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幸的婚姻会遗传?

(2010-09-28 18:30:22)
标签:

婚姻家庭咨询师

金苑

情感

分类: 金苑案例

              不幸的婚姻会遗传?

 

【父母:我48岁,他们吵了48年】

 

有多少中年人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父母吵架的情景?我今年48岁,但仍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父母吵架的情形,因为那也是我所有记忆的开始——在我22岁结婚离开家之前,他们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争吵、厮打。

回想我父母的婚姻生活,只能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他们两个人一样敏感、好强,有强烈的控制欲望。在他们争吵的时候,最经常听到的对话是,父亲对着母亲咆哮“滚出去”,然后母亲冷漠地回答:“你以为你靠谁的关系调到城里来的?要滚也是你滚出去。”接下来就是无止尽的打骂……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发现父母在外面各自有情人。那时还是70年代末,当时社会风气保守,连离婚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更别说“婚外恋”了。可想而知,我当时内心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

以前,各自事业都发展得不错的他们,在外人面前总是装出一副家庭和睦的样子。那时的我,以为他们只是性格不合才经常吵架,但还是看重这个家庭。自从知道了父母各自在外有情人,我才明白,这不过是掩饰。

在我开始工作之后,争吵多年的父母似乎找到了这么多年来的唯一共同点:管教我。他们牢牢把握着我的经济大权,四处打探我的朋友圈子,似乎要把我的一切都要之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包括我的婚姻。

那时的我,对婚姻没有什么太大的期望,唯一的想法,是要嫁一个能忠于婚姻的人。但我的婚姻不是我说了算,而是我的父母。最后,他们把我和一个领导的儿子撮合到了一起,理由很冠冕堂皇:对你的将来有好处。

 

【丈夫:我只求他忠诚】

 

丈夫阿强是一个和父亲不一样的人。他说话慢条斯理,也从没对我高声大喊。虽然我觉得他有点太过温吞,但是见多了父亲那样暴躁的男人,阿强反而让我觉得很安全。况且,这桩婚姻确实给我带来了好处,我调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父母得到了升迁。

1985年,女儿出生了。阿强靠着家庭关系,调动进了长沙,而我只能留在家乡。我极度害怕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担心,阿强会不会在长沙外遇?这么长时间分离,会不会变得见面就吵架?

心一横,我辞去的单位的公职,抱着女儿到了长沙。没有了工作,家里经济又紧张,我只好应聘到一家私人公司跑销售。当时做这行的人不多,几年下来,我竟然成了小有成就的“女强人”,给家里攒下了一笔不小的钱。

就在我准备自己创业的时候,阿强在单位升职了。考虑再三,我辞去了工作,在家里当起了全职太太。我时刻记得母亲在和父亲吵架时,那一脸颐指气使的表情。我想,我永远也不能把那种表情带到我自己家来。只要阿强忠于我们的婚姻,我宁愿放弃自己的事业。

在这一点上,阿强让我很心安。他连手机都不避讳让我看,还常常主动给我看他的短信、通话记录。他常说:“我心里没鬼,不怕你担心。”

 

【女儿:如果爸爸都会出轨……】

 

时间很快过去,我呆在家里当家庭主妇也有十多年了。2004年,女儿考上了大学。就在她收拾行李的时候,发现了一台手机。当时她以为是她爸爸把手机忘记在家里了,随手交给了我。

但是我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肉麻的短信!我一下懵了,要知道,昨天我才看过老公的手机!而这些肉麻短信甚至是一年前发过来的。那天晚上,我抓着阿强和他大吵一场。原来,他用着两个一模一样的手机,不同的号码,从来不怕我查短信、查电话——因为他和情人联系都用另一个号码。

我崩溃了,我不能接受自己的丈夫原来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我更不能接受,他轻蔑地对我说:“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算什么女人?”在女儿离开我的头一个月,我整夜整夜地失眠,第一次歇斯底里地到婆家闹事,第一次自杀未遂……

2004年到现在,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怎么离婚;第二件事就是希望有意外事故让阿强死掉。他工作之余很少回家,我想,他肯定是开着车到处找年轻女人,在外热情似火,在家冷淡如冰。但他又不同意离婚,理由是事业正是关键时期,不能闹出任何出格的丑闻……

6年了,这桩婚姻除了把我拖进泥沼,也把女儿拖了进来。她时常悔恨,如果自己没有发现手机,没有把手机给我,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她25岁了,还从没谈过恋爱,也不愿意接触男孩子。我自己婚姻失败,更不希望看到女儿也在婚姻上栽跟头。我也曾经拜托朋友从侧面劝女儿,但她的话让我难受:“如果连爸爸都会出轨……还有什么人值得信任呢?”

 

   鸣谢:婚姻家庭咨询师黄艳萍友情提供案例。

 

   说明:本案例系《今日女报》约稿,点评:金苑

 

  金苑: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今日女报》特邀情感专家,湖南公共频道《帮助直通车》特邀嘉

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