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作者(左))与淑云夫妇在三亚
淑云,一个温暖的名字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邂逅许多人,有些人虽然只是与我们短暂相处,但或多或少影响了我们的命运;有些人始终会与我们并肩而行,共同见证潮起潮落。他们用心血滋养我们的根系,陪伴我们一生——这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挚友。
我的老友刘淑云就是我的挚友之一。我们的交往已经持续近半个世纪了,情谊却似陈年的老酒,感觉更浓更醇香了。
1
我和淑云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同为住校生,家在一个林场,住一栋房。我们在校时一同上课,晚上住一个炕,放假一起回家,然后就是你来我家,我来你家,似乎没有一天不见面。
1969年4月,我们从林业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农场当工人。两三个月后,淑云就遭遇了她的初恋——头脑异常聪慧、口才文才都出类拔萃的同学李文祥。只是日后显示为“绩优股”的该男生当时家境极为贫寒,明摆着嫁过去要吃苦的。但淑云不顾母亲的坚决反对,勇敢地接受了他的求婚。她的慧眼识珠,使她拥有了人生美满的婚姻。
婚后,不到20岁的淑云就走进了位于深山老林中的婆家,那里交通僻塞,百里无人烟。丈夫的弟弟妹妹有六七个,一个比一个小。但淑云很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春天,去种地;夏日,割猪草;秋天,采蘑菇,冬天,砍干柴……她学会了各种家务,样样干得井井有条。那时,丈夫为了养家糊口,一直在外赚钱,个把月才能回家一次。好在两年后丈夫拥有了正式工作,淑云才得以走出了僻远的深山。
上世纪80年代初,已是而立之年的淑云接了父亲的班,有了稳定的工作,这让总是做临时工的淑云格外开心。而丈夫已凭着突出的工作能力,担任了基层领导职务。
淑云很有经济头脑。就在她上班的几年之后,三个儿子上学,处处需要钱,家中经济明显捉襟见肘,此情此景,为改变现状,她毅然向单位请了长假,将小点的孩子送到公婆家,大点的孩子去住校。她自己甩开膀子去不远或很远的牧区收购羊毛,去南方倒布匹。勤干苦做,餐风露宿,在她柔弱的肩膀上,人们看见了她坚定的骨气!所谓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淑云赚来了第一桶金,家庭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后来,在政策允许下,她不失时机地建起羊包,雇人养羊,但每到羊产羔的季节或者卖羊的季节,本来可以养尊处优的她都坚守在羊包,每年卖羊收入不菲。
淑云有着男子的霸气和决断。仅举几例:1991年,丈夫是林业局副局长,这个职位,在当地已是一两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丈夫却动了停薪留职的念头,下海去俄罗斯经商。如果换做别的女人,恐怕都要劝阻丈夫不要迈出这吉凶莫测的一步,可淑云却坚定地支持了丈夫的选择。她认为,人有个梦想不易,干嘛不让他闯一闯呢?她的小儿子大学毕业初到北京工作,和未婚妻租房子住,她当机立断四处筹钱动员儿子买了一套90多平方的住房。本来儿子不准备买房的,想把钱投到生意上。如今,儿子的房子价格已经翻上五六倍了,他深深感叹老妈的眼光厉害。2006年冬天,淑云来深圳小住,在此期间,她又四处看房,帮助丈夫的侄女买了一套房,侄女的钱不够,她给筹了一半的钱。如今,这套房子比邻深圳北站、通了地铁,房价自是翻了数倍。其实淑云也不知道日后房价会上涨得这么厉害,她认准的死理是:人首先要安居,安居才能安心,安心更能乐业。
淑云有掌管一个大家庭的才能。丈夫的弟弟妹妹众多,由于公婆家地处偏僻,他们读中学时陆续住在淑云家,她待他们除了关爱,该管就管,毫不手软。那几个小叔子个个都是虎虎生威的淘小子,惟独对大嫂言听计从,真是奇了!日后小叔子小姑子的婚姻,大多也都是她牵线搭桥,并亲自参与操办了他们的婚事。长嫂如母,那些如今已成长为中年人的小姑、小叔、妯娌们一如既往地爱戴她,敬重她,点点滴滴落实在行动上。遇到大事小情,习惯了找她做主。
2
淑云的丈夫曾担任过林业局局长十几年,后来是威震一方的企业家,她可以说是
