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谁为4000万光棍买单?
(2010-12-19 22:23:26)
标签:
婚姻家庭咨询金苑情感 |
分类: 金苑视角 |
金苑答疑:
母亲明显的“偏向”行为,已经使女孩内心深处隐隐作痛,再加上老公的“侄儿”情结,更加触痛了她最绵软的地方,不痛是假的。作为下一代,我们不能左右父母的行为,但可以左右自己的观点。在我做过的大量案例中,大凡自己吃过的苦头,总会不由自主地“传承”给自己的下一代。比如曾经被婆婆虐待过的媳妇,又在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媳妇。他们不是没有痛过,而是在痛苦和麻木中,仿效了上一辈的做法。
或许她母亲还是重男轻女的牺牲品?或许她母亲曾经因为是个女儿身而备受“歧视”?只是她把这种没有发泄的怨气,不知不觉中投射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于是,才会出现更疼爱表弟的行为。顺便说几句我国的男女人口比例,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以此类推,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这恐怕是重男轻女的最好佐证,都喜欢男孩,都想要男孩,20年后,谁为这4000万光棍买单???
当然,既然天降大任于斯,就要接受自己女儿身的现实。如果“不幸”遭遇了这样的经历,与其与父母抗争,不如理解父母,做给父母看。事实胜于雄辩,女性的出色表现,会赢得人们对女孩儿的评价标准,这样的情况是多见的。
如果“不幸”又碰上了这样的丈夫,是不是婚姻生活就黯然失色呢?我个人认为,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如何对待我们,而是我们如何应对别人的看法。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别人的观点里,就等于拿别人的眼光折磨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某些内心的痛苦完全与个人的感觉有关。如果内心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会显得敏感和多疑,反倒让别人更在意此事。倒不如放下心情,安心地做自己的事,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带养孩子,好好地经营婚姻。自己出彩,孩子出色,谁会不喜欢呢?
近年来,社会性别主流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联合国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其根本目的就是消除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实现社会性别平等。
作为女性,不断地充实自己,武装自己,身体力行,用行动改写自己的人生,或许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