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严路 享受在圈里圈外的双面人
(2009-11-05 14:24:36)
标签:
榜样
俱乐部
消费
时尚
|
分类:
榜样栏目
|
曾经拥有保时捷、兰博基尼等多辆豪车,
现在,严路最常开的却是smart。
老严说,这代表的是生活态度:
节能、省油、环保、健康。
开了太多大排量的车,好像欠了太多债。
他说:“出来混的总要还的。”
严路:
中国第一车队-超跑的创始人。
早些年置身于广告圈的大腕,
这些年,因为赛车结识不少英杰,混迹社交圈。
在车的圈子里,严路更像一则传奇。曾经视车如命,一度热恋着赛车,考赛车执照、当赛车手、组建中国第一支国际赛车队;又曾不惜出售手下数十辆爱车,离开赛道、告别赛车手的驾驭世界,在另一个高度上操持赛车的大局。他是中国第一支国际赛车队的创始人,也是不计其数俱乐部的发起者,在关乎车的领域,这位有舍有得的“大佬”如是说:“车队经营是车队经营,俱乐部是俱乐部,汽车界不是SPA会所,我们不用服务来‘圈地’。”
而事实上,没有跑马圈地,方显卓越质感。汽车俱乐部汇聚的人气更像是精神的集结,不论身在圈内,还是置身圈外,严路都从容不迫,享受着圈子带来的极致生活。
绿色的外套,绿色环保的smart小车,阳光下微笑的样子很灿烂,严路仿佛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健康,是实在的细节,热爱可以曲线地实现,这力量一样坚挺。
A面
掌声雷动处,无数俱乐部的发起者
谁都知道严路疯狂的“那点事儿”。
曾经,他是一个成功的广告商人,一年创收两个亿。物质堆砌成高墙,却挡不住他对汽车的热爱,在做广告的时候,他的车不用旁人修,关于车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成为他的休闲爱好。他的车库里来来往往,存过60多辆车,鼎盛时期有过包括保时捷、兰博基尼、奔驰在内的顶级品牌豪车。之后,为了爱好的赛车,他卖掉了自己的广告公司,还有5辆车。一般情况下,一辆赛车每年需要投入6千万,他的车队有两辆车,百分之六七十来自国际赞助商,剩下全部由严路个人出资。“撑到撑不下去”,大家都知道他对待这份理想事业的态度。说起这句话的人个个都用落寞英雄的语气,其实,严路的心里是毅然决然的。
之后的严路告别了赛车手的舞台,而转战幕后,超跑车队刚成立一年的时候,严路拿了亚军。初战该说是告捷,可是严路说的是:“就差一点。”那之后他还是没有拿到过冠军,用老严的话说:“尽拿亚军了。”所以,冠军是他的下一个理想。与此同时,严路开始成为各大俱乐部的发起者。
保时捷车队俱乐部、哈雷俱乐部、宝马摩托车队俱乐部,从汽车到摩托车,像严路这样的人因为爱好而走到一起,他们和俱乐部的关系,好像雀跃的鱼和清澈的水:身在其中,乐享其中。
B面 孤胆英雄,藏在人群中的欣赏家
“今天我生日,
拉萨。
可是,我没错,
我要坚持下去。
直到弹尽粮绝,直到山穷水尽,
我还是会笑到最后。
如果我没有变成目前的人,
就是一个被看见的人,
我一定不甘心只做一个没有在干嘛的人。
拼死拼活还是会跑赛车的,
我的本性还是个好事之徒,
我不愿意没事做。”
——摘自严路的博客
众人皆知的严路是汽车爱好者、F1赛车手、F1私人车队组建者⋯⋯各种头衔之下,自然而然,出席在各大社交PARTY的严路,应该和赛场上的明星有一样耀眼的光环。事实也的确如此。只是,没有人知道,鼎沸的人群中,他是孤胆英雄。
国内的私人车队为数不多,私人车队的组建也不是一件轻易可以挑起的担子,即便你曾是亿万富翁。这并不是说亿万还养不起车队,一年,两年,或者三年,养决然没有问题,只是时间问题。但,如果是一个疯狂迷恋着车的人,一个曾梦寐着醒来即是雷声轰然赛道的人去经营车队,就不是亿万能支撑起的了。因为,他同时买单的还有自己的凌云壮志、豪情理想。