“官太太”。一般来说,官太太大多道貌岸然,让人难以亲近。可淑云却平易近人,没有丝毫的势利眼。一般小户人家办喜事,不好意思邀请淑云,她明白大家的心理,总是带上礼金,主动出席婚宴,即使有事去不上,也会托人捎来礼金。她的会做人,广受人们称道。淑云助人为乐,可以用仗义疏财来形容。她经常接济在经济上有困难的亲友和同学,甩出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甚至几万元资助是常有的事。有一个同学遭遇一场外伤后精神不大正常了,可他每当没钱用时,不是去找自己的兄弟姐妹,而是直奔淑云伸手要,而淑云从没让他空手而归过。有一次,淑云在乌兰浩特的大街上认出了一个初二辍学的女同学Z,Z自幼双耳中度失聪,后来境遇也不大好,属于弱势群体。刘淑云认出她后,马上带她去发廊做头发,给她买衣服,又把她带回自己家中叙旧。Z激动得一夜未眠,她看惯了鄙夷与冷淡的目光,而如今处处与她不可同日而语的刘淑云,却给了她足够的温暖。还有个女同学H,人生境遇不大好,丈夫早逝,没有工作的她一个人带着着三个孩子生活,好不容易孩子们长大了,其中一个儿子又遭遇离婚,她又先后带大了两个远离母亲的孙子,生活一直很拮据。是淑云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在经济上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她,出门给她买衣服,在外就餐时只要有可能,就喊她一起过来。H提起刘淑云,总是感动得泪流满面。可以说,淑云身上所具有的豪气,独树一帜,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被她深深地打动与吸引。
这些年来,我也算得上走南闯北,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富人,感觉还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所以我格外赞赏淑云的胸怀,她对弱者无私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智者说,天下最高的学问是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孔子讲仁,老子讲道,墨子讲“博爱”,归根结底,都不是为了让强者更强大,而是让弱者得到快乐。
淑云个头中等,体态丰满,相貌贵气,两眼炯炯有神,很有气场,很有女强人的范!淑云为朋友做事时使出浑身解数,谁谁离异了,她忙着为人家物色对象;谁谁有病了,她买上东西去看望;谁谁为难遭灾了,她送去抚慰……在这个世界上,她有操不完的心,帮不完的忙。大的不说,就说她每次出门,总忘不了给亲友们带点礼物,那或许是一条裙子、一盒化妆品、一件首饰等,奇怪的是,无论她送你什么,正好都适合你,由此可见她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我们班上的女同学,几乎都穿过淑云买的衣物。2010年冬天淑云在北京小住时,我们3个女同学一起逛商场,可我们刚刚选中了衣物,还没等付款,那边淑云就把单买了。她不容置疑地说,你们不要和我争来争去的,我手头毕竟比你们宽裕些,多花点钱是应当的。其实,再有钱的人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也是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淑云表现的不止是一种慷慨,而是一种肝胆相照的情谊。
在淑云身上,我最欣赏的是她的泼辣。泼辣是心直口快,率直无伪,敢爱敢恨,真性情,对不尽人意的事物,她是有啥说啥,不会把真心话憋在肚子里,气头上甚至会毫不留情地痛扁对方,但事情过去之后,却不会斤斤计较。
记得一个屡屡遭受家庭暴力的年轻女孩好不容易离了婚,为了躲避前夫的纠缠,她求淑云将她安排在北京做事,淑云让她如愿以偿,并送给了她一部手机。但在北京,这个女子思念小孩,又悄悄给前夫打电话打听孩子的情况。淑云盛怒了,她说,“你这个电话暴露了行踪,前夫把你找到怎么办?给你的手机还给我,我不是让你给那狼心狗肺的人打电话的……”淑云气得声音都颤抖了,那是只有至亲的人才能如此动怒!女青年哭着说:“我错了,刘姨,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当然,发过火之后,淑云还是好言抚慰了她,并把手机再次相送。在一个崇尚和宽容个性的年代,有时候女人的美貌会黯然失色,那些宽宏大量、仗义豪情的女性才是最抢眼的花朵。现在,泼辣的女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竞争社会里,当今社会需要的已经不是那些唯唯诺诺、直不起腰身说话的女性了,泼辣的女性往往为丈夫考虑得更多。泼辣的淑云,善于与各种人相处,对待公婆柔顺有理,对待妯娌情同姐妹,对待儿媳妇宽容大度,对待孙辈随和亲切。
我想,假若我是未婚男士,找媳妇就找个泼辣点儿的,出门可以防身挡坏人,没事还可以斗嘴防痴呆,理财、时事、流行样样通,何乐而不为呢?
