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贵新玩法 hight在神秘的太空

标签:
文化 |
迄今为止,远赴太空、真正实现太空游的人屈指可数。从富翁蒂托到南非富翁沙特尔沃思,抑或是美国女商人安萨里,身价堆积起来的高门槛横在人类和太空之间,使得这项运动从虚无缥缈趋向神秘莫测,虽然从不可能到可能是质的突破,但这项运动本身的冒险指数也一路攀升。
你在青山下有一幢别墅花园,你享受过天地间最原始、最自然、最醇美的气息;你拥有一艘华丽的游艇,你远征过广阔无边的海洋;你甚至有一架高配的飞机,在有限的条件下翱翔在无限的天宇之间。这些或原生态、或充满挑战快感的梦想都实现了。还有什么是惊险刺激又兼具跨时代意义的?如果说冒险意识是一种精神,敢于想象则是一股力量。神七英雄将航天事业背负,不惜重金的人们远赴太空又是旨意何在?
脱离地心引力飘飘若仙的失重状态,在万米高空俯视蓝色家园,一天之内观赏8次日升日落,撕去大气层的雾霭去眺望奇异瑰丽的星空,返回大气层时座驾如流星般灼热燃烧……所有这些可望不可及的事情都将亲历。太空游更像是一种生命异域的体验,在探险的同时,惊喜也在发生,它更像是拓展生命维度的一次学习性运动。
事实上,在探险这件事上,现在的中国人走得有点慢有点落后。保守主义是冒险精神的一道壁垒,使得太空游运动史上至今尚无中国一人。
美国富翁蒂托作为第一位太空游客于2001年4月28日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升上太空,成为全球的焦点。同时,已经60岁的美国人蒂托对“旅游”一说不以为然。他说自己只是为其他的太空玩家铺路,一个全新的产业就要诞生。
莫斯科时间2002年4月27日夏令时11时57分,南非富豪沙特尔沃思的“联盟TM-34”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俄属太空舱成功地实现了自动对接,半小时后,沙特尔沃思进入空间站,沙特尔沃思成为太空游运动的第2人。
第三位以私人身份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美国人奥尔森,他更符合典型科学家的形象,而非富翁。奥尔森于2005年10月1日登上太空,但他不满足于只做一名观光客,坚持自带设备,在游览之余搞点科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我并非仅仅是一名游客。”
2006年9月18日,在付出了2000万美元并准备了7个月后,40岁的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18日如愿踏上太空之旅,成为世界首位女太空游客。
莫斯科时间2007年4月9日23时11分,搭载着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世界第5位太空游客、美籍匈牙利裔亿万富翁查尔斯·希莫尼的俄制“联盟TMA-10”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希莫尼正式成为第5位自费太空游客。
太空游运动区别于一般运动需要科技,更需要经济。所以目前登上太空的以美籍人士居多,却又多在俄罗斯完成他们的飞天梦想。有人说,只有不是最发达的俄罗斯才有闲情满足富豪们飞天,其实,未尝不是一种勇气和胆识。登陆太空需要勇气,自然毋庸置疑。
登录太空的多是美国人,协助登陆太空的发生地多半在俄罗斯。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的行情如何?中欧国际旅行社太空游项目经历褚克讲述着他和太空游之间的“公私”故事。
早年留学奥地利维也纳,在唯美浪漫的音乐王国里,中国小伙子褚克有一个带着科幻色彩的飞天梦想。因为专业是旅游管理,所以对异域空间有浓厚的兴趣,加之从小就爱好收集太空知识,常常去天文馆看关于星系、俄罗斯太空飞船、美国宇航等资料。在西方人探险意识相对东方显得有些飙升的情况下,褚克对太空游充满期待。
Ours对话太空游项目经理褚克
据说现在全世界仅有五位富豪参与过太空游。这种意义上的太空游是指的什么?包括哪些项目?
