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iddle/50432da1h853847b14f88&690
莲瓣兰资源丰富,性状优异,精品叠出,株型、叶型、瓣型、奇、蝶、色、香等在中国兰花大家庭中独领风骚,且环境适应能力强,发芽率高,易着花,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兰友喜爱。
玉兔虽下山不迟,但因种种原因直到本世纪初才出大名,但从出道以来,在接下来的2000—2002年的兰花大潮、2005—2006年上半年的兰花大潮中,均为市场领头羊之一。
然而,这个品种相当长一段时间,又有很多争议,而且还有一些交易纠纷。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品种又会引起较多的争议和纠纷?如何才能规避和减少这些争议和纠纷?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有对它做进一步的品鉴认识。
一、玉兔的基本性状及曲折的开发过程
玉兔又称玉兔彩蝶,其选育开发有一段曲折经历,据《细叶兰精品集【Ⅱ】》载,玉兔1990年由云南与西藏接壤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的山民采得,后流传到昆明。当时昆明老牌兰友纪老六(纪家祥)家中兰花被盗,据说损失达60万元左右,次日纪先生便到兰市上去看看是否有人把其被盗的花带到市场销脏。结果没有看到自己失窃的兰花,却发现有人叫卖3苗花朵色彩艳丽的莲瓣兰蝶花,他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讨价还价后以1.8万元的高价卖下(在“万元户”就算“大款”的上世纪初,这个价格按现在某些人的说法,也叫“天价兰花”了吧?)。纪先生种了两年苗数增多到10苗草后,每苗6000元转售给兰家朱先生。朱先生见其捧瓣上扬如兔耳,上面的蝶块又色泽鲜艳绚丽,便命名为玉兔彩蝶,送第3届中国(深圳)兰博会参展并获金奖。此时纪先生又对此花痴情难舍,用4苗金黄素向朱先生换回两个玉兔老头用来做种,也幸亏这一换才使这一莲瓣兰中少见的精品得以保存流传!
朱先生把玉兔栽种到七八十苗时,因工作繁忙疏于管理,再加用肥过量全部倒苗,好在还有纪先生手中的两个老头慢慢繁殖。
这也就是为什么玉兔下山时间较早,但苗却不多的根源。当然,也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即玉兔相当长一段时间主要在昆明兰家手中流传,直至本世纪初才较多的流传至大理,众所周之,大理(尤其是下关和鹤庆等地)养兰高手众多,种植兰花发苗率较高,如在他们手中种植,苗数应该比现在多许多。
据该书介绍,“现已繁殖至一百苗左右并分散到云南各地,现在价格和丽江星蝶差不多,均已十万元以上了。”该书并刊有玉兔图片两张,栽培者七人:杨鸿图、洪福胜、陈少敏、王志忠、胡燕昆、纪家祥、马崇信。其中杨鸿图、洪福胜为台湾兰家,陈少敏为广东兰家,其他四人均为昆明兰家,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和绝大多数莲瓣兰名品均为滇西兰家选育开发不同,玉兔是由昆明兰家选育开发的,滇西兰家大范围引种玉兔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另外也能印证了刚才说的玉兔的数量和它下山的时间并不太相称的重要原因——滇西种兰高手种植它的时间还不是太长。
玉兔获第3届中国(深圳)兰博会获金奖后,在以后的各级各类兰博会上屡获殊荣,是莲瓣兰精品兰花中获奖最多的品种之一。2004年由昆明兰家张迎升登录。
二、基本性状及品鉴
http://s4/middle/50432da1h85384718b1c3&690
玉兔为细叶莲瓣,株高15—35CM左右,叶宽0
.5CM左右,6—9片叶,叶缘稍带细齿,侧脉明显,叶半直立,叶型优美;小苗前出土初期苗尖颜色暗红,带水晶,头倒勾,顶端突起;开口成苗时,逐步由暗红转绿;玉兔复花率高,花苞出土后苞尖亦如芽尖带红水晶,花出架,每葶着花2—4朵,花期40天左右;花被黄白色,主瓣中央红筋明显,两个捧瓣上翘,对称工整,似兔子耳朵,故称之为玉兔;捧瓣蝶化程度较高,红斑硕大,色彩浓烈,与花瓣底色浓淡相映,对比鲜明。
玉兔还有一个重要赏点,即会出叶蝶。叶蝶大多出现在气足苗壮、多株丛生的植株抽心叶上,初出蝶时白底红斑,几个月后红斑变为褐色或黑色,但放大镜下仍呈深紫红色。如蝶化程度较深,一段时间后出蝶的叶片会“糊”掉,即蝶化部分叶质发干、发黄,甚至枯萎。
http://s6/middle/50432da1h853850285945&690
http://s5/middle/50432da1h85384feb3c64&690
玉兔出叶蝶的机率不高,大约占总数10%不到,且分得太单的植株、病残弱小的植株机率更低。
购买时除顶着花买外,看是否有叶蝶也是验明其正身的标志,但不管是看着叶蝶买或顶着花买,价格也就要贵一些,一会高10—20%左右,有时甚至更高。
三、玉兔、“家兔”、“大兔”、“二兔”、“野兔”、“跳兔”之辨
http://s4/middle/50432da1h85386d90d7f3&690
http://s16/middle/50432da1h85386dbea1ef&690
既然玉兔有如此这样多的优点,但又为何争议较多?且引发交易纠纷?
