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我眼里满是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感动的泪,高兴的泪,幸福的泪……
这一段,我刚刚学着上网,就时常想着要找蔡秀文老师。今天我在百度上搜来搜去,搜到中国作家网,上边只有蔡老师一个最最简单的介绍,但已经让我很高兴了,因为我找到了我要找的人,因为我终于找到她了!我在她的简介后面留了言,想和她取得联系。因为刚学上网,一切新奇又陌生,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经常是手足无措,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看。但我仍不甘心,心里认定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的年代,不会只有这么一点点信息吧。我一条条的翻找下去,重名重姓的很多。翻着,找着,突然我眼前一亮,啊!找到了,终于找到了!我找到了蔡老师的博客。真是喜出望外啊,在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世界就在我面前!我激动、兴奋、欣喜不已!
我想给她留言,可是因为没有注册,留不成,就想注册一个,可是又不会,费了好大劲也没注册成,只好作罢。
我干脆静下心来看她的文章。《小侄儿的生意经》把我逗得直笑,当看到《感动是一种拥有》这篇文章时,更是引起共鸣,一边看一边从心里赞同着,脑海里也浮现出我生命历程中曾经拥有的无数次感动。
“我是个特别容易感动的人。例如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人给我倒了一杯茶;例如路上遭遇大雨有人让我走在他的伞下;例如为我修手机的男孩子因为机子毛病小执意不肯收我付给他的钱;例如路途上刚认识的旅客为我分担负重的包裹……我从人与人的关爱中感到悠长不绝的暖意,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小事就有一种罕见的力量激荡着我的心了。”
“感动是良心的发现,感动是生命的一种内在品质。”
“感动是一种激励,感动是寻找善的源头,美的历程。
我还难以忘怀多年前的一封远方来信——”看到这儿,我惊呆了,这后边说的不就是我吗?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么久了,
蔡老师还记着我,记着那个曾经给她写过信的三个孩子的妈妈!看到这里,一股暖流让我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喉头发紧,鼻子发酸,泪水即刻模糊了双眼……。我不停的抹着眼泪,感动着我的感动,也感动着她的感动,更感动着我们共同的感动!不由想起十几年来我经常翻来覆去念叨的那件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在一本《女友》上看到一篇关于蔡秀文老师的报道,因为感动因为钦佩因为仰慕而想和她联系,可是却没有地址,但这并没有让我知难而退,那篇文章中写了她工作的单位。我非常认真的写好信,装进信封。我太想让这封信到达它的目的地了,想来想去就又在信封的背面写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深圳邮局的天使们,我不知道蔡秀文老师的具体地址,拜托他们把我的这封信能送到……。在我的记忆里“天使”是最美丽的称呼,天使就是给人们送幸福送温暖的,我要用我的真诚打动天使们。我不知道这封信能不能送到,也不知道作为一个作家即使收到我的信她有没有时间和兴趣回信。我抱着希望默默地等待着,焦急的盼望着。结果是,信送到了,并且收到一封蔡老师非常真挚的回信。信上的话朴实又亲切,让我感到温暖,她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还夸我信写得不错,让我有一丝丝的沾沾自喜和欣慰。她送给我一本她写的书《没有翅膀的飞翔》。当时那个感动啊,兴奋啊,简直无法言表。你想,一个你敬佩的人,一个出书的作家给你回了信,还赠书,啥概念啊!作家,在我心里可是非常了不起的、离我非常遥远的、让我仰慕的人啊。这十几年来我一直念念不忘,心里常常思念蔡老师,并且时不时的和家人谈论起这件事,我们家的人,都读了《没有翅膀的飞翔》这本书,都知道蔡老师这个人。时间过了这么久,有缘再次找到蔡老师,我能不激动吗?并且她还记着我,我能不感动吗?她还把我写进了她的文章里,我能不感到幸福和高兴吗?
感谢《女友》杂志上写那篇文章的人,让我有缘和蔡秀文老师认识。感谢帮我送信的可敬可爱的美丽天使们,是你们给我们搭起了友谊的桥梁,我永远记着你们,向你们致敬!感谢如今的信息现代化,拉近我和蔡老师及所有网友的距离……
后记:
我们生命的历程中,都会经历无数次感动,由感动滋生出感谢,感恩。我们常常被感动的暖流包围着,被感动的春风吹拂着,被善良的心和行为又感动着。拥有感动,就拥有了善良,拥有了幸福,拥有了向前的力量。
让我们在一次次的
感动中相识相知,让我们的世界拥有更多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