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营,我热恋的地方

(2011-05-01 17:33:26)
标签:

东营

黄河口

分类: 随笔

 http://s13/bmiddle/610dc339ha23328768e5c&690                        初秋,黄须菜铺成的红地毯

人和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其实人和一个地方也是缘分。有些地方,当你看一眼就会一见钟情。东营就是我一见倾心的地方:它的辽阔,它的清爽,它的厚朴的民风,让我从心里爱上了它。

1989年初,我从东北调到了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山东省东营市,在河口区文化馆从事创作辅导工作。东营是在黄河三角洲昔日荒凉的盐碱地上平地拔起的一座省辖市,建市于1983年10月,也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据水文资料记载,黄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2亿吨,使约40%的入海泥沙在河口和滨海区“安家落户”。平均每年造陆31.3平方公里,每年可以创造四万亩左右的土地,所以东营也被称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一来到东营,我就被无垠的渤海、奔腾的黄河、浩瀚的莽原、林立的石油井架深深地吸引了——这里的海岸线长达350公里,滩涂面积12万公顷,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之美称。那黄河之黄、那草原之绿、那大海之蓝,在这片土地上绘制了一幅多美的画卷呀!而更加吸引我的,是这里人的淳朴厚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许多人就成为了我的朋友,我们一起游玩,一起吃饭,一起喝酒,那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太好了。我的家里总是人来人往,时令菜蔬、海鲜野味,不时有人送上门来。我迅速地找到了友谊的落点、真诚的落点,我的心不知不觉地阔大起来了,就是拥有了这些朋友,我的异乡生活居然像过节一样快乐!后来我常想,我与东营的一见钟情,可能由于我的祖辈是山东人,我的身上留着山东人的血吧?

出于对东营的热爱,从没写过歌词的我,在1992年1月的一个晚上,我写下了我的第一首名为《黄河口上建家园》的歌词——

你从东边来,我从西边来

来到这黄河口,来到这渤海湾

黄河口,渤海湾

流油的土地广阔的天

八方的游子来这里风云际会

千万双手拨响那希望的琴弦

开一条犁沟写一部创业史

播一粒种子花香万里传

你从东边来,我从西边来

荒原上一起描绘新画卷

 

你从东边来,我从西边来

来到这黄河口,来到这渤海湾

黄河口,渤海湾

流油的土地广阔的天

八方的游子耕耘这年轻的土地

千万双手建造这共同的家园

夯一条道路开创新世纪

凿一眼甜井流出万代幸福泉

你从南边来,我从北边来

荒滩上一起修筑黄金的岸

……

令我欣慰的是,这首歌经人谱曲、演唱后,还在山东卫视播出过。

我在这座我热爱的城市工作生活了5年半之后,偶然的机缘又使我走向了深圳,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以后要长久地留在深圳,我总想自己很快就会回到黄河口去,去享受那如风雪中烤火般的友情……

奇妙的命运让我留在了深圳,可我对东营的思念愈发浓郁。东营的朋友每来到深圳,都是我快乐的日子,而我几乎每一二年都要回东营一次,在那短暂相聚的日子里,那最是热烈、最是深情的友谊把我的心照得比阳光还亮……如果长时间不回东营,我就会感到心神不宁。

于是,在距上一次回东营的两年之后,我又在金秋10月踏上了回东营的旅程。

接到我要回来的信息,一路上,我不断地接到东营朋友们的电话,问我确切的归期。当我到达东营,乘上友人接我的轿车,到河口区时已是暮色四合。朋友们早早地就围坐在酒楼等我了,我啜饮着那扑面而来的热情,用心品尝着那来自一颗颗心灵的温暖,差一点就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从那晚开始,我再也没有一个人睡过觉,温馨的宾馆内,连丽、秀兰、英华、建云等几个女友分别陪我聊天,我们深情地眷恋着往事,畅想着未来,真真的彻夜长谈了。人间值得思念和向往的东西,对于细致的心灵,永远会春意阑珊!

在那短暂的一周时间里,不是我去拜访朋友,就是朋友来看望我。一次接一次的酒宴,刮起了一股接一股洋洋洒洒的风,我见到了一个又一个我想见到的朋友,面对着他们亲爱的面容,我的内心竟像奇妙的音箱,对眼前最细微、最神秘的感情都一一产生着共鸣。种种遥远的记忆,都静静地回到了我的心上:我岂能忘记那些令我感激涕零的往事?那痛苦时的抚慰、困境中的援手,就是给了我强硬的翅膀,让我飞过了一条条的沟壑,掠过了冬天的风……

在那个周六的下午,身为警官的耿弟驾车带我在整个河口区转了一周,我发现,这座城市在两年里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楼幢幢、马路宽阔,宏伟的广场、密布的公园,足见这座城市设计者的大手笔。耿弟说,东营的城市建设就是突出“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特色……呵,怪不得这座现代化的石油港口城市是如此的娇妍、如此的动人啊!

