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2014-07-23 09:47:49)
标签:

新加坡

新加坡美食

南洋风味

中峇鲁

紫色透明

分类: 人在旅途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一个月的时间,小紫马不停蹄的在路上,韩国、日本、新加坡,陆陆续续走了三个国家,这恐怕是我旅行历史中最忙碌的频率了。写游记的速度,跟不上我出行的节奏,但不管积压了多少游记,还是要一篇一篇来讲述给大家。

一直想去东南亚,是因为我很喜欢东南亚餐,总惦记着亲自到当地去感受一下让人着迷的南洋风味。新加坡离赤道较近,没有冬天,全年都是夏天。但在一年之中的7月份前往,还是领略了什么是东南亚的“热”情。7月的新加坡,早晚温差不大,白天和晚上都很热。不过新加坡室内的空气都很低,在室内完全感受不到这是一个火炉般的城市。而当我从酒店打算出门,在拉开酒店大门的一刻,就可以感受到热浪来袭,出门瞬间就会湿身,我想这也是新加坡有超多的美食,但人民依然不胖的原因吧,因为时时刻刻都在流汗。

在新加坡,没有到过中峇鲁,你很难想像繁忙的城市里还有这么一片清凉之地。它的范围不大,小小的住宅区里都是战前的旧式组屋,空气里弥散着一种悠闲的味道。中峇鲁发展于1936年,是英殖民政府兴建的第一批公共住屋,经历了战火,仍然完整地保存下来。2003年,新加坡政府宣布中峇鲁为保留区,它与众不同的建筑外观,它的一砖一瓦,将永久成为新加坡历史遗产的一部分。

中峇鲁(英语:Tiong Bahru)是新加坡中部的一个社区,毗邻欧南(Outram)和牛车水,居民平均年龄相对较老,近年该区的横街窄巷开了不少潮流服装店和新派咖啡室。Tiong为福建话,字面解释为冢;Bahru是马来文,即是新的意思。直到1920年代,该区还有为数不少的坟场,而且较牛车水那边的要新一些,故名。1925年新加坡政府宣布该区卫生欠佳,需要整顿,寮屋居民被安排迁徙,墓地亦被搬迁平整。

从150多年前的坟场,渐渐发展成充满活力的住宅区,中峇鲁有许多的“新加坡第一”,包括有第一个组屋防空壕、第一个组屋区和第一座联络所。文物局把这些“第一”都列入历史走道内。其他景点还有开埠先贤陈笃生的坟墓、以本地美食著称的中峇鲁巴刹与熟食中心,以及在1970年揭幕的“女舞者”塑像。

二、三十年代,当时市区组的二、三层楼房的旧屋租户拥挤,为了改善当年人民的居住环境,英国殖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了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并开始建造以现代主义为主的新型住宅。

中峇鲁住屋是英殖民政府兴建的第一批公共住屋。它们根据当时英国新镇模式建造,设计别具一格。建筑外墙没有太多装饰,主要利用屋子前的弧形楼梯、露台、圆形柱子等实用建设来表达美感。

1938年,郁达夫在星洲日报任副刊编辑的时候,就举家定居在中峇鲁住宅区,忠坡路第65座组屋三楼的24号单位内。

1965年后,政府把这一批信托局建的公共住屋单位卖给原住户,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子。因此,住屋已经不属于政府所有,“身份”等同于私人房屋。以后,屋主买卖和出租单位时跟现

在一样,不会受到限制。金殿路的璇宫戏院、梁介福的宝宝丹公寓大厦也是当时中峇鲁区的豪华辉煌建筑,如今也走入了历史。

2003年,政府宣布中峇鲁座战前20座住屋将被保留,成为新加坡历史遗产的一部分。这是政府首次保留一个完整的住宅区,受保留的住屋不可以被拆除,翻修时也不可以改动外观。不过,住户可进行内部装修,只要那不影响建筑外观设计。

