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iddle/61048f6dx7515c9a4dcd8&690
在我国,由于受“不打不成材”等传统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公众仍然认可和接纳家长打骂孩子的行为,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了许多儿童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今年,西安市在短短8天内就连续发生两起亲生父母殴打孩子致死案。
6月11日上午,在西安某商场工作的市民刘某送9岁的儿子上学时得知其有一门课考了70分,当场便扇了儿子耳光,还踹了他几脚。刘某对老师称,单位还有事,就把孩子带走了。当天晚上,孩子遭到父亲的毒打。
据办案民警介绍,刘某承认部分伤痕是当晚打的,他觉得儿子成绩差,特别生气,就一直打孩子,不仅用手和脚,最后还用木棍打孩子腰部和背部。12日凌晨,他发现孩子快不行了才抱着去西安第四医院急诊,但到医院时孩子已停止呼吸。医生发现孩子全身多处有淤伤。
时隔几天,西安再次发生一起父母打死孩子案。6月18日,西安长安区一对夫妇因为怀疑8岁的女儿在家里偷钱,将孩子打死。
http://s4/middle/61048f6dx92d97ecf32a3&690
像以上的血淋淋的事例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眼前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这是谁的责任?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观念,一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会对孩子施以适当体罚。中国的家长认为,惩罚孩子是自己的自由,管束孩子是自己的自由,孩子没有违背家长意愿的自由,甚至剥夺孩子的生命也是家长的自由!因此,棍棒教育,家庭暴力,棍棒之下出孝子等传统教育理念长期束缚着家长们的思想。
打,对顽皮的孩子似乎有一定的作用,但孩子受到的心灵创伤难以弥补,造成其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打孩子有五大危害: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有的孩子慑于家长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索性“好汉不吃眼前亏”,养成了见风使舵,看脸色行事的不良习惯;有的孩子产生绝望心理,对家长嫉恨报复;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的攻击性示范;父母打孩子,很容易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http://s2/middle/61048f6dx92d98258f271&690
中国孩子从生下来,就被当做家长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地被训斥,可以任意地被打骂,被约束;可以任意地被禁止发表意见,被限制自由;可以任意地被限制恋爱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而家长为此所作的一切,居然全为社会道德和风俗所认可的!他们自幼就被剥夺了和家长对话的权利,永远是被动的服从者,被动地听着家长喝醉酒后的训话,麻将桌下来后对孩子做作业的呵斥,不让看电视、被关禁闭做作业的要求。
因此中国孩子缺乏沟通能力,等他们长大后,继续这样的传统,不和孩子沟通,狐假虎威。他自己如果小有成功,就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如果他自己不成功,更成了他管教孩子的理由:就是因为自己小的时候被管教太少。
http://s16/middle/61048f6dx92d98473614f&690
可有几个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沟通、一起进步?家长放弃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仅仅把权威、命令强加在孩子身上。所以,他们妄图用金钱来回避自己的责任,逃避自己。他们本来可以和孩子一起度假,却把孩子送去学习辅导班,自己享受自己的自由。他们本来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电视、交流看法,却把孩子关进书房。他们本来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却把自己放在麻将桌上,指望孩子去承担自我教育的职责。他们都在祈祷奇迹:自己丧失了学习的能力,指望孩子能够天生地产生。他们总是表里不一,在孩子面前保留着虚伪的尊严。把自己的不成功变成管教孩子的动力;把自己的成功当作管教孩子的法宝。
因此我要大声说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我们父母要真正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习,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真诚、平等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http://s11/middle/61048f6dx92d9865113c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