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她会被忽略?

标签:
恋爱两性情感 |
分类: 了解男人的世界 |
尽管我和他表面上很和谐,从来不争吵…
但这是因为即便自己试图挑起争吵时,对方也并不会回应。
甚至有时我会觉得,
好像他只有在有求于我时,才会来找我说话。
好像他只是用我来满足他自己的需求罢了~
而我的需求则永远不会被对方注意到…
“
情感忽视被认为是一个不显眼、
却会给人带来很大伤害的问题。
”
那么,
—
情感忽视指的是他没有给其提供应该给予的情感支持~
例如他虽然给自己提供了大量经济资源,
却没有对自己表达任何爱意或关注……
如果一个人遭到了来自他的情感忽视,他们可能会有如下的感觉:
No.1被拒绝感
被忽视者觉得自己在表达爱意时,对方回应冷淡。
或是觉得对方不愿意进行亲密的肢体接触…
觉得对方不愿意和自己进行深层交流…
No.2被无视感
被忽视者觉得自己的需求被对方无视了…
可能是感到对方将他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或只是单纯地觉得对方在自己需要支持时毫无回应。
No.3不对等感
被忽视者觉得这段关系并不是互惠的…
相反,他们自己付出了很多,
对方却没有提供同等的爱和支持~
No.4绝望感
被忽视者会感到自己有种越来越深的绝望感,他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极端
(比如会对他施加暴力。)
在最开始他们试图挽回对方的爱,
而逐渐地他们觉得这不可能实现,
转而变得抑郁与绝望…
于是他们放弃获得爱,而只想用各种激烈的手段,来激起对方的注意。
No.5越来越频繁出现自我评价的挣扎感
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关于自我评价的挣扎感:有些被忽视者将被忽视归结为是自己的问题,认为
“是我不够好,没办法吸引他的注意”
“我不值得被他爱”
于是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Gxkjt6AEZ
许多被忽视者意识不到自己被忽视了,他们会为对方找借口…
比如告诉自己“他们确实太忙了”。
他们会否定自己的情感,像是认为自己不应该为对方的冷淡而生气,觉得是自己不够宽容。
但实际上,情感忽视并不是被忽视者的错,
下面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伴侣情感忽视。
—
为什么有些人会情感忽视自己的伴侣?
对方情感忽视的原因,
有助于我们认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但理解这些原因不是为了去放任忽视,
而是识别出忽视高发的风险性因素。
-
儿童时期遭遇过逆境经历的人
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在成长环境中
缺乏一个良好的示范。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遭遇了
情感忽视,Ta没有从家人那边习得
如何对他人表达爱意,
在Ta长大后,Ta也不知道该怎么
对伴侣表达关怀和爱
有过逆境经历的儿童在长大后,
可能缺乏对伴侣进行情感回应
和支持的技能。
比如研究发现,目睹过家庭
暴力的人在长大后,
他们会误读伴侣的肢体和表情,
像是把伴侣悲伤的表情误读为平静,
或是低估伴侣情绪激烈的程度,
以至于伴侣感到自己非常糟糕
的状态下也很少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
2.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
在依恋类型中,
回避程度较高者的伴侣,
容易感觉自己被情感忽视。
研究发现,
在意识到伴侣遭遇困境时,
回避型依恋的人
会倾向于选择不提供支持。
人们在交流中,
往往用自己作为标准
来揣测对方的需求和反应。
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自己在应对压力时,
偏好于较少表达自己的需求、
或是向他人寻求支持,
他们更希望自己解决问题。
于是当伴侣遇到问题时,
回避型依恋者觉得伴侣此时
也不需要自己的支持,
于是他们选择不去安慰或者帮忙;
而伴侣则觉得回避型依恋者
忽视了自己的需求。
3.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
自恋者的伴侣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当对方对他们好的时候,
对方并不是真的从他们的需求出发,
而是将对方认为“好”的东西硬加给自己,
以至于自恋者的伴侣并不觉得
自己得到了真正需要的支持。
因此,自恋者的伴侣常常觉得
自己没有存在感,
觉得自恋者只顾自恋的需求,
而不会考虑到伴侣的需求,
他们感到自己更像是自恋者的工具。
4.有社交焦虑者的伴侣
容易感到自己被情感忽视,
他们往往觉得自己
没有得到伴侣情感上的回应,
而这可能是因为社交焦虑者
倾向于更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社交焦虑者比非社交焦虑的人
更少地表达情绪,
不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
这可能是因为社交焦虑的人
在沟通过程中,
担心遭受他人的拒绝,
所以他们习惯于掩饰自己真实的情绪。
但这也导致在沟通过程中,
社交焦虑者的伴侣会觉得
对方不在意自己的情绪,
比如“我都那么难过了,
为什么Ta看起来无动于衷”、
“我升职了,为什么Ta不为我高兴。”
实际上社交焦虑者可能有着充沛的感受,
只是Ta们没有明显地表达出来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Gxkjts73r
—
如果你被他忽视,该怎么办?
