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黎翔凤先生

(2011-04-01 11:19:51)
标签:

杂谈

    作者:心理学家荣宋教授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离不开他的学校 和老师。我的研究生导师黎翔凤先生,早年师承国学大师章太炎,是中国文字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黎先生博古通今,清贫洁白,给我们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黎翔凤著《中国算术史导论》,主要参考书有算经十书,这是唐代国子监内设算术馆规定的十部算书课本,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五曹算经》、《辑古算经》、《夏侯阳算经》、《祖冲之缀术》等十部算术经典,后世称为算经十书,广泛涉及中国古代数学、几何、代数、高等数学、天文、历法等各种数学知识和算法。在黎先生的治学精神鼓舞下,我向哲学、逻辑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的领域长足发展。我关于“智慧论”和“意象学”的研究,正是在排除抽象思维的生动意象的情境之下展开的。

    黎翔凤先生早年师承国学大师章炳麟先生(18691936),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字枚叔,别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早年加入康有为发起的强学会,戊戌政变后在日本结识孙中山。鲁迅说过,“章太炎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多”。

    黎翔凤经常把章太炎的精神和学说讲给我们听。章太炎据理驳斥康有为“中国民智未开”的悲观主义论调,章太炎说:“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章太炎的哲学名著《訄书•公言》是专论感知心理的文献,《訄书》,(音求 qiu,义为追求。荣宋注),后改为《检论》。章太炎用佛教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诠释深层心理学和原动无意识论。他说:“种子识者,即阿赖耶。凡起心时,皆是意识,而非阿赖耶识。然此意识要有种子,若无种子,当意识不起时,识已断灭,后时何能再起?”

    据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研究,“阿赖耶识”同他提出的“集体无意识”说有异曲同工之妙。黎翔凤极力推崇阿赖耶识之说,激发我探索原动无意识的强烈兴趣。我在无意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完全是从黎翔凤那里获得动力和资源之后,投入弗洛伊德开创的心理分析事业的。

     记得,黎先生告诉我,研究中国文化如果遇到疑难,到老子五千言中找答案。鲁迅就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我沿着黎先生指引的方向钻研黄老之学获益良多,踏上心理学本土化之路。老子有“道法自然”的名言。“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体论,“道”是通向自然之路,是宇宙本体的存在状态和运动法则,因而道乃是老子哲学的方法论或宇宙观。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老子讲的有物,就是宇宙自然的本体。从那时起,我就致力于黄老之学与心理学本土化的相关研究,不断拓展自己的心路历程。我把老子的心理学思想同心理分析学融合起来,完成《老子原义》一书的著述。

     黎翔凤遵从章太炎的主张,传授中国古代汉语和语言文字之学。在中国历史上,语言文字学被称为“小学”,通常由文字之学、音韵之学、训诂之学等三部分所构成。1906年章太炎发表《论语言文字之学》一文,认为文字、音韵、训诂三者之间不是三足鼎立的关系,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称之为“小学”意义不当,其实当名“语言文字之学”,方为确切。我跟黎先生研习甲骨文,医古文,《尔雅》,《广韵》,《说文》,《周易》,《老子》和《内经》等。我对“思”字的分析和心囟统一观的建立,得益于《说文解字》。小篆,“思”字不从田,而从囟,头盖所会为之囟,囟气所通为之思,思由心生。心乃思之动力,囟为思之器官。引入心理分析学以后,无意识定位于心(heart),意识定位于囟(brain)。于是,我们获得了一个象征性的心理学体系“心囟统一观”或曰“心脑统一论”,后来我把这一学术成果写进《心理症学》一书。

    黎翔凤早年研究天体力学,研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批判牛顿夸张地称为万有引力的宇宙现象,将天体运动归之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最终导致有神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写道,如果牛顿夸张地命名为万有引力的吸引被当作物质的本质的特性,那末首先造成行星轨道的未被说明的切线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植物和动物的无数的种是如何产生的呢?而早已确证并非亘古就存在的人类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科学常常以万物的创造者对此负责来回答。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 黎翔凤创造性地提出“天体旋力说”,认为天体旋动而生引力。循此继进,我在更深的层次上发展为“宇宙原动论”,并且以此演进为华人心理分析的哲学基础。宇宙原动论的思想,我写进《心理症学》、《原证心理学》和《华人心理分析》。

    那时候,我根据黎翔凤的指导,研读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每天到图书馆去抄书,发现朱光潜著《变态心理学派别》。高觉敷在为该书作的序中写道,孟实先生(即朱光潜,荣宋注)虽算是文学和心理学间的“跨党”分子,然而他在心理学上对国人的贡献,实超过一般“像煞有介事”的专门家之上。譬如我们现在都知道弗洛德,但是介绍弗洛德的学说的,算是他第一个。(1929)我于是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结下不解之缘,正是从那时起全身心地投入心理学本土化的事业。我的毕业论文《智慧论与意象学》,后来扩展为《意象心理学》。到了1979年我建立心理分析学组,开始从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转向临床实践。1988年创建心理学科学研究所(BPRI),完成华人心理分析学的学术整合工作。

    我深深地怀念吾师黎翔凤先生,他的人格风范,他的治学精神和大智大慧,永远是我师法的楷模。我以我有如此清贫博学的导师为荣,谨忆及几件感人至深的往事,以表对先生的追思和怀念。

 

编者注:当代易学人物——黎翔凤简介

黎翔凤(19011979)字丹池,湖北黄梅人。1925年毕业于武昌师范大学,从师于黄侃先生,专攻汉学。从1961年开始,在辽宁大学中文系任教,直至1979年去世。虽经历坎坷,但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学术研究,写作是他执著追求的唯一志趣,积毕生精力,先后完成各类手稿约200多万字,其内容涉及广泛。已经完成的手稿有《管子集校补正》、《周易新释》、《中算史导源》、《自然场论》、《旋动数论》、《音韵通论》、《古汉语语词今释》、《临沂竹简研究》等。诸多手稿,其内容涉及自然科学,语言文字,诸子百家,天文历史等学科。上述遗稿中《管子集校补正》1984年由中华书局收购,正在校订中。《周易新释》、《中算史导源》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