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电视台做嘉宾时目睹的真实一幕。
【自闭症儿童无人理睬】
冯晓是个4岁多的男孩,但他不会自理,吃饭要大人喂,大小便要大人管,更可悲的是,他还不能上幼儿园。因为,他只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顾自地玩耍。经当地一家专科医院诊断,这是一个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儿童。
昨天,在湖南公共频道的演播室里,电视屏幕上的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我。从画面上看到,家住岳阳的儿童冯晓(化名)旁若无人,躲在一个静静的角落,无声无息。而房间里的两个女人却在大吵大闹,双方都不肯弱,强烈谴责对方,指责对方没有照顾好这个可怜的孩子,似乎忘记了房间里还有一个孩子。这两个女人一个是生他的母亲王彦(化名),一个是带他的奶奶。
【婆媳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现在她们已不是婆媳关系了。一年前,王彦跟自己的丈夫离了婚。这次,之所以找到电视台记者,王彦的理由是:“孩子奶奶一家没有照顾好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奇怪的是,这两个女人没有就孩子的治疗问题商量,倒是在其它问题上纠缠不休。孩子的母亲口口声声控告前夫婚内期间有家庭暴力,要求索赔十几万。而孩子的奶奶则不断谴责前儿媳是第三者插足,害得她儿子命苦。
以自闭症孩子的名义,行大人发泄之情绪,是这家人给我的第一感觉。孩子四岁了,无论做母亲的,还是做奶奶的,关注的目光应该是可怜的孩子。但她们吵闹的重点却是陈年老账,一股脑翻腾出来,看谁的功率大,看谁的嗓门高?
【孩子父亲漠然视之】
这里且不论这对婆媳的谁是谁非,因为婆媳关系一直是家庭关系中最头痛的问题。问题是孩子的父亲怎么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呢?电视画面中的他,文文弱弱,无声无息,似乎这婆媳二人与自己无关。经深入了解,谜底终于揭开。
原来,这位当婆婆的有两个儿子,大儿子9岁时不幸夭折。从此,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这个儿子身上,事无巨细,全权作主。长此以往,儿子就变成了她手中的遥控器,几乎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明显比同龄人弱很多。看到儿子这个样子,老人急了,就给儿子找了个很老实温顺的女孩,期望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懦弱的儿子,摊上一个老实的儿媳,显然很费力,老人也不太满意。正巧儿子给别人家修电脑时,认识了厂区一户人家的女儿,对方一不留神就插足成了第三者。
为了这个“能干”的女人,儿子结束了前一段婚姻。当时做婆婆的考虑到这个女人很能干,将来可以帮到儿子,就同意了这门亲事。没有想到,能干儿媳PK麻辣婆婆。从结婚到离婚的三年时间里,王彦全心全意做全职太太,整天呆在家里,婆媳矛盾由此不断摩擦,最后升级到相互谩骂的地步。王彦的丈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有一条路——离婚。
【大人斗狠孩子遭殃】
最后,在记者的劝告下,婆媳二人总算各自退让一步,开始商量孩子的治疗一事。虽说故事有了转机,但不知大人们想到没有,孩子的自闭症是否与家庭环境有关呢?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硝烟弥漫的家庭中,婆婆媳妇相互斗狠,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吓傻。不是危言耸听,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这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不慎让一个学生走失,等找到孩子后,由于受到惊吓,她哭得十分伤心。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孩子说:“已经没事了,老师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现在你必须亲亲老师,安慰她一下。”孩子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边老师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一个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有了这样的父母,孩子成长的空间一定是快乐宽松的。
不知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家长有哪些启示?
给儿童营造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需要家长的不断修炼和提升。要知道,家庭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哦。
情感倾诉,发邮件:466540655@qq.com或登陆QQ:466540655(不私聊)
相关咨询请查看:http://blog.39.net/hujunyuan/a_4181777.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