在我南归的前一天,在小说写得极棒的学贤君的细致安排下,我们一行11人开着三台轿车驶向了黄河口。只见蜿蜒的黄河故道,草木繁茂,一人多高的芦苇,组成了茫茫的苇海。而那高高的石油井架、数不清的采油树,则在抒写着生机勃勃的诗篇。尽管我已不止一次来过这里了,但我还是充满了新鲜感,一路上,我忘情地从车窗外了望:那黄河口的土地,向蓝天一样广阔,那莽原的深秋,托起了一个五彩的原野,那宽阔视野里的蓝天、白云、芦苇荡、红柳林,与那一汪一汪的水洼,构成了“天苍苍,野茫茫”的独特景观,在这苍茫无际的风景中穿行,真是心旷神怡呀!

“到了,你看,那就是当年江主席、朱总理登过的了望塔!”相貌俊逸的守山弟指着遥遥出现在前方的两座了望塔说。

车停了,我们争先恐后地攀登上了了望塔。站在上面登高远眺,我看见即将流向大海的黄河静静地流淌在两岸的芦苇、红柳之中,时值深秋,黄河两岸的草场、芦苇等植被种类层次分明,深绿、浅黄、深黄、绯红等,活活的一幅油画……

令我吃惊的是,黄河最后的行程竟然是心平气和的,一时间,我感到黄河从发源到入海如同一个人的一生一样:少年是柔情的,青年是威猛的,中年是成熟的,晚年是安详的。此刻的黄河以沉稳的步履走入大海,不也是迎接一种新生吗?

哦, 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真是伟大的,她一路流来,一路造福,她在融入大海的最后行程里,留下了丰富的自然资源:1992年建成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5.3万公顷,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是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停留的“国际机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

走下了望塔,我们情不自禁地扑向了苇海,眼前那广袤无垠的景象,美丽得无与伦比,我听着草木在我的头顶婆娑地歌唱,看着红柳绯红的亮光,闻着黄河湿润的气息,我都幸福得发楞了。望着朋友们亲切的笑脸、望着新结识的一中教师董兴双在认真地为我们一行摄像,我不由得深重地想:在我生命勃勃的岁月,我将加倍珍视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珍视友谊珍视感情,我要尽可能地报答每一个被恩情照亮的日子。

依依不舍地离开黄河岸边,又驱车奔向了一处叫“红地毯”的地方,车一进入“红地毯”,我就惊呆了:那是何等壮观的景色呀,目光所及之处是清一色的红褐色,这红褐色是黄芨菜(一种野菜)在秋天的颜色,也是红柳在秋天的颜色,黄芨菜的红覆盖在大地上,红柳的红招摇在枝条上,那无边无际的红在阳光下闪耀,红得纯粹、红得发亮,红得极为干净浓烈,那种视觉的冲击力击得人有点眩目。望着这一片绚丽的红色,像是来到了久久追寻的天边的桃源中,城市早已忘记,工作早已忘记,只有自然和人……

众人像孩子一样在“红地毯”中流连、拍照,那种感觉真是很温暖很奇异。朋友们舒畅的笑声此起彼伏,要知道,他们都是在工作中各负重任的人,若不是陪我,也难得抽出时间特意跑到这里来欣赏风景。

蓦地,我看见几只比家鹅还大的白鹭,慢悠悠地在“红地毯”上散步,而天空上还有十几只白鹭在绕着圈子飞翔,天穹在它们矫健的翅膀下愈发显的永恒和苍茫。

看我陶醉的样子,青春勃勃的新利自豪地对我说:“你我都去过香格里拉,你看看,黄河口的景色一点也不比那里差吧?”我连连点头,心里悄然有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把深圳的文朋诗友带到黄河口,我相信,看到黄河口的辽阔与磅礴,一定会唤起他们无可遏制的写作欲望来。

写到这里,我再把我当年为黄河口写的第二首歌词《看景要看黄河口》也来亮一亮吧——

九曲黄河吆黄河九曲

黄河九曲在这里入海流

这里天宽阔,这里地深厚

碧波上渔舟追彩云

彩云下白帆逐海鸥

砖塔座座望不尽

油也是海海也是油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正是风光迷人的时候

看景要看黄河口

管叫你一路美景看不够

 

九曲黄河吆黄河九曲

黄河九曲在这里入海流

这里海无边,这里风悠悠

海滩上遍地撒珍珠

稻粟搭成黄金的楼

长桥飞架通八方

汽笛欢畅喧闹的码头

崭新的城市花朵的村庄

到处都有热情的朋友

看景要看黄河口

管叫你一路美景看不够

这首歌词写得不好,黄河口本有千般的美,我表现得太单薄了。

似乎只是一瞬间,我的归期就到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南方的旅途。啊,东营的朋友们,我虽暂时告别了你们,但我的幸福将永远留驻,留在了黄河广场五彩的灯光下,留在了西湖荡漾的水波里,留在了一双双含笑的眼睛,留在了一盏盏和我相撞的酒杯。我知道,有你们在黄河口这个地方遥遥地注视着我,我的心中会永远霞光辉映!

 http://s12/bmiddle/610dc339ha233bc7c20fb&690                               黄河口的秋天

http://s3/bmiddle/610dc339ha233c71c3672&690                                   清风湖

http://s16/bmiddle/610dc339ha233ce0b45bf&690                            天鹅落脚的地方
(本文写作于2006年11月。文章前面照片来自于网络,后面照片来自于东营朋友友情提供,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