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访村民是如何敲诈政府的?

(2010-05-06 12:11:30)
标签:

法律

荒沟

政治压力

村民

马继文

杂谈

                                 上访村民是如何敲诈政府的?

 

一个老农民,拿着一纸法院判决,不断上访,反映村里占了他的土地。他不会想到的是,同一家法院,如今判决他“敲诈勒索政府”,有期徒刑三年(人民网5月6日转引中国青年报消息)。

 

先让我们看看农民马继文是如何敲诈政府的:

 

2008年12月15日,马继文被叫到镇政府。“为了缓解非正常上访造成的政治压力”,双方达成协议,马继文保证过年前不去上访,政府方“被迫答应”给他6600元,马当场领取了钱款,并写了保证书。在2009年3月8日的另一次上访中,临县信访局人员还给过他900元。

 

呵呵,看了这个,我想大家会感到非常可笑,同时也为当事政府部门感到悲哀。什么叫“政治压力”啊?可能应改成“上级压力”或许更为合适。事实上党中央非常重视人民的上访工作,一再要求地方基层政府从源头上予以解决,消除上访的根本原因,甚至要求基层政府通过主动下访来消除上访现象。我想,如果我们的基层政府都能情系百姓利益,主动去解决他们的诉求,他们还有必要上访吗?但不少基层政府却无视中央的这种要求,平时工作不认真不积极不主动,甚至许多干群矛盾就是他们不负责任的工作造成的,而一旦有了上访事件,就靠压、堵、截的方法,实在堵不住了,就出现了上述的这种可笑的办法:拿钱来买“政治和谐”,姑且不去论这纳税人的钱是如何死去的,仅就这种行为本身来讲,就是一种彻底的执政无能和敷衍塞责,而且你不去主动花钱买“不访”,老百姓能耐你何呢?老百姓难道真有敲诈政府的能力吗?

 

笔者想,大概当事政府及法院也感到这样的判决于法于理不通(鬼知道这样的法官是如何学习法律的),所以连记者的正常采访都不敢回答。

 

让我们再看看农民马继文的上访是不是无理取闹。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马继文在柴家岔村买下3孔窑洞和当地大桥沟的最大一块荒沟。这是当年山西省为了治理荒山荒地,进行的“四荒”拍卖。临县人民政府统一颁发了大红塑料皮的“小流域治理开发使用证”,马家的使用证上载明:承包亩数150亩,东、西、北都以高陵为界,南边以坝陵底3丈为界。马继文一家雇来推土机,将小荒沟推平,筑起了堤坝。本来全是石头底的山沟,慢慢蓄起了水土,变成了一块平地,种上了枣树、桃树、玉米等作物。马家的生活日渐红火起来,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裕户。而马家的做法因为符合政策,曾受到当地镇政府表扬。

 

但1999年春,柴家岔村委以马继文连续5年没有缴纳土地承包费为由,将购买的土地收回,重新划分给农民耕种。马继文起诉到法院。2000年,临县法院判令柴家岔村委将大桥沟的土地归还给马继文。根据临县法院判决书,经山西省万荣司法鉴定中心评估,马继文的大桥沟土地10年间的种植收入为每亩5187.2元,农作物总损失16万多元。但是,村民们没有退回土地,法院判决一直无法落实。从此,马继文走上了持续上访的路。

 

这就是马继文的上访原因。自己辛辛苦苦购买的土地,投入极大的财力和精力打理成一片全新的天地,却被非法剥夺,法院判了却无法执行,这样的情况不上访行吗?我想,如果当地法院的判决能够执行,法律能够还一个公民以公理,他还会去上访吗?我们有些专家和官员总是嫌百姓的法律意识不强,事实上并非如此,当法律不能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时,他们只有进行上访了。而笔者感到欣慰的是,在我国尽管有些地方政府敌视上访,甚至通过种种规章等来“打击非正常上访”,但这种举措并不得民心,亦不得高层的认可,这是令人欣慰的。

 

我们看到,法律在这起事件中不仅不能保护马继文的合法权益,而且在后来竟然软化为某些地方政府和官员随意揉捏的工具。就是马继文这样事实清楚的案件,法院曾予以判决的案件,当地政府不是想方设法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去为公民伸张正义,反而为了阻止马的正常上访,捏造事实,说什么“敲诈政府”,说什么“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样的基层政府还是人民政府吗?还能代表百姓的利益吗?

 

好在,我们这个社会毕竟进步了,毕竟朝着民主法制的目标迈进,各种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正在越来越得到加强,这就使得公平正义迟早得到维护,笔者相信,通过媒体的关注,马继文事件会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笔者也希望,此事件的结果不止是还马继文一个公道,更要对那些导演荒唐闹剧视法律如橡皮泥的官员们以严厉的惩处,让这样的人占居官位,百姓能放心吗?国家能放心吗?

 

 

新闻链接:

http://unn.people.com.cn/GB/1152849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