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星逸
星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59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执子之手,与子共读(一)

(2014-10-20 19:56:38)
标签:

育儿

妈妈心情

十周岁

亲子阅读

小飞人卡尔松

分类: 一起学习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阴有小雨 大牛10岁4个月零8天

   大牛上五年级后新换的的语文老师王老师今天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是留给家长的——亲子共读。
    其实在大牛小的时候,常常会陪他一起阅读,而他的阅读习惯大概也就是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可是反而培养起来以后,不再陪他共读了。偶尔和他一起看书,也是各看各的,互不干扰。昨天,也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读读他正在读的书。今天就收到了正式的提议,那么没的犹豫了,如老师所说:执子之手,与子共读,不亦乐乎?亲子共读时光开启!
    共读从《小飞人卡尔松》开始,这是五年级以来老师推荐的第三本书,前面两本分别是《汉字王国》和《长袜子皮皮》,儿子都已读过,我只能是自己抽时间来补读了。约好了,读过以后要写采蜜集的,而采蜜集是三年级的时候就准备了,至今一字未写。而一边读一想着怎么感想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好多感想似乎不太适合写在明处,所以还是来我的空间吧,当然也会备份到大牛的博客,留作他成长的纪念。
    《小飞人卡尔松》是瑞典作家林格伦的作品,读之前,我照样耐着性子先读了序言,第二篇序言是本书的译者李之义写的《林格伦和她创造的儿童世界》,里面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李之义对作品的理解。从里面我大体了解到了,这个小飞人卡尔松应该是个普通的孩子,至少不是想象中的小天使,比较贴近于我们的生活 ,不至于让生活和理想脱节太严重。可是真正开始读,我才发现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真的要不得,落差不好接受。此为后话。随后,我翻看了目录,本着以往读书的风格:无论如何,不会先翻到最后去看结尾,而是一点点推进。可是看目录的过程中,我对这本书这个人物不但没有丝毫的了解,反而是更多了许多的困惑。
    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根据儿子制定的读书计划,我读了大约六十页左右,先记录一下准备写在采蜜集上的感想吧:读之前,我以为卡尔松应该是一个形象接近于彼得潘的精灵般的人物;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卡尔松应该是个极为普通的孩子,有着孩子该有的特点,或者说是我们大人眼里的缺点;读了一段反思的时候,我发现卡尔松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他按照自己的规则生活、行为,恣意潇洒,这大概是每个孩子甚至每个人努力想要去实现却无法实现的目标吧!
    因为要写给儿子看的,所以语言比较官方,态度比较正面,可是为什么写过以后,再想发表点反面的言论,发现有点难了呢。儿子正在读,他的第一句评论是:卡尔松好坏啊!其实我的第一感想也是:卡尔松好坏啊!说大话,吹嘘说自己家里有多少个蒸汽机,有多少幅画;吹嘘自己多么能干,或者换个角度,他充满自信的活着;教唆小孩子,去拿小炸肉丸子给他吃,还用小炸肉丸子装饰了自己建构的塔;(儿子正是读到这里开始说坏的,可是这个坏的标准似乎是大人灌输给孩子的,而这个坏的表现大概每个孩子都曾经有过而不被允许)强词夺理或者说歪理一片,(总是能找到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和小弟打赌的环节,每次总能说的小弟无言以对。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思想已经有点动摇,从最初的觉得这是个真实的但是反面的典型,到想到:也许我们的孩子就应该接触一些这方面的内容,这样他们才不会和社会脱轨吧,将来走上社会也不会如同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一样茫然无措。这时候,对于这个坏不坏的问题,我已经有所动摇,也可以说我一直在说服自己,这本书,这个人物,对孩子一定是有益的,有帮助的,可事实我看到的卡尔松的品质是不符合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要求的。直到读到:卡尔松和小弟去照顾那个父母自己出去玩的孩子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找到了符合我的标准的益处。卡尔松采取办法,警告那对不负责任的父母,这是关心孩子的表现,而这时候再返回去看卡尔松的行为,忽然发现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毕竟,卡尔松一出现就得到了小弟的喜爱。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弟这样的小孩子,他们希望有人能够支持自己去大胆的探索蒸汽机,他们希望自己在不小心犯了错误以后,有人能够轻松的说一句:小事一桩,没什么了不起!
       反思到现在,我发现我已经不再纠结于,卡尔松是真有其人,还是小弟幻想出来的玩伴。不再纠结于,卡尔松究竟是个代表了小孩子真实一面的形象,还是小孩子幻想中的符合自己心意的家长、伙伴的综合体。最初所感受到的卡尔松的那些个缺点不过是站在我的角度去评判的,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总是能发现他的另一面,自大同样是自信,狡辩同样是善辩。
    所以,还是不要让我的思想去影响了儿子吧,让我死心塌地一门心思的用小孩子的眼光来读这本书,来从卡尔松身上发现自己想要实现无从实现的人生梦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