1.尝试与他沟通
在沟通之前,先客观地分析被忽视的现状。
在你觉得自己被他忽视时,先不要急着去赢回对方的爱…
而是尝试仔细地思考,
是什么可能导致了忽视,有没有可能是你的问题……
他要对目前的状态负有多大的责任~
其次,告诉他你的需求。
你可以向他表达你的需要,
例如你可以告诉Ta一个具体的被忽视的例子
(什么时候、什么场景、双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然后表示在那个情况下,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会希望当时对方怎么做。
如果沟通后,对方肯定了你的建议,
或者给出合理的解释和改善现状的计划,
那么可以给对方一些时间调整;
也可以与他探讨是什么造成了他的忽视,有没有你可以做的来对他提供支持。
比如对方会提到确实是和原生家庭有关,那么你可以讨论要不要找咨询师等。
如果在沟通后,对方表示无法改变,或者否定你的想法,那么你也可以保留离开这段关系的权利。
你可以重新评估这段关系,想一想你想从这段关系里要的是什么,而对方能不能给你你想要的。
如果你选择继续留下,你需要问问自己为什么留在这段关系中,
会不会是因为对过去的强迫性重复。
曾经在小时候遭受忽视的人,长大后也倾向于选择被忽视的关系…
因为人们会下意识希望能从类似的经历中获得哪怕一次积极的结果~
就仿佛在现在战胜了过去,证明了自己,结果只是让自己更久地陷在伤害性的情境里…
2.自我忽视的人,学会自我抚慰
有些被忽视者可能从小也被父母忽视,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很好的在难过的时候进行自我抚慰。
但是人们都会有产生负面情绪,也会有因此感到很不舒服的时候。
如果父母或者伴侣没办法给你提供足够的支持安慰,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好受一些。
心理学家Jonice Webb博士建议大家在平时可以列一个自我抚慰清单,避免等需要抚慰时却想不出该怎么办。
她建议人们多列几种,
因为同一个抚慰方式不一定能应对所有的情况。
她建议如果想不出具体的抚慰方式,
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会希望得到哪种抚慰,
比如你会希望得到拥抱,那么类似拥抱的热水澡或者毛绒物品是一种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务必确保自己选择的抚慰的方式是健康的,
不能是酗酒、暴食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式,它们在长期只会给你造成更多问题。
3.试着积极地看待被忽视的经历
积极看待这段经历不代表你要继续容忍被忽视,而是从中发现自己有所学习和提升的部分,
并试着用它们帮助自己在将来更好地生活和处理关系。
作家Baadsgaard写道,
有些人会在经历过情感忽视后对被忽视的痛苦有更深程度的了解,
因此他们学会了避免用忽视去伤害他人;
有些人发现了自己打破沉默的勇气;
也有些人在意识到“自己觉得很好的、深爱的伴侣也会做出情感忽视的行为”后,
对人的复杂性有了更好的认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GxkjtriaD
—
之后想学习一些恋爱技巧,
不妨与我们的情感小助手聊聊
微信号:jiangyaojing15
(小三及18岁以下者勿扰,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