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学生很少读研
(2013-04-07 22:49:20)
为什么日本学生很少读研
刘迪:日前日本国立大学协会宣布,将在2020年前把该协会所属86所国立大学外国留学生人数增加1倍。这意味着外国留学生将从国立大学学生人数的5%增至10%。现在中国留学生已占日本外国留学生人数过半。赴日中国留学生是否可能大幅度增加?刘迪以为这与几个因素有关。第一是国内教育改革进展情况;第二是中日关系能否短期改善;第三是其他国家中国留学生招收政策。
“没有中国学生,整个日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就难以为继”,一个早大教授对我说。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学生,现已成为日本各私立大学研究生院中最大主顾。
难道日本人不读研吗?应该说日本学生对读研十分慎重。这是因为“年功序列”仍在日本盛行。你读硕以后再去工作,自然比同期同学少两年工作经验,而硕士学历的职场评价意义不大。而且,学费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日本学生的家长大多属于中产阶级,这个阶层的收入每项都有固定的用处,假如孩子突然提出考研,可能给家庭造成很大的支出压力。所以日本学生不会轻易动考研的念头。很多留学生以为,只要打工便可支付学费,但日本学生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那样读法,读与不读没有差别。
为何赴日读硕攻博的增加?我想这可能与国内读研生态有关。现在,中国考研人数连续8年超过百万,2013年全国硕考,报名学子竟达180万!而近年,国内研究生院竞相扩招,设施、服务已近极限,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读研需求。就平均水平而言,日本高校不论在图书、设施或服务方面都要好过国内。记得,20年前一名国内教授到日本研究,3个月后我问他感想,他说:“我最大的收获是对研究又有兴趣了”。以笔者国内研究机构工作的经验,很能理解他的意思。
另外,国内硕士生乃至博士生大量扩招导致学位贬值,也是人们追求海外学位的原因。每到考研季节,学生常常敲门来商量考研的事儿。对每个想考研的人,我都会鼓励。但现实是,即使他们拿到学位,也无法在国内找到一个称心的职位。当然,假如他们没有功利考虑,而仅仅是“热爱学习”,那我不反对。但是,完全非功利的学习,在这个时代已是凤毛麟角。
在日本考研,依我的感觉,不比国内难。对外国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懂日语,很多日本研究生院要求考生有日语一级证书,此外考生还得写一份“研究计划书”,写你要学什么、研究什么。剩下的就是考试,一般来说笔试要考两门:一门专业、一门日语。此外再加一个口试。假如你有日语一级证书,学校可能会把日语考试免掉。有人问,难道英文不行吗?事实上很多理工科的研究生院,不要求考生懂日语,懂英文即可。很多理工科研究生院没有笔试,他们只是“书类选考”加面试,所谓“书类选考”就是看你申请书、“研究计划书”,而面试主要考察那份“研究计划书”是他人捉刀还是你个人的思考。
从成本上讲,在日本读研不比国内高太多。首先,国内硕士要读3年,而日本只2年甚至有的大学硕士课程只读1年,另外一年实习即可。此外,日本的研究生上课不多,留下时间给你读书、调查,写报告。至于学费,比美国相对便宜些。多数学校每年学费100万日元以下,很多学校甚至4、50万日元,这相当于3、4万块人民币,再加上住宿、饮食、交通等费用,总共200万日元可打住。两年下来,30万块人民币基本可供一个硕士出来。
不过,现在是一个高学历就业难的时代,那些人文科学的博士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这些年,任何一所日本大学,只要招聘一个“中文教师”,大多成百乃至数百名中国博士报名,至于专业是否对口,这些博士根本没有空闲考虑。
今天,博士甚至博士后,都无法辉煌起来,笔者不反对功利的留学,但笔者以为今后的学子要有“游学”的精神。在一个人的青年期,多走几个国家,多与世界各种学术机构、各种学者接触,多讨论、多思考,开拓自己的眼界。在30岁后,再回到自己的国家。各种研究机构,应该为这样的学子提供机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