3
人到中年,我与淑云的友谊日渐加深,愈老愈是知己。这些年,淑云为我的付出实在太多了,我的兄弟姊妹多,我这个老大,却早早离开故乡,走得一步比一步远。故此,我的家人每每遇到棘手的困难,都是淑云夫妇出手相助,对我真是恩深义重。
这么多年来,我每次回家,基本上是淑云去接,直接住到她家里,然后,她就召集女同学,一起在她家热闹,畅叙友情,再召集男同学,一起去酒楼吃饭,大多时都是她买单。她常常风趣地说:“要想让家人满意,我做饭;要想让朋友满意,我买单……”淑云很看重同学的情谊,她还把我们在学校时拍的个人照片或合照翻拍,放大,过胶,出其不意的送给大家,看到这些照片,那些缠绕着生命的往昔如电影花絮一样在脑海中清晰翻滚,令人百感交集,更加珍惜同学之间的交往。在我回乡的日子,她基本上全天候陪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从精神到物质,竭尽所能地给予。因为每天中午和晚上要接受吃请,早餐就由淑云操持。她天生善于烹调,任何东西到了她的手里,都是美味无比。她陪我去各处的风景点,去温泉洗浴。2008年8月,她还陪我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当汽车的音响开始播放《陪你一起看草原》的歌时,我百感交集,感觉自己有淑云这样的朋友真是幸福极了,她在草原最美的季节,陪我一起看草原,
就和那歌词写的一样——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看那白云轻轻的飘/带着我的思念/陪你一起看草原/阳光多灿烂/陪你一起看草原/让爱留心间……
淑云有几年冬天来深圳小住,我们朝夕相处。她总是亲自下厨,为我和老乡们捧出最好的厨艺。还时不时请我们去吃大餐。有一年的12月,我们六七个老乡一起去海南旅游,其中有一半的人是她付的团费。
淑云在接人待物方面落落大方、不俗气,绝没有那种小家子气的猥猥琐琐。她沟通能力很强,能歌善舞,酒席上能够根据场景即兴唱歌。不管什么歌,都能让人感受到那婉转曲调中的欢乐与热情。她口才颇好,同样的一件事情,有人讲起来可能平铺直叙,可她叙述起来惟妙惟肖,曲折有致,趣味盎然。听着她讲述什么事,大家常常笑得前仰后合。
淑云说自己对琴棋书画没有天分,最大的爱好就是购物,打牌。不管走在哪里,她打牌很少输,这说明了她头脑灵活。她虽不喜读书,可她的悟性强,记忆力超好,别人无意中谈古论今,她不小心就记住了,应用的恰到好处。和她聊天,她的知识面还真广,可谓与时俱进。
淑云的婚姻是美满的,丈夫非常敬重淑云,淑云和朋友在家中打牌,他回到家就端茶倒水,做好服务工作。他对朋友们说:我的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找的老婆好,她独有的气魄与胸怀成就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一切!所以不论她怎样向我发脾气,我们之间永远是恩爱的!
是的,夫妻间相互间的爱慕,不是随着岁月而流失,而是随着岁月而增加,爱情上升到了恩情,这是一种大境界。淑云的3个儿子继承了父母的豪气、义气再加上帅气,人人事业有成,媳妇个个懂事,家里单位都是一把好手,其中小儿媳妇还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我珍惜与淑云的缘分。是的,相识是缘、相交是缘,相知更是缘。我们在一起体会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火热,秋天的丰硕,相信,我们也一定会共度冬天的祥和。
(写于201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