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接客又想要名节的山西永济普救寺
山西永济的普救寺在唐朝的时候,作为佛教禅院,是很出名的,但它在后世的声名,主要还是来源于《西厢记》。著名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就主要发生在普救寺。
普救寺中西侧有一座高40米的13层塔,便被叫做莺莺塔。该塔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潼南石琴和河南三门峡市蛤蟆塔,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现在,这座名为“莺莺”的爱情之塔将要卖身了,普救寺景区负责人表示,因为经费欠缺,莺莺塔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大款来包养三年,价格是1000万,在这三年里,大款将成为莺莺塔的名誉主人,环绕莺莺塔将冠名展示大款的形象,莺莺塔对外也将如小妾般贱称“×××莺莺塔”,莺莺塔的娘家普救寺将开辟展示大款女婿的宣传走廊……最重要的是,莺莺塔并非是流莺,来者不拒,它选择大款也是有条件的,对方要有品位,“要求冠名企业的产品或品牌形象需要与爱情文化,或婚恋文化相关联,冠名企业需要有良好的公众形象等。”(新华网)
张生勾搭了崔莺莺之后,始乱终弃甩了人家,还污蔑人家为“尤物”和“妖孽”,以此来表明自己抛弃崔莺莺是多么地正确,这实在很无耻。现在普救寺想要莺莺塔出去接客三年,却又要宣称自己所招徕的主顾都很有品位,这如同老鸨哄骗雏妓说花钱要上你的老爷不是凡人,同样地很无耻。
然而普救寺也有苦衷,即囊中羞涩,“莺莺塔每年维护和管理的费用都在两百万元左右,仅靠门票收入远远不够。”如此看来,普救寺因为缺钱而要莺莺塔去接客,赚点外快补偿家用,似乎也情有可原。
只是,缺钱并不能成为母亲要女儿卖身的理由,无论多穷都不行。莺莺塔无钱维护保养,不能只怪它的母亲普救寺,还得去找它的姥爷即永济市政府。眼看着女儿因为没钱就要逼着外孙女卖身了,做为姥爷的永济市政府绝不能袖手旁观。对于辖区内有深厚历史文化蕴含的古迹,当地政府皆有出钱保养维护之职责,而不能听人它靠着门票收入自生自灭。
期待着莺莺塔的姥爷永济市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来挽救因为缺钱而即将卖身的这位外甥女!
待价而沽的莺莺塔
http://s3/middle/6109af2dg7466a41e010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