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球:关乎血统,而非经济实力

(2009-07-13 16:41:36)
标签:

主张

马球

血统

经济

实力

运动

文化

分类: 榜样栏目

马球:关乎血统,而非经济实力文/李君  摄影/爱马、马松

霍钢,与马打了26年交道,十足的马语者。玩马球有四年的他,在马球运动特殊圈子里更像是文坛的王朔。快语惊人,他的身上有着区别于国人的传统秉性,率直、真性情流露的时候让人觉得,眼前这男子好像一把利剑,刺穿了这个繁复的市场;又像一匹烈马,奔腾在人海尽头,用特立独行的姿态在一定高度上见证这个产业、这片市场。生来就与马有不解之缘的霍钢,曾是北京多个马球、马术俱乐部的管理者,现在他是牧场的BOSS,是汇通诺尔马球俱乐部的经理人。他和马球的机缘,更多地体现在马本身。拍照时,他的马很有镜头感,他和马在镜头里亲昵得好像朋友合影。这多少佐证了一个事实,他是地道的马语者,有着最权威的话语权。关于马球,在我们联系采访的时候,霍钢直言不讳:说马球行,但别和我说什么高雅的、高尚的带着爱国情操的运动。马球是一种智慧的运动,它让人豁达、谦逊、更有团队意识。喜欢它的人都像粘上海洛因一样上瘾。  

 

“贵族运动”新诠释——别把人家的传统当作自己的奢侈

OURS:您不愿意将玩马球、喜欢马球奉为特别高雅、高尚带着爱国情操的,属于贵族的运动,那么您愿意将他定义为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霍钢:这是一项智慧的运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没什么关系,但说高雅,也许是。在马场上的每一次挥杆都像英雄,而马球真正吸引我的是,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运动,在现代社会里,压倒性金钱文化的时代,太多人是浮躁的,马球四对四的比赛,除了和队员的协作,还有和马的协作。一场马球比赛,两个队是两个团队,马球马和队员是一个团队,队员和队员是一个团队,马夫和马又是一个团队。所以,马球比赛拼的是精确管理,马球运动,是团队协作的运动。所谓的贵族运动,更多是因为默契的团队需要长时间的配合,长时间地骑马,长时间地一起训练,那这从经济上或从操作难度上,都像贵族运动一样,看似难以拥有。


OURS:除了运动本身的技能属性促成了它是贵族运动,但确实很多“贵族”在打马球,为什么贵族会选择马球运动?
霍钢:在冷兵器时代,皇储贵族骑马打仗的历史背景孕育衍生了马球这项运动。牧业国家,像阿根廷,我们不作分析了,那是来自国情地理优势的。而英国这样的国家,马球是真正的男人游戏,他们的贵族从小就要练习骑术,因为这是作战的基础,贵族是要继承祖业保卫国家的。贵族不是表面,而来自心理,心理有备战需求,所以必须擅骑,而我们看到的现象才是贵族打马球。 

 

OURS:这项运动再来到中国,玩的也是公认的高端人士,是否马球在本土也是专属贵族的?
霍钢:绝对不是。中国没有马球的贵族血统。血统不是实力,这和经济实力没有关系。都说马球是贵族运动、烧钱的运动,其实是把人家的传统当作自己的奢侈。中国人的历史文化里有很多皇亲国戚,但其实没有贵族。中国人的贵族是什么?把蛐蛐揣在怀里养过冬,创造神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贵族”。所以,当马球回到中国,把它定位成贵族的、少数人的运动,显然是不对的,我们没有那历史。很多人说它是贵族运动,其实是酸葡萄原理。马球是非常智慧的运动,不仅是刺激,它是多项的挑战,差一点都不行。耐力不行,肺活量不够,协调能力不好,和马没感觉,玩不了这杆击不了球⋯⋯哪一样都是差一点火候就玩不下去,所以很多人说它是贵族运动,是因为玩不了才抵触。2007年,我去九龙山参加比赛。整个过程,包括从北京运去的路费,所有人员开支,五星级酒店餐宿,训练费、比赛费用,都加起来,二十几天不过十几万。在国际上,我在澳洲学马球的时候,是4000澳币一星期,一个月学习食宿都算进来八万多。在汇通诺尔,一匹马一个月的饲养费是2000人民币,一个人一般会有5-6匹马球马,一年的马球马饲养费,训练都在一起,也不过十几万,烧钱么?我不觉得。

 

真正的本土马球——越高端,就越高端
OURS:本土消费文化该以怎样的姿态接受这项运动?
霍钢:很多中国人会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我相信眼睛,一个喜欢做事的人,就会尽全部努力地做一件事情。所以说,还是不够信。如果真信,拦都拦不住。马球有它的魅力,已经吸引了无数人。所以有人说,如果让一个人不玩马球,一是让他死,二是让他破产。当一个人真的开始玩马球,参与到其中,就会像海洛因一样上瘾。这是骨子里的东西,对于富有智慧和勇气的人,这是天性的冲动,除了走下去,没有别的办法。


OURS:怎样才能保持马球运动更健康的发展,让马球这一运动消费更理性?
霍钢:有一个理想状态,如果北京有一个开放的马球场,能让很多骑马的人来试,不仅试骑马,还可以试比赛,试马上打球,试团队协作,这才有可能让人们认识真正的马球。这是理想状态下,当然事实不尽如人意,我们只能说尽力。


OURS:去年的皇家礼炮马球赛,吸引了无数名流,马球好像带着神奇的色彩。
霍钢:马球没有任何神奇的色彩,和一般消费品一样,只是现在因为它的血统,因为它的历史属性,大家觉得它是高端的,越高端就越高端。像所有奢侈品,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很普通的,比如说爱马仕,就是一做鞍子的,历史和传统让它有了今天的成就。马球在中国,现在就是萌芽、起步的时候,我不相信它会有奇迹,说白了,我们没有传统,没有塑造神话的基础。


OURS:您是希望它越来越高端,还是走向平民,或者另辟蹊径?
霍钢:没有蹊径,只有做好自己。就像马球场上的选手,在进攻和防守之间做最好的角色转换,做好自己,就会取得胜利。所以我的选择,就是,做好自己。市场是一个大法庭,好坏都会有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