根源在于本品种有时会开“飘”了,即会出现某年开为正常花,次年又复为蝶花,接下又可能会开不出蝶花的情况……此一现象曾引起多起纷争。
云南兰界部分兰家为此有玉兔、“家兔”、“大兔”、“二兔”、“野兔”、“跳兔”等之说。认为玉兔即“家兔”和“大兔”,它的性状是稳定的,并不会开“飘”,其株型、叶型较温润、家化程度较高,不存在不复星蝶的情况;而“二兔”、“野兔”、“跳兔”是另外一个品种,虽然也能开出星蝶,但不稳定,会开“飘”了……
而有的兰家则认为,不存什么玉兔、“家兔”、“大兔”、“二兔”、“野兔”、“跳兔”之说,它们都是一个品种,会开“飘”是它的共性,是其固有性状及外部因素导致的。
种种观点,至今未能得到统一。
但有一点是大部份兰家已达成共识的:即玉兔可能会开“飘”了,很少有人能肯定的说玉兔不会开“飘”。
至于是什么外部原因至使它开“飘”,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发于较新植株的花容易开“飘”,发于较成熟植株的花大多能开出蝶花;有人认为种肥壮了容易开“飘”,种廋一点大多能开出蝶花;有人认为偏施某种肥料或某种花药容易开“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玉兔是自然变异的,自然界兰花大多呈链式发苗,“链子”的两端会不会存在着变异程度的深浅,导致其开蝶花的稳定性的不同?如果这样,那又会不会纪先生所种的那两个老头是“链子”的不同方向,所以导致不同的表现,变异程度深者性状较为稳定,不容易开飘,变异程度浅者不太稳定,容易开“飘”?
……
上述种种,至今并没得到确切论证,在兰界也还没有达成共识。
按理说玉兔的辨识应该不难:小苗前出土初期苗尖色暗红,带水晶,顶端突起;开口成苗时,逐步由暗红转绿;再加株型、叶型均有较明显特征,特别成苗的叶甲上端歪扭(所谓“鹰勾嘴”、“红嘴鸥”),仍带水晶等,综合判断,玉兔这株草应该是能从其他莲瓣兰中明显区分出来的,可问题在于,不管其性状有多么明显,同样会开“飘”了;而有的植株没有这样多的明显特征,又会开出正宗的玉兔花朵。
http://s3/middle/50432da1h85385046e802&690
为此,也才导致上述种种说法至今未能有一个明确的、得到兰界广泛认同的结论。但有一点大家是越来越明确,即玉兔可能会开“飘”了,这已经没有多少人对它还有疑虑,所以,现在大部分人在购买玉兔时,一是尽量顶着花买;二是买带叶蝶者;三是尽可能向讲诚信、有实力的兰家购买,这样一般不会出问题,即使出问题,卖方也有赔偿能力;四是成交时双方即达成口头或书面约定,并在兰花植株留记号,一旦开“飘”按约定办法解决;五是如果有种养和辨识玉兔的能力,也可以“看得懂”就买,不要对方打包票,出门钱货两清,这样价格当然可以往下砍一些。
也因为玉兔这一特性,有不少人为此和玉兔失之交臂,疼失足以从经济上改变命运的机遇:引入本品种后开“飘”了退货,来年又复出来。为此,如果是带着花买进者,或者是从可靠的兰友手上购得者,或者是有可靠的“如假包赔”承诺者,无妨多栽一两年再复一两次花再说。
无庸讳言,玉兔可能会开“飘”了这一特性对它的市场肯定呈负面影响,但毕竟瑕不掩瑜,比起它优秀的性状,会开“飘”这一不足肯定是次要,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之间的关系,云南景东县某兰家对玉兔整体的优秀性状及会开“飘”了这一特性有如下评价:“玉兔正如某老人家,虽然也有不足,但却不能掩盖住他伟人的光辉!”现在会开玉兔会开“飘”了对其市场的负面影响已不是太大,玉兔经受住了兰友们的选择和市场的考验,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这一客观存在的特性有所掌握,并在投资引种和经营中能有效规避。
五、结语
昆明兰友耿庆焘已有栽培玉兔八九年的历史,他在《我与“玉兔”结缘》一文中有如下表述:“总的来说玉兔的价格相对稳定,高潮时玉兔未出现过天价,低潮时玉兔也不会一败涂地,这就是因为玉兔的品位档次和易栽培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兰花投资品种。再者,从数量上也有个辩证法,笔者认为,数量少不太好玩,数量多也不太好玩,不多不少最好玩,笔者认为玉兔的数量正处于不多不少这一阶段,即是广大兰友认同的数量上的‘青年阶段’(还不到壮年,更谈不上老年),如果就全国的市场看,玉兔还只是处于‘少年阶段’”。
http://s9/middle/50432da1h853846cc73c8&690
http://s12/middle/50432da1h8538477447cb&690
http://s1/middle/50432da1h853846eaf170&690
http://s4/middle/50432da1h85384727e933&690
http://s13/middle/50432da1h85385009cb1c&690
http://s14/middle/50432da1h85385083ed8d&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