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P.S.5印象
(2009-10-08 17:21:12)
标签:
杂谈 |
走进学校后我们了解到该校共有803名学生(包括幼稚园的也就是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学生),32个教学班,共有教职员工125人,其中校长1名,副校长3名,授课教师73名,15个教练教师,十个艺术教师,其余设有助教、心理辅导师、家长联络员等。
随着我们进一步参观学校,很快地发现这所简洁而朴素的学校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地方。
一、
走进这所学校最深的感受之一是 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
颁布的《不让一个儿童落伍》(No child
镜头一:将政府的要求转化为学校的办学追求。
镜头二:把尊重教育对象,关注每一个孩子落实在细节中。
我们走进一个幼稚园大班看到一名女教师坐在椅子、有21名学生围坐在地毯上,一名学生站在白板前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A-appo- a(读音标)、B-bid- b……通过询问我们了解到该校70%的孩子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于是学校就安排教师对这些孩子采用干预性阅读学习,以促进他们更快地掌握语言。
在我们听的二年级艺术课、五年级数学课、五年级活动课上都看到老师在上课期间都留有大量时间针对不同学习需要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还看到教室中安排专门的老师对班内特殊孩子做个别辅导。
校长介绍该校教师有专门的记录本,要记录每个孩子学习的情况,确认是否学会,是否需要再指导?是否需要团队协助指导。教师每两周要和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单独交流做记录,了解学习情况。通过这样的管理促使每位教师都养成一个很好地观察、分析学生,从学生的真实情况入手开展教育教学的习惯,有效地改进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二、
教科书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学生自然淘汰老师没什么压力。学生呢就更自由了,上课卧着、躺着都没关系,作业也不多……近距离的走进
走进学校让我们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清醒地认识,深深地感受到他们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力度很大,突出三个强调:强调标准、强调的目标、强调秩序;深深地感到他们在教育细节中充分体现的开放与灵活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
镜头一:依据标准实施管理,对照标准展开反思。
学校校长介绍他们在制定规划与新一年的工作目标时,首先要自组织管理机构人员对州质量评估标准数据进行细致逐项地分析,真正将其评估作为调控管理、改进教学进程的科学有力的支撑。
课程标准随时用来指导教学、指导学习:我们看见所有的教室几乎都张贴着学科教学标准、每个年级的不同标准、单元学习计划,让标准能与所有的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经常见面,使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对标反思改进。我们看到教室里每一位老师讲课之前都要先出示教学要点并板书或张贴在墙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十分清楚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课上教师实在紧扣标准的前提下,自行然而又是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进行统一的教学,大约进行10分钟左右,教师便足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教师则通过巡视检查学习效果,对于不能达标的要有针对地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尽可能达到标准。此外在课上我们还看见有专门的教师一对一负责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镜头三:以明确目标为指导的主题教育
我们看到很多教室外面都有展板,不管哪类展板都会先贴上主题的要求,我们看到低年级的展板是关于感恩节的,每个学生都画一只不同的火鸡,上面具体写着他们感激什么;高年级的展板是关于社会课内容的,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关于选举总统话题,主题目标写着:we
三、
首先,他们在培养过程中能以科学的研究为引领.
这所小学参加了联邦政府的关于”阅读领先(Rding first)”的项目研究.这一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其一,要有规定的学习时间;其二,要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其三,建立跨课程站(与我们的学科整合有相似的地方,即各科联动共同完成阅读目标);其四,要求大声朗读。利用特定的电脑软件,按要求对着掌中电脑读并能做出相应的反馈)
其次,学校内部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每一个教师的柜子里放的最多的就是大量的书籍,这些书按难、易分为A、B、C、D同的级别,童话的、科普的等种类繁多;教师内、教师外到处都有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关于阅读的学习成果。(见图片)
第四,教会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
如我们走进五年级一个班的教师,老师正在上阅读课,我们看到墙上贴着会读书的人读书前、读书中、读书后都要提出问题。学生每人手中都有一本不同的书,在老师的要求下,每个学生都边读边想问题,并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在提问卡贴在书上;老师根据学生体验提问后与学生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对读书有什么好处?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老师再把学生写的贴在学习板上与大家分享。
第五,注重阅读与其他学科、与主题活动结合。
我们走进艺术教室,看到一名男教师拿着一个团好的桔色彩球给学生看,并和他们交流关于彩球的问题,接着又团出各色彩球让学生观察,最后走到词汇墙前,带着学生一起认读相关的词语。(有照片:没来得及翻译),据校长介绍他们所有的课都要有和阅读联系,都要结合所学内容学习词语。
第六,规定课外阅读时间,培养集中精力读书的习惯。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回家必须读书30分钟,读30到50页。他们认为每一名学生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不读书。
第七,要求到位检查到位评价到位。
首先,学校要求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和阅读专题做不同的读书笔记。
如:写出日期、书名、看得页数和内容摘要,如:根据专题做摘要。同学之间要互相评价,老师要进行抽查。
其次,学校里所有的学生每人都有一张记录表。某学生入学后教师首先要对其进行阅读情况测试,之后根据测试级别开始记录,每两个月根据阅读学习进展情况再进行记录,诊断学生学习是否提升,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这种记录一直跟踪到毕业,达到因人施教,实施“评价、分析、反思、调整、指导、提高”的闭环管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