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终于要去山区了,解解我在荷兰不能爬山的馋,想着心里都乐开了花儿。
我们选择了两座山,一座是Mont Aigoual,位于Massif Central区内的Cévennes National Park里,海拔1565m(查了三个版本,当时拿的地图、wiki和山上拍的照片,每个版本的数字都不一样,1565、1567和1571,唉,真不知道这山是一年一年变矮了,还是一年一年长高了。法国政府也不弄个标准版本给大家看。)另一座是座死火山,叫什么名字忘了。中间的还路过了一个温泉小镇——MONT-DORE,悠闲了半天时光。
途中的小镇——巨大的花伞,不知道是为了庆祝什么而编织

突然出现的大河让眼前豁然开朗

喜欢骑车爬山的法国人

登顶

这边风景独好

山上有个气象站,常年在这里观测气象变化。气象站的下面还专门为游客建了个小小博物馆,里面还有保存得很好的100多年前的气象记录,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厚厚n大本,为了这些数据,科学家们还真是辛苦啊。还有科普知识,讲云是怎么回事,雨是怎么形成的,地下水都到哪去了……有趣的是为了讲解这些概念,工作人员在一个大大的玻璃盒子里用棉花做成云朵,把山的模型劈成两半,画上几个会说话的箭头,就非常形象的把山区的各种气候现象都表现出来了,寓教于乐,还是很有创意的,觉得小朋友们要是看了这样的模型,肯定会对气象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的。
气象站博物馆里暖暖的黄,温馨又浪漫

之后去了一个温泉小镇——MONT-DORE,很精致的村子,秀气、灵动。不过是开着车翻了一座山才到的,当时已经入夜,山上又有大雾,完全是拍恐怖片的场景,满山的雾就像道具手里源源不绝的烟雾器,不停的制造恐怖气氛。当我们安全到达小镇之后,揪着的心才缓缓放下来。
英姿飒爽的美女——不禁问自己,身在何处

到了火山,才终于有机会爬山——因为这里不让汽车开上去,呵呵。以前还从没爬过火山呢,想着很多人都喜欢去爬活火山,期待能到火山口看看里面的熔岩汹涌澎湃的样子,我还是挺害怕的。死火山当然就没问题了,唯一能知道这里曾是火山的标志就是远处山顶曾经喷发过的地方留下的一个大凹陷以及脚下踩着的火山灰。爬山忘了带水,所以渴了的时候就眼巴巴的看着别的游客喝水——望水止渴,越望越渴。我是幸运的,一个法国男人带着他的儿子和他家的大狗一起爬山,因为喜欢狗所以主动跟它玩了会,于是男主人也用嘣英语单词的方法试图跟我交流,可是根本理解不了,感觉他说的就不是英语。最后还是朋友用嘣法语单词的方法才算得以沟通。他主动问我们喝不喝水,我也就毫不客气了,没办法,实在忍不了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把我们当成了日本人,而他带的水是从日本进口的矿泉水,上面有日文。他以为我们一定知道那个水的牌子才拿出来的,呵呵,让他失望了。(插一句,已经很多次被人当成日本人了,去法国的时候、比利时的时候、甚至在荷兰上课的时候,也有同学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长的挺中国的啊,哪里像日本人了?一直纳闷儿,后来想明白了,在他们眼里估计中国人和日本人也没啥区别,可是为什么从来没人说我是韩国人呢?)还没到山顶就看见有人在天空中“飞翔”,原来是有人在这里收费,专门带游客玩儿降落伞。有心想尝试一下,可是他只收现金不刷卡,没办法,只能仰着脖子看“上面”的游客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了。这次爬山才算是最终完成了我的愿望,可以能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仔细看,远处山顶的凹陷就是喷发过的火山口

山花烂漫

遨游在蓝天

这次的山区之行为了避免收高速公路费(呵呵,因为荷兰是不收取高速费的),我们走的是普通的山路,弯弯曲曲,像是走不完。有时那弯儿拐的,跟张家界的“连环夺命弯”不相上下,导航系统上显示的基本就是n多个超级夸张的“S”,我们转啊转的,头都晕了,还是没转出山区!当我们终于驶上高速的时候,我不禁为那些在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辛苦修路的法国工人朋友们深表敬意,这里的确太需要高速路了!简直是对耐心的超级挑战!
总体来说,法国的山区感觉一般,也许是我选的地方不对,怎么形容呢?就是些山吧,没什么特色,既不秀美、也不险峻,比黄山的感觉差远了。不过能登高远眺也算是解馋了。
绕来绕去的山路连绵不绝

途中的紫

蓝天白云绿树

鱼儿鱼儿水中游

傍晚到达Orange,这座为了纪念凯撒在普罗旺斯取得的胜利而修建的凯旋门建于公元10年到25年间,个人感觉跟巴黎的凯旋门相比,有更加厚重的历史感。随手所触,入眼即是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