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惨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标签:
南平惨案启示杂谈 |
http://s1/middle/61048f6dt8300916271a0&690
学校,尤其是小学,应该是最平安最安全的地方。然而,谁能想到在校门口会发生这样的悲惨事件?设身处地地想想,任何人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制造这样惨绝人寰事件的,是个落魄的外科医生,名叫郑民生,生于1968年,中专毕业,未婚,此前已被辞退。该凶犯初步供出作案动机:1.周边的人看不起他,讲他不清楚,有桃花病;2.婚姻不顺,女友迟迟不与其结婚;3、谋新职不成,觉得活着没意思……由是观之,这是他有预谋地报复社会。
一是关于到校时间。一位学生家长说,南平事件发生后,他们接到学校通知,建议家长早上7:40之前不要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7:40--7:50统一进校。学生家长认为,这一措施首先与家长上班时间相悖;其次学生集中到校给周边道路交通造成压力;此外,学生集中在校门口,一窝蜂进校也存在安全隐患。“学校能否灵活一点,老师早到校一会儿,学生也随到随进?”
二是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一位家长举例说,他曾在学校门口见到一个形迹可疑的男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这位家长在向学校保安反映后,保安说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上下学时经常在学校门口附近闲逛。“既然知道是精神病患者,为什么不能建议社区和公安部门,在上下学时间对其活动进行限制?这反映了安全防范意识的缺失”。
三是门卫普遍年龄较大,且没有配备必要的警械,校门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无法有效履行安保职责。
四是驻校民警形同虚设。“很多学校都设有驻校民警。但平时只能在学校警务室看到他们的照片,不见其人。遇到突发事件,怎么能保证及时制止?”
五是排队集中离校。每当放学,各小学都是以班为单位,让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离开学校,家长在稍远的地方等待。“南平事件的发生,和孩子过于集中不无关系。小学能否像幼儿园一样,家长在校门口等待,经过确认后才能带孩子离校?”
六是应配备生活老师。“班主任既要管教学,又要管生活,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能不能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担负起学生安全的职责?”
“我们学校以前没有保安,但是这两天学校增加了保安,我觉得这样很好,起码感觉安全了很多。”学生小菲说。
“我觉得这暴露了校园安全工作的薄弱,学校没有保安,学生本身又是弱势群体,极易遭受伤害,因此我建议全市的中小学都设立保安。”网友“明天以后”说。
“我们学校以后要加强门卫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对外来人员要严查身份,严格登记,问清事由及该人员与要找的教职工、学生是什么关系,要打电话联系确认身份后,才可见面。”自称是某学校领导的网友“秋山”也加入了讨论。
“我建议所有的中小学以后都灵活掌握开校门时间,防止学生在校门外大量拥挤,造成安全隐患。”身为家长的网友“老曹”说。
“学校安全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安全教育重在平时,并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强化学校周边网吧清理整顿,加强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切实净化育人环境。”身为教师的网友“天行健”恳切呼吁。
像南平实验小学这件事情,发生的几率很小,社会上不会有那么多丧心病狂的人,但一旦发生,避免是很难的,唯一能挽救孩子的,就是学校早点采取措施,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围在学校门口,减少他们与社会上的陌生人接触的机会,尤其是孩子放学回家的这段时间,与社会接触多,安全管理也最薄弱。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发生凶杀案的那所小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这就是,早上必须等上课前30分钟以内或10分钟以内才会打开学校大门让学生进校。如果没有这个规定,“3·23”凶杀案的后果,有可能就会改写或说比现在要轻得多。
让人担心的是,这个问题郑州也很普遍,很多学校都有规定的进校门时间,早了或晚了都不允许进。学校的这些制度应该马上改正,孩子到学校后应该马上进校园,这才会让家长放心。
文女士(公司文员)警察在校门口站岗
前些年我在美国工作,看见每所学校门口都有固定的警察专门负责学生的安全。现在,虽然郑州的一些学校门口也有巡防队员站岗,但比起警察,还是少了一份震慑力。
我认为,在每个学校门口都设警察岗,很必要。现在郑州交警正启动“百名交警上公交,交通安全伴你行”的活动,学校里也该经常有类似活动,让孩子们多跟警察叔叔学学擒拿格斗,保准孩子们都很喜欢,效果也会很好。
王女士(公司老板)给孩子找个司机保镖
家长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更是担心孩子的安全。我本人比较赞成给孩子找个司机,平时接送上下学,也算个兼职保镖。
田小姐(酒店经理)学校多买些“旅游巴士”
我以前在广州上班,那边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是有校车接送。我认为学校都应该自己购买些公园里那样的旅游巴士,上下学接送学生,收不收费都可以。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与社会上一些不必要的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