就无惧无怕,玩起来就会很high。
女儿虽然是独生女,但她很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很会与小朋友们一起交流。一个玩具她会想办法两个人或三个人一起玩,我想这与她小时候一直就没有孤单过有关。所以独生子女,并不一定要“独”着养,让孩子走出去,找到好朋友,家长们也得走出去,找到好朋友,敞开心扉,学习人家的育儿经验,也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http://s7/bmiddle/610dff53h9e6dde4eb276&690
可欣奶奶可欣与语函在家里玩
 
三、入园
孩子入园都得有个适应阶段,女儿也一样,但是女儿从来没有哭闹过,因为我从没有强迫过她。
可能我是老师的缘故,女儿从小对学校就不陌生,我经常会带她去我的学校看我上课,也经常带她去幼儿园里玩。所以三周岁以前,她是盼着上学的,对学校充满着期待,对校园生活满怀憧憬。
但是一旦入园,现实与她的想象相差太远,她虽然嘴上没说,但我已经看出来了,在学校里有太多的不适应。当然这也与女儿最初上那家幼儿园有关。
女儿刚开始是半托,我中午去接她回家吃饭,有一次,我得上第四节课,下了课才去接她,已经到了园里孩子们的午餐时间了,那老师竟让女儿站在教室的最前面看着小朋友们吃饭!女儿告诉我,因为妈妈没给她交饭钱,所以她没有饭吃!
还有一次,我去接孩子时,孩子不见了,老师也不知道语函去哪儿了,说刚才还在这儿呀。旁边一位小朋友说,胡语函在厕所里,她提不上裤子,不好意思出来了。我去了厕所,女儿正站在那里,裤子提了一半……
女儿在园里还学会了,尿湿了裤子,不要紧,焐一焐就干了……
所以最初女儿入园时,我并没有要求她每天都去上学,往往是上午去上学,下午在家睡觉。冬天冷了的时候就在家里玩,天气暖和的时候再去上学,这期间太感谢我大娘和我妹妹了,她们帮我接,帮我送,帮我教……
直到她四周岁,才渐渐地真正地习惯了上学,并喜欢上了上学。
女儿的入园适应期基本可以定为一年,三周岁这一年她没怎么正经上学,但是我明确地告诉她只有上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全面的知识,才能有出息,不上学,长大了可能只能去捡垃圾……
现在女儿在班里是个非常出色的小朋友,我认为,只要家里有人照看孩子,只要照看孩子的能正确地对待孩子,就不要急着,逼着孩子那么早地入园。
每当在幼儿园门口看到哇哇大哭的小朋友,我的心就隐隐地痛,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孩子,为什么非得硬拉着孩子去上学,这样她会对学校产生好感吗?
女儿为上学从没哭过,我也从来强迫过她。
 
 
我坚持我的随性教育,我知道女儿不是个天才,将来也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必要逼迫着她去学这学那,只想随着她的兴趣,但愿她能全面发展,又能有所专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