组建超跑车队之前,严路已经名声鹊起;超跑成立之后,他的名声更是越演愈烈。前些年媒体锁定的财富圈,总可以看到关于他的新闻。大多是一个车痴疯狂爱车,卖掉公司,又一辆接一辆地卖掉爱车,不惜一切在赛车的征途上凌烈的前行。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而历史之后,严路就像陈凯歌所导《梅兰芳》里的那个主角,人潮拥挤处,他是孤单的。而这孤单是可贵的。因为这是他对车的奉献。
可能也正基于如此,才有了人群中那个好似欣赏家的严路。身在美国的时候,看到漫山遍野的哈雷,严路回国就发起了自己的哈雷俱乐部。在众人期待和围观中,一百辆哈雷摩托车手驾驶着爱车驰骋而过是怎样的风景?2008年,严路组建的哈雷摩托车手俱乐部在山东青岛生动书写了这一国内空前的盛世风景。伴随哈雷摩托狂野的声音,长长的车队疾驰而过的时候,严路却在车队的最后。他说:“在美国,看到的是一群外国人组成的庞大画卷,现在,你也可以说这是把别人的风景搬来了自己的国度,但是,欣赏它的时候我是兴奋的。”好像找不到什么措辞或者理由来形容为什么组建这样一个俱乐部,完成这样一副长卷,图的不外是自己和身在其中每个人的开怀动心。
圈里圈外,无需跑马圈地而俘获人心数万
“九龙山其实没什么趣,又湿又热。
活动主办方在现场要每个人名字,说是要做晚宴座位卡。我没有名片,报上名。10分钟后,主办方一伙人聚在一起神色凝重起来,边议论边鬼祟地望我。
一桌子请了正儿八经的‘VIP’10来个,个个熟脸,谈笑风生。还有个新认识的‘轩尼诗大哥’。这大哥豪气,我在旁边看着,轩尼诗他就要买10瓶,还说很便宜;我买一双马靴,他也要买一双,42码说不用试。我疑惑地看看他,他说:‘不用试,我穿的都是外国鞋子,看看,我这双8000多。’我想了想说:‘轩尼诗大哥啊,鞋合不合穿跟哪个国家的没有关系,是跟脚有关系啊。’
社交这个圈子,活蹦乱跳的,好像养鱼池。离了这塘水,鱼儿们就不太自在,甚至要死。尽管人满为患,水质日渐下降,还是有人拼命要来做鱼。都是那个故事惹的祸——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个故事纠结得令人头晕,但无数渴望成为社交人士的人却在类似的纠结中乐此不疲。”
——摘自严路的博客
或许每个人都有双面,而我们有幸看到了中国第一车队的老板的AB两面,仿佛看到了圈里圈外的他。至少在A面,他是汽车圈子里的典型,像疾驰的猎豹。掌声雷动处的严路,是用心经营圈子;而B面,圈子不圈子还有什么打紧,再伟岸的人也需要有私人的空间。
可能正是基于如此,严路自身的经历和性格,也决定了他对待汽车圈子、上流阶层的态度。大多数时候,你可以看到他出席在各个PARTY,却看不到那种华衣楚楚、光鲜亮丽、丰姿漫步交际天才式的严路。他也许为圈子里大多数人所知,却总不愿意像明星一样登台。
所以,当严路的超跑车队成立,随之也有一个车队俱乐部的时候,严路说,“车队是肯定要经营的,但是俱乐部,我不商业地去运走它。”不经营,难道任其发生?严路还的确是有些这样的意思。在他的眼里,玩哈雷的人都是简单的人,能玩到一起的人,最后就在一起了,玩不到一起的,也就先后作鸟兽散了。所以他说哈雷是一个容易让人群泾渭分明的事物。就像2008年,他组织了百人哈雷的疯狂局面,那在圈外人看来雷霆宏伟的场景,对于圈子里的每个人,不过是一种欣赏。欣赏身在其中的曼妙感,让人着迷。
俱乐部,一群人的集会场所。不经营,只图开心。除了开心,剩下的还是开心。所以,他的俱乐部丝毫看不到跑马圈地式的阵容,却在不断地壮大着。因为在这里的人,都是已经置身于无数社交圈,却独到地享受严路营造的这个圈子,享受这个除了雷鸣的赛道上,沸腾的举杯宴席间,其他时刻甚至宁静的人群集会处。
文/李君
摄影/江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