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
(2010-03-25 20:39:51)
标签:
杂谈 |
语 气词
1.
例:1)、你知道的。
2)、别说话了。
3)、这样也好。
………
2.
例:4)、好了吗(么)?
5)、你说呢?
6)、快下雨了吧?
7)、我怎么不知道啊?
3.
例:8)、走吧。
4.
例:11)、好美啊!
由此,看出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一是附着性强,能附者在全句或句中词语的后面。
二是语气词常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有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如“啊”。反之,有的语气可以用对个语气词表达,内部有细微的区别,如陈述语气。
语气层次表
|
层 |
语气词 |
语法意义 |
主要语气类别 |
例 |
|
第一层 |
的 |
表示情况本来如此 |
陈述语气 |
我不会忘记你的。 |
|
第二层 |
了 |
|
陈述语气 祈使语气 |
树叶绿了。 别说话了。 |
|
第三层 |
呢 |
|
陈述语气 疑问语气 |
我没什么,你才辛苦呢 去呢还是不去呢? |
|
吧 |
表示猜度或商量口气 |
疑问语气 祈使语气 |
天晴了吧? 恐怕小王已经来了吧? 走吧。 |
|
|
吗 |
表示疑问 |
疑问语气 |
你到过北京吗? |
|
|
啊 |
是语气舒缓,增加情感色彩 |
感叹语气 疑问语气 祈使语气 陈述语气 |
多好哇!真好看啊! 谁呀?去不去啊? 来啦。请坐啊。 她不去啊。我管不了。 |
语气词可以两三个连着用。连用是有层次的额,第一层在前,第三层在最后,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气意义,而最后一个语气词是全句语气的重点。连用的两三个语气词并非直接组合,而是处在句子结构的不同层次上,例如“看见他了吧”一句,应该先分析为“看见他了/吧”,再进一步分析为“看见他/了”。下面举连用的例子:
1.一二层连用:
2.一三层连用:
13)、她不是说就来的吗?
14)、这书好够我用一段时间的呢!
15)、是谁叫你去的啊?
3.二三层连用:
16)、你听见我刚才说的话了吗?
17)、妈,你看人家的信了吧?
18)、这下你怎么老不说话了啊?
4.一二三层连用:
注:其中的“啦”是“了啊”的合音结果。
除了上述的情况之外,我们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子,他们看似语气词的连用句,但实际上却不是:
例:*你能猜她是怎么走的码?
其中的“的”只是属于宾语部分,只有“吗”才是语气词。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除了分层的特点之外,语气词“的”和“了”因其兼属于助词,使我们在区分上有了极大的障碍,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将其列表。
其中的“的”区别如下:
|
|
“的”字加相应名词 |
删“是”的意义不变 |
否定词的位置“是”字之前 |
|
语气词“的” |
— |
+ |
“是”字之前 |
|
助词“的” |
+ |
— |
“是”字之后 |
例:语气词“的”:她是会来的。
语气词只能附着于句尾,动态助词可以处于句中。一般的助词在谓语后,语气词在名词后。
例:这本书我读了(助词)三天了(语气词)。
枫树的叶子红了(兼有)。
有些语气词不止有语气词意义,还有成句的作用。一般来说,大多数实词和短语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但是,有时候还要求加上语气词才可以成为句子,否则站不住。例如“他做完作业”不成句子,说成“他做完作业了”,才能成为独立的句子,可见语气词“了”影响到句子的完整性。其他例子如“她已经走了还一阵子了/秋天了/有秋天了/花开了”也少不了了。
语气词不仅可以出现在句尾,也可以出现在句中,用在主语,状语或并列各项之后,祈祷舒缓语气的作用。有时还会用来造成一定的格式。例如:
20)、我们立刻派人四处寻找,找哇找哇,找到天亮什么也没有找到。
21)、好久了,没有人问她胖啦瘦啦的之类的话了。
22)、他没有提防,左脸被打个正着,爹啊妈啊的叫了起来。
例20的“找哇找哇”表示动作的反复,例2122的“胖啦瘦啦”“爹啊妈啊”表示列举,都借助语气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