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词“着”的用法
(2010-03-26 09:18:48)
标签:
杂谈 |
0801517,0801518,0801520
(一)普通话中的“着”字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里说,“着”是一个助词,有四大类用法,可以表示进行(a)、状态持续(b)、动作产生(c)和连动式(d)。
(1)a、雪正下着呢 b、门口围着一群人
c、门开着呢 d、低着头不作声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语言学家认为下列(2)的“着”和“在”都表示持续体。
(2)a、他穿着大衣 b、他在穿大衣
邓守信认为,“在”和“着”这两个助词的性质不一样,前者是一个动态进行体助词,后者则是一个静态进行体助词。在例(3)中,只表示静态进行体的“着”可以在句中使用,而表示动态的“在”则不可以。
(3)a、他穿着大衣跳舞 b、他在穿大衣跳舞
另一方面,屈承熹认为“着”字最基本的功能是引出一个从句。但叶萌不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屈承熹的观点解释不了例(4)中的句子。
(4)a、他忙着倒茶 b、他知道着倒茶
c、他在房子里放着音乐
叶萌指出并不是所有的静态谓语都可以和“着”字一起用,只有那些表示暂时状态的静态谓语才可以和“着”字一起用。例如(4b)中与状态改变没有任何关系的“知道”就没有这么一个暂时性,也就不是一个台前谓语,所以不能和“着”一起用。现代汉语中的“着”主要表达一非完成体的观察点,其焦点是显示某一事件的结果状态。同时“着”的语义正发生变化,正在演变成一个进行体助词。例如(4c)中的“着”字,就表示播放音乐这个动作“放”的进行。
(5)“着”观察点静态(State)着”[S」显示某一情状的瞬间或间歇,这一情状不仅不包含它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它还不能先于它的起始点。 b.“着”集中注意的间歇具有【+静态」的特点。 虽然(5)中图解所显示的意思,基本上能解释吕叔湘先生归纳出来的四类中的三类,但(la) (4c)中作进行体“着”字的用法却不能包括在内,而且作为非完成体的“着”字,其语义到底是怎么演变为进行体的还是不清楚。另外,北京话(6a)里的“着”字还可以表示完结体(perfect aspect)。没有喝过新茶,新茶的滋味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在(6a)这个句子里的“着”,决非表示一个非完成体,它所假设的正好是喝茶这一动作在说话时(speech hme)已经发生,其集中注意 焦点恰恰是这一过去情状的结果状态与说话时间的紧密关系。Comrie(1976: 56)给完结体 (perfect of result)所下定义是:某一现状被指为过去某情状的结果:这就是明白地显示过去某 情状与现状相关。
本文一方面将按照Smith和叶萌的假设,把普通话的助词“着”字当作一个典型的非完成体助词,但另一方面,也会阐明“着”字的进行体用法,并不像Smith和叶萌所说是“现代汉语的创新”,而是一个中古以来就有的老用法,而且上列例(6)中进行体和完结体的用法.在方言和
文献中着”的误用
着的误用
1.不错 ,我的确受到着不少过去的知青朋友厚爱。 .
②这也符合着一种规律。
.⑤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完全垄断中年群体 ,在质量上却无疑显示着主要成分。
⑦近年 ,他们中许多人的利益一部分一部分地失去着。
.⑧但你们必须承认 ,你们幸福着。
这八句中的“..着”念着有些别扭。“着”是表动态 (进行态或持续态 )的助词 ,一般只有动作动词才后跟“着” ,如:走着 .想着 .清扫着 ;门开着 .窗帘挂着
客厅摆着沙发。非动作动词不表示进行态
或持续态
,所以一般不后跟“着”
,如:“希望、体恤、照顾、支持、证明、相信、通知、出使、使、提高、给
予、应用、运用、前往、保送”等,就不后跟“着”。上述前七句中“着”前面的词就属于非动作动词 ,就不能跟“着”。 ①、④两句中的“着”可换
表完成态的“了” ;②、⑥、⑦三句中的“着”是多余的 ,应删去
③句中的“着”可换成介词“于” (相当于“与” );
⑤句中的“着可换成趋向动词“出”。
⑧句中的“幸福”是形容词 ,表性质或状态 ,它只有程度大小的问题
没有进行态或持续态的问题 ,因此 ,可以说“是幸福的”、“很幸福”或“最幸福” ,但不能说“幸福着”。也有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