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困惑情感 |
分类: 金苑答疑 |
老师您好:我是来自上海的小黎,看到您对于婚姻的见解让我感触颇深。我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很遗憾,也很难过,对于婚姻和未来都丧失了信心。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怀孕已经快三个月了,由于一些小事我们之间有些争吵,然而他对我的态度却非常差,对我大吼大叫让我受不了,于是便吵开了。
我爸妈从家中赶来进行劝和,批评了我,也告诉他要知道疼爱老婆,他也表示知道了,日子是要过的。但是他爸妈突然从他们家里冲了过来,见面就骂我老公:“你眼睛瞎了啊,找到这样的人家,现在你知道苦了!”
他爸爸是当着我爸妈的面旁若无人的这样说的,他爸爸还说:“你们要离婚我支持你们离婚的,你肚子里的孩子我们要负什么责任?”我听了非常生气,我爸妈也暂时默不作声,然而当晚我老公还表示不是来闹离婚的,而是想怎么样过好日子。
【金苑观点】
怀孕才三个月就大吵大闹要离婚,独生子女的婚姻为啥如此“难以招架”?两口子吵闹也就罢了,却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仅仅因为受了委屈,还是想挽回?你的父母参和进来,“劝”女婿“听话”,你自己找他单位领导,找工会干部,最后找娘家人——市妇联。而他也不甘示弱,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绝对与其父母保持高度一致。比如,曾经谈了两年半的女友因为“父母之命”而分手,现在的婚姻也根据父母的“指令”准备解散,唯恐天下不乱啊,呵呵。
仔细分析这段婚姻,你们两个都备受各自父母的“厚爱”,你自己遇到婚姻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外求”援助,而你老公则是个地地道道的“奶丈夫”,不出问题才怪。
所谓“奶丈夫”,是指这类男人虽然生理上已经具备了五尺男儿的所有硬件,但其心理层面还停留在妈妈的“怀抱”里不肯长大,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都受其父母“左右”,而其本人却并未知觉。纵观我们的周围,“奶丈夫”并不罕见,一般有如下特征:
1、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或家中独子。他们虽然也顺利读完大学,参加了工作,但一直离不开家长的遮阳伞。读什么样的学校,有大人操心;在哪里工作,有家长张罗,几乎事无巨细都不需自己操心费神,从小到大至始至终被父母尤其是母亲呵护着,左右着。
2、不善于照顾别人的情绪和感觉,不懂心疼人。平时的行为大多是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呼朋唤友一起玩耍,争着买单,钱不成问题,有父母做坚强后盾。回到家里,一头钻进书房,上网玩游戏、斗地主,等着老妈把厨房的饭菜弄出来,喊一声:“吃饭啦!”如果跟女朋友或妻子在一起,也不知道体贴女人,自顾自地大快朵颐,受不得一点苦。
3、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凡事妈妈说了算。如果结婚了,这样的婆媳关系也很紧张。由于儿子遇到问题没主见,拿不定主意,凡事有求于老妈,婆媳关系肯定受影响。自小到大,妈妈一直告诉他,只有妈妈才是真正爱他的人,这种人与母亲的关系属于严重的母子纠缠型。婚姻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曾经总结出母子关系过于亲密的几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母子纠缠型”。如果母亲的目光和心思过于“聚焦”到儿子身上,不知不觉就会让儿子产生依赖感,母亲舍不得儿子,儿子也离不开母亲。虽然儿子有时也会郁闷烦恼,怨母亲管得太多,然而一旦遇到婚姻问题,马上就会找母亲倾诉,习惯了母亲的“支招”。
4、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母爱是伟大的,但母爱泛滥对儿子并非好事。天长日久,儿子的思维能力慢慢退化,本来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事情,既然有母亲操心,自己图省事何乐而不为呢。婚姻生活亦是如此,不愿面对,不敢担当。看上去乖巧听话,只要妈妈把“子弹”装好,他就准确无误地发射出去,对着老婆一阵乱射。至于老婆有什么反应不重要,老婆舒服与否不重要,在他心底有个小声音很大声地告诉他“妈妈都是为我好”。
记得我在电视台做过一期情感节目嘉宾,节目讲述一个男人结婚没多久老婆就跑掉了,到了50多岁还孜然一身,天天等着七旬老母弄吃的。去做田,嫌累;去打工,嫌钱少不自由。最后干脆回到家里,靠老母亲几亩薄田生活,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看电视。我看到这个人目光呆滞,语句迟缓,几乎丧失社交能力,典型的啃老族。虽说这是一个特例,但生活中又有多少母亲扮演者“心疼”儿女,“舍不得”儿女而“任劳任怨”的角色呢?
至于你,与其现在难过,好过未来伤心!来看看他们母子的关系:例一,“那天开始只要我住家里,我婆婆一定也住家里,说是怕我老公想不开”。例二,“她妈妈老是说我和我老公的属相相克。”例三,“周四晚上他妈妈电话他叫他周五回家,周五晚上我和他讨论以后要如何过日子,他很强硬的说以后什么事情都不让我了,绝对不让我……”可见,其母亲一日不改“操心”,儿子就永远是个排不上用场的“奶丈夫”,这样的“奶丈夫”趁早还给他妈是上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