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羽可以自杀,孔明何必耕于南阳?

(2010-06-10 06:22:27)
标签:

新三国

诸葛亮

南阳

襄阳

分类: 文学批评

关羽可以自杀,孔明何必耕于南阳?

 

    事情闹的有点大了——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高希希的《新三国》却将其躬耕之地由南阳变成了襄阳,如第32集中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时就说:“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片山野名叫隆中,住着一位当代奇才……此人姓诸葛,字孔明,因为住于卧龙岗上,所以又号卧龙先生”,于是惹的南阳人民不高兴了:南阳30名小学生在卧龙岗前齐诵《出师表》,抗议新《三国》;南阳的部分网友砸了电视机;南阳诸葛亮研究会视这种篡改为一种文化和人文资源的掠夺,并要剧组道歉,甚至不惜要诉诸法律解决……

 

    诸葛亮到底耕于哪里?《出师表》说的是明确无误了,南阳,但陈寿《三国志》却含糊其辞,只说他躬耕陇亩,却并未指出是南阳还是襄阳:“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事实上,襄阳、南阳之争早在明朝就开始了,清朝道光年间,两地人打官司,南阳知府顾嘉蘅还曾做过一回和事佬,写了一幅对联如下: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再回到争论的起点。

    《三国演义》是什么?虽然它采用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很多史实,但它依然是小说,是虚构的叙事,不是正史。做为小说的《三国演义》,虚构是它的特权,南阳也好,襄阳也罢,它爱选哪个做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甚至于哪个都不选,这都是它的自由,这个与《出师表》无关,也与历史无关。

 

    高希希的《新三国》是根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来拍的,是用电视的手法再现《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这种再现当然包括也需要再创造,即可以根据电视剧的特点而对原著进行变动,这种再现甚至可以根据当代人的理解而对原著中的人物及情节进行改动。

    换言之,如果我们认同用电视手法再现《三国演义》是在虚构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那我们就该认同导演将关羽的死亡设定为自杀是正常的。同样的道理,《三国演义》不是正史,高希希的新《三国》也不是历史纪录片,在史学界对诸葛亮到底躬耕于何地都没有定见的情况下,做为虚构的电视剧的新《三国》认为他躬耕于襄阳又有何不可呢?

 

    取材于虚构的《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新《三国》,依然拥有虚构的权利。指责新《三国》弄错了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这是以纪录片的标准来要求电视剧。《三国演义》本就不是历史著作,又何必将改编于该书的新《三国》当成历史教材?

 

    当然,南阳方面此次之所以如此“动怒”,也许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制造新闻以提高南阳的知名度,带动当地旅游,以文化为舞台,唱经济这出戏。只是若果真如此,而竟然去发动30名小学生齐诵《出师表》,则恐怕就有扰民之嫌了,很不符合诸葛亮一度施行的“与民休养生息”的施政方针。

 

    5月29日,南阳30名小学生在卧龙岗前齐诵《出师表》,抗议新《三国》

http://s15/middle/6109af2dg88a061e4ce0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