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撼山易,撼中国作协难!

(2010-04-27 09:00:53)
标签:

作协

郑渊洁

文化

分类: 文学批评

撼山易,撼中国作协难!

                            ——作协将屹立不倒的两大终极原因

 

    自1953年10月原“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改名“中国作家协会”,弹指一挥间,作协已经年近花甲了。

    人老了病就多,即将花甲的中国作协也进入了多事之秋。先是08年汶川地震时,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的大作《江城子》,高喊“纵做鬼,也幸福”,让人怀疑作协会员乃至于领导层的文品与良知。继之以今年3月,面临着西南旱灾,在重庆参加会议的作协领导与会员却海吃海喝,大肆挥霍,又让人愤慨莫名。眼下郑渊洁高调宣布退出中国作协,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耻于和在玉树地震期间四处捞钱,而“对灾区人民冷漠”的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曹文轩为伍。这再次引发民众特别是网民对作协成员个人品德的拷问,并质疑作协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然而,尽管民意汹汹,尽管部分作协成员的文品人品皆低已经有目共睹,尽管会员数超过8000的作协在创作实绩上乏善可陈,尽管发工资养作家并给作家评级的体制已经成为国际笑谈,中国作协却将依旧巍然屹立,并且极有可能老而弥坚,老骥伏枥,焕发持久的“光彩”。这么说,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以下两点牢不可破的理由——

 

    一:作家很危险,作协必须存在以收管他们

    作家虽然很少有赤膊上阵横刀立马的,有时候甚至还文弱的很,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们有张嘴,有支笔,能说会写,可以鼓动人心,还可能开启民智,这就很危险,比那些直接使枪用刀的还危险。如骆宾王的一篇《讨武瞾檄》,“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句话就把武则天定位成了篡唐的逆贼,唤起民众对大唐的怀念,对女贼的憎恨,这舆论的力量足以抵得上徐敬业手下的一个加强师。对于这么危险的作家,武则天表明上还装着很惜才,埋怨宰相没能将其收归己用,“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实际上是恨不得立即就能将他抓来处死的。

    对于如此危险的作家,若遇上霸道的主儿,那就只有一个字,杀;遇上稍微讲点道理的主儿,那就是两个字,流放。但总不能全杀了或全送到干校、农场去了,于是采用第三个办法,收编。或送进翰林院养起来,或给个一官半职外放州县,首先在组织上将他们管起来,而后再慢慢驯化,让其多学习组织的政策方针,直到最终化敌为友,让他们真正融入组织,并成为组织的喉舌。

    只要作家还被认为是危险的,就总会有某种力量来收编他们,将他们纳入组织之中,先从人身而后从思想上全面接管。因此,如果不改变对作家的这种认识,则即使中国作家协会解散了,也还会换汤不换药,出现诸如中国作家大联盟、中国作家联谊会等组织。现在既然已经有作协这个现成的组织了,那又何必另起炉灶,故而,中国作协将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巍然屹立!

 

    二:跟着作协有肉吃,解散作协有作家不答应

    老电影上常见这样的镜头,一个因为某些原因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历经艰辛和危险,又与代表组织的同志接上头了,在两人有力的握手、紧紧的拥抱之后,该党员总不忘说上一句:终于又找到组织了。尽管此后组织派给他的任务可能更危险,但他还是很兴奋与组织又联系上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找到了某种归属感,觉得自己不再是单枪匹马,不再是孤独的了。当然也可能是他觉得此后可以因功在组织里谋个一官半职了,故而才兴奋,这个不便公开说。

    组织可以给个人归属感,也可以给个人加官、评级、发工资、分房子、资助出书,带他去吃不用自己掏钱的大餐,去住不用自己掏钱的五星级宾馆。因而,对于某些需要归属感,又想要现实好处的人来说,组织可能就是天,比自己的老娘还亲,你想要解散组织,那就只有拼命。至于在这组织里,是否会异化成传声筒,会丧失精神独立,那根本就不在思考的范围之内,有那闲工夫,且先剔剔牙。

    只要组织还有用,还能掏出钱来,还能发工资,还能给个人带去荣誉,输送利益,已经享受了这些好处的人,就绝不会让自己背后的这棵大树倒了,不会让组织解散了。故而,只要此类人继续存在,中国作协就将继续巍然屹立!

 

    总而言之,组织上收编作家的现实需求,以及作家对作协的需求,这两大需求眉来眼去一拍即合,将有力地拉动中国作协至少再活五百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