如今的中峇鲁,有咖啡店、菜馆、餐厅、加起来超过15家,镇中心的巴刹与熟食中心远近驰名,经过翻新后的中峇鲁市场,变得有点格格不入,但依然无法让人忽视它的存在,反而成了这个地区内最煞风景但最聚人气的地方。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一层是卖菜、买花、卖豆制品和卖生鲜的。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各家菜摊都摆放着新鲜的蔬菜,这里喜欢把蔬菜分成一兜一兜的,称重好然后挂起来供顾客选购,不禁觉得这种既快捷又方便的方法,真是高效。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这是花生,先为少见的是花生连叶子一起卖。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好大的秋葵啊,要不是旅行刚刚开始,我真想囤货回去呢。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这个不是道是不是儿菜,也是很巨大棵的。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卖各种面条的,有米粉、有伊面、还有粗的面条。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这种表面看是豆腐,其实里面都塞满了鱼糜。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发糕还有寿桃,家里有人过寿的时候,买回去摆放。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这一家卖豆制品的档口据说很有名,之前蔡澜先生也到过这里。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看,这张就是蔡澜先生到此的照片。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夹在辣椒、茄子和苦瓜中间白白的是鱼糜和虾糜,这种组合在新加坡很常见。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各种鱼肉做的丸子和鱼糕。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各种海产,鱼和虾都是巨大个的。这个市场可以随意拍照,只要不打搅商家做生意就好,大家还是都蛮友善的。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卖三文鱼的大伯,一看就是经营多年,动作都非常熟练。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各种海产,虾的个头都不小,且匀称,看着就很喜人。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如果想买调料的话,可以在这里就出手啦,这里让我想起有点像北京著名的三源里市场,也是卖各式各样的食材和调料,只是这里比三源里市场大很多。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宫廷栗子鸡、鱼酱、叻沙、肉骨茶等各式调料应有尽有。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这里还有卖咖啡豆的,自己烘焙的呢。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一层的市场中间是露天的,就像一个天井,种植着热带的植物,郁郁葱葱感觉特别有生机。大棚与露天之间,挂着竹帘,为了遮光吧,太阳直射会很晒的。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二层是熟食中心,新加坡人说的熟食中心,并不是我们说的那种卖香肠、小肚、卤味的肉铺。而是小吃集中的大排档。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好吃的非常多,卖各式各样的新加坡国民美食,本地人也习惯光顾,不过因为这里名声在外,所以也会有游客来此吃早餐,比如我们。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吃…永无止境,在新加坡当地人常去吃早餐的中峇鲁市场,我们也入乡随俗了一把。这里点杯咖啡,门道可多多。如果你想要杯黑咖啡,要说咖啡乌;想要杯加奶的咖啡,要说咖啡丝;如果你只说要杯咖啡,那会默认帮你加炼奶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娘惹棕,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槟城娘惹棕。我很喜欢这样的吃法。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水粿,潮汕小吃,也叫粿仔。做法是先将米研磨,再将米浆倒入摆好的小茶杯里,然後再放到锅炉上猛火蒸熟,熟之后待冷却,取出蒸熟的米浆就会呈碗状。再蒸热,一个一个摆好放在盘子里,然后放上菜脯粒,浇上甜酱,就可以吃啦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蚝煎,是潮州独特风味的名肴。潮州的蚝煎之所以使人觉得味美可口,就在于两面油煎,外酥内嫩,香脆细腻,而蚝肉夹在粉中炯熟,极为鲜嫩,甘汁都饱含在蚝肉体内,吃时蚝香扑鼻,又因加上鲜蒜,除去蚝肉腥味。食时配上蒜蓉酱、萝卜酸、芫荽、吃更加可口。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炒米粉,属于闽南菜。米粉是福建一大特产,明代就有米粉外销的例子。它不仅是最早走出国门的米线之一,而且在东南亚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是福建饮食文化中优秀的风味小吃代表,尤为海外侨胞所喜爱。

【新加坡】中峇鲁巴刹里深藏不露的国民美食
花生粥,在这里吃饭,那些似曾相识的小吃,既熟悉又不完全一样。每一道小吃的味道都值得回味,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里的奶茶和咖啡,虽不浓烈,但却别有风味。

新加坡美食之旅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