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男孩的自杀心路让我震惊与愤怒
(2011-07-08 00:55:10)
标签:
婚姻家庭咨询亲子教育抑郁症情感 |
分类: 金苑案例 |
作者感言:他哭着对我说想自杀,我却无能为力!
是谁让这个阳光男孩动了自杀的念头?
中午,我正在网上搜集资料,一位多日不见的朋友在网上SOS:“有个事想请教下您,我弟弟有抑郁的倾向,开始的时候总说自己有病,我们也带他多次做过检查,但是没有什么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最近看来比较严重,找过精神科医生,但是也没有个所以然。他今年23岁,刚刚结婚一个多月,老婆是大学同学。我准备等下就带他过来找您,请您抽出点时间帮帮我!”
听他这么一说,我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告诉他:“这种情况一定要得到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感觉他有厌世倾向。这家医院有专门的仪器和非常专业的医生,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类似的患者。”
半小时后,我在茶馆见到了朋友的弟弟,一个清瘦但看上去眉清目秀的大男孩。坐在他的对面,我微笑着,然后跟他聊。
新婚燕尔,他说夫妻感情很好,妻子刚刚怀孕三个多月。与父母的关系也比较好,有话可说。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子承父业,进了家族企业,经济条件良好,不存在生存压力。同时,我还了解到他在几家大医院的检查结果,身体也没有器质性的病变。
尽管如此,他却总是怀疑自己身体有病,认为自己长得不好看,觉得自己全身都是毛病。最让他郁闷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又认定自己很傻,干什么都做不好,头痛、失眠,完全否定自己。最让他担心的是妻子肚子里已经三个月的孕宝宝,担心这个孩子出生后像他一样“傻”,不被社会接受,那不等于害了孩子。他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紧张……可一想起妻子对他的爱,想到自己真的离开这个世界,妻子怎么办?他又痛苦不堪。他母亲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求医问药不管用,就求神拜佛。他还怀疑母亲对他不利,不肯吃下母亲从菩萨那里求来的茶叶等等。
我支走他的哥哥,单独与他交流。他依然不敢正面看着我,即便说话,也把头扭到一边。在我的引导下,他突然伏在桌上痛哭,浑身抽搐,泪水顺着眼睑直流。我的心一下子痛了起来,这个才23岁的小伙子,比我的儿子小一岁,看上去却那么地自卑和无助。他一边哭泣,一边告诉我,“不想活了,几天来,每天晚上都在哭泣,只想自杀”。我突然揪心地难受,一边替他拭去泪水,一边开导着他。
当我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后,几乎愤怒了。一个本该阳光灿烂的男孩,变成现在这样,由来已久啊!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要经历生命的社会化,也就是说从0岁到20岁期间,是一个人社会化的最关键时期,你的个性、人格基本上就定型了。而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学校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
小时候,他是一个心智健全的小男孩。读书后,他的命运就“反转”了。刚刚上小学读书,同学们就讥讽他长得丑,脸太胖了。幼小的他,只好一个人悄悄躲在一边,独自玩耍,而他父母当时并没有觉察到。上了初中,换了个环境,他想别人就不会讥讽他,嫌弃他了。可有一次,他考试时悄悄看了旁边一个同学,老师当着全班人的面,扇了他几个耳光。更让他感到无地自容的是,还有一次,他写作业马虎,老师就罚他重抄30遍。可恶的老师为了惩罚他,居然用笔在他的脸上写出“30”这两个字,让他记住必须抄写30遍,这对孩子是多大的羞辱啊!
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可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腿患上了血管瘤。虽然同学们看不到,走路也不大受影响。可小时候被同学讥笑的心理创伤,后来被老师惩罚的内心恐惧,导致他害怕又会受到同学们的讥讽。就总是一个人躲在寝室里,不愿意与同学交往。这种远离群体的行为,自然不受同学欢迎。于是,他变得越发孤僻、内向和自卑,大二时,还曾经逃学。
人的社会化到了20岁基本就定型了,他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成长的。我今天看到了他的父亲,一点都不知道这些!要不是儿子有严重的自杀倾向,还以为一切都很好呢!
今天在医院里,又看到一位漂亮女孩在家人的陪伴下就诊,严重的抑郁症,文化程度也是大学毕业。还有一位给女儿去开药的妈妈告诉我,她的女儿也是大学毕业,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现在回家休养!
哎,谁来救救这些抑郁倾向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