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个案例分析:便宜才是硬道理!

(2019-03-23 09:13:36)
分类: 理念总结

                      几个案例分析:便宜才是硬道理!

                              原创:一九价值投资 一九价值投资 2019-03-23


案例1:中石油H股

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神州大地,股市也大跌。巴菲特则趁机悄然分批买入中石油H股,均价1.6港元,耗资4.88亿美元,23.4亿股,占公司总股份1.3%。买入时PE约6.5倍,丰厚的股息率约15%。5年后的2007下半年全部卖出,均价13.5港元,PE约15.5倍,不包括分红的投资收益率为7.3倍,年化收益率为52.6%。同期恒生指数分别为2.7倍和22.2%。5年内税后的分红约2.4亿美元。卖出后中石油股价还上涨不少,之后2008年跌入漫漫熊途。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b5GnvJF3ZGGo4cTLgr2mNgmAvrDuEvG19Eoic1FbwE49FDYJS6pSnCDTJAv1cI1GrticUMq4kaibINzibwAlHEGqw/640?wx_fmt=jpeg
2003年10月10日,巴菲特在沃顿商学院上课时说"要在中国获利你在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出现闪失我们之所以购买中石油只是因为它便宜而已";2009年9月29日,巴菲特在央视对话节目上说"在我阅读中石油年报的时候我认为这家公司当时价值1000亿美元我再看看市值它当时的核心业务的股票市值只是350亿美元所以我觉得很值我就买入了"。

在2007的致股东信中,他讲到:“去年我们作了一笔大减持。在2002~20003年伯克希尔以4.88亿美元的价格买入中国石油1.3%的股份,以当时的股价计算,其总市值是370亿。查理和我认为其大约值1000亿美元。在去年,两个因素使其价值急速上升: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中石油的管理层在建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备上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去年下半年,中石油的市值实质上升至2750亿美元,这是与其它石油巨头相比较合理的价格。于是,我们以40亿美元将其卖出。“


案例2:可口可乐

这一个故事可以分为三个来讲。第一段。1988年巴菲特开始买入可口可乐,共计投资约10亿美元。十年之后这笔投资升值到133亿美元,十年收益13倍,年化收益29%。而同时期可口可乐的利润增长率只有年均14.7%。老巴取得29%的年复利收益,另外一半的贡献来自于估值的提高。1988年老巴买入可口可乐的时候,正值股市熊市,可口可乐的PE只有15倍。而到了1998年7月中可口可乐股价曾高到70元/PE48倍。盈利的提升、加上估值的上升标准的戴维斯双击这是股价增长远超利润增长的原因这是第一段故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kb5GnvJF3ZGGo4cTLgr2mNgmAvrDuEvGiaPytKQic8ZH3vfQ4Z6wtBUCjEZ680VoUpPR2PiaeCX3PvCR7DJasPtow/640?wx_fmt=png


第二段故事。可口可乐高达48倍的PE,巴菲特没有卖出可口可乐(当然可能是他已经成为大股东进入的董事会,珍惜声誉的老巴不会轻易卖掉),而在此后的十三年中,可口可乐的股价没有再增长,尽管期间它的公司依然取得10%以上的利润增长率,十三年间净利润增长了近四倍。由于它的估值从1998年过度的48倍下滑到2011年的13倍,估值下跌了73%,正好抵消了盈利的增长。这被称为失去的13年。

第三段故事。经历了13年的估值下跌,在此特别强调,是估值下跌,股价没有下跌,当然也没有上升,是所谓的滞胀。这样不升不跌,滞涨了13年,依靠利润的增长,终于把之前高估值消化干净之后,股价再重回上升的轨道。


案例3: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的股价两次暴跌:2008年主要是杀估值,股价跌78%;2013年,是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杀,股价跌60%PE从2008年初最高101倍跌到2014年初8.8倍,六年期间企业利润涨6倍,但股价依然下跌约50%。 

2014初~2018年初,则是经典的戴维斯双击:每股收益增长不到1倍,估值增长3.5倍(从8.8倍~40倍),两者相乘,基本等于股价的约7倍涨幅。估值提升对股价上涨的贡献远大于业绩增长。 


 

年份    净利润(亿)  净利润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

2011        87.63              73.49                  40.39  

2012        133                 51.86                  45       

2013        151                 13.74                  39.43   

2014        153                   1.41                  31.96   

2015        155                   1.00                  26.42   

2016        167                   7.84                  24.44   

2017        270.79             61.97                 32.95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kb5GnvJF3ZHRuP8cCf2v0qyphFMFhbfJndowldY2gGrEMJdicK7NxHGBqzQ0ve35ibOydicJ9G0MWmdKKHh6TnkSA/640?wx_fmt=png


案例4:2013年的整个白酒板块、2018年的老板电器和索菲亚股价暴跌都属于典型的戴维斯双杀。朋友们可自己查询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而2015年乐视网400倍PE的“市梦率”,根本就是极度疯狂地吹泡沫!泡沫破裂之后,一地鸡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b5GnvJF3ZGUia4CaBelrcWZEy1fLJh1tV91eCqPccfbzOhVQT2Vm7xMiacAUdzALibmx2RfNKg3tqk9ewEHwlOwQ/640?wx_fmt=jpeg


综上分析,可知:便宜才是硬道理!

若对业绩(持续)高增长判断无100%把握,则绝对不能在高估值区间买入(短线投机高手例外),因为,高估值是“有毒”的金融资产,是投资的大敌即使企业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长,也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高估值泡沫,况且,高增长一般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业绩下行,就很容易戴维斯双杀,既杀估值又杀业绩,于是股价暴跌。

需要始终牢记一个投资常识:没有企业可以长期保持20%以上的业绩增速!很少有企业能够长期维持15%以上的业绩增速!

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源于商业的本质----生意。长期看,股价(指数)变化的背后,是以市盈率为代表的价值水平。由此,必须回归投资的本源,赚企业业绩确定增长、价值低估的钱。


从估值模型:P=E x PE 也可知,股价P的上涨来自两个推动力,每股收益E的增长和估值PE的提升。如能在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低点买入(尤其是“王子落难”时),就是戴维斯双击,股价将大幅上涨。业绩E的增长,通常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时间来体现;PE的变化,则受市场情绪,也即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影响(短期因消息或政策,中期因流动性等),常反映比较快速,尤其是在低估或高估区间时。长期角度看,好公司(物美)更加重要,中短期看,低估便宜的价格(价廉)更加重要

“好公司+低价格”才可能成为一笔成功的投资。如果是“好公司+高价格”的话,那么大概率会成为一笔平庸的投资,甚至是糟糕的、亏损的投资。这也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源于芒格的思想。


买低估且优秀的公司股票,相当于我们和德才兼备的人交朋友,至少,你是安全且安心的,时间长了,大概率会收获惊喜,而不是惊吓。

今后,我将在顺应大势的前提下,专注于沪深两市最优质的1%大龙头公司股票,且只在估值偏低或合理区间择机买入,灵活大波段,或中长线耐心持有。拥抱确定性,摒弃一切概念和题材,远离一切高估值个股。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本人公众号:

 

           调整之后仍反弹,3月中旬需谨慎

声明:上述仅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据此入市,盈亏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