褚克:一共有四个项目,目前我们主要推广零重力体验的项目,这是太空游运动的基础。之后是离地球一百公里以上,刚刚出大气层的叫亚轨道飞行。再往上是这五位富豪体验的叫轨道飞行,在离地球二百公里以上的太空站留十二天。最高端的叫月球计划,是一亿美金的飞行内容,目前美国在推广,还无人问津,所有的团队包括发射组、飞行员全部为一个人服务。参与者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比如说零重力、大气压强,因为在火箭发射的时候要承受很高的压强,相当于八个人落在身上的压强,这些都需要一点一点的适应。
作为普通人来讲,想要上太空需要长时间训练,包括五位富翁选择的轨道飞行,去太空站前也要需要几个月的训练。越低端的产品需要训练的时间也就越短。
零重力体验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飞机是在做抛物线飞行,先往上飞,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四十五度角的再飞,当机头往下的时候人是没有重力的所以大概是能维持几分钟,飞到下面的时候再上来,这样反复做十二次,总共加起来大概六到七分钟的零重力感觉,这六到七分钟你是没有重量的。
太空游项目在国际国内的各个旅行公司中一般都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做?在国内的形势是?
褚克:目前国内还没有人体验过零重力的项目,它包括美国三天的游览,一共是六天的行程,第一天到美国倒时差,第二天飞行,第三天再休息一天,总共六万九千人民币。咨询的人很多,但东方人的冒险精神和西方人还不太一样,费用不是问题,中国的很多运动项目越来越往高端,但毕竟它和普通的运动项目不一样,值不值得冒这个险是个问题,很多人会考虑值不值得和安全问题。目前做这个项目的主要是美国和俄国。
参与太空游运动项目的都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褚克:零重力产品对体质、性别、年龄要求的都比较宽松,身体没有大的问题比如说高血压,冠心病之类的,换言之可以乘坐普通航班的做太空零重力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在飞行前,飞行员会给予培训:有些动作不能做,有些东西不能携带等等。两个人之间过于激烈的动作是不可以做的,否则会造成整架飞机的安全问题,因为把座位都拆掉了,从上到下全都垫上垫子,就像是一个真空的、包满垫子的空间。零重力的时候人处于“漂浮”状态,会有飞行员“伴飞”。可以抱着一个人往一边抛,另一个人再接过来再往回抛,也可以把巧克力豆仍在空中大家捡着吃,最精彩的是,你可以做无数个俯卧撑,可以像蜘蛛人一样在机舱上边爬来爬去。
这绝对是不同寻常的,在地球上体验这种感觉的人不多,而且美国除了娱乐以外,还用它作为研究。美国很多的大学研究工作者会带一些植物上去,植物里边带一些蚂蚁,看蚂蚁在零重力下是怎么生存的。也会有人前往做医疗方面的研究,在零重力的条件下做手术人是不流血的。很多人就是想体验一下从没体验过的感觉,而太空游或者零重力飞行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生活经验。
真正为这个产品买单的人是为了什么?
褚克:真正为这个产品买单的人主要是感受这个项目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体验宇航员的感觉。外国客户以科学家为主,比如说研究物理和太空的科学家。当然国外参与这一项目的也有很多普通人,比如最近就有一对新人选择这种方式结婚,由于是在零重力的特殊情况下,婚纱、礼服都是用太空材料特制的,婚戒是用陨石制作的。
太空游当然也是极限运动的一种。您的预想中,它的未来是怎样的?
褚克:目前除了美、俄来说,中国的航天事业是最发达的,超过欧洲。但对中国来说一些高精尖技术是保密的,不会拿来民用,所以如果个人想体验这个项目的话还是要去美、俄两国。中国市场很有潜力,因为现在中国人已经不在走普通线路,玩的很有品位,很会玩。对于零重力产品的这个项目正好适合这些有品位的人,他们已经不再单纯追求去过哪些国家,拍过什么照片,而是去体验那些从来没有人体验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