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我族明代进士赵应元遗诗一首
(2012-07-18 13:17:24)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韵共赏 |
同揭明府过崖山吊古
(明)赵应元
大厦应难一木支,忠臣宁肯羡鸱夷。
身投鱼腹知忘恨,泪湿龙髯最可悲。
如臼存孤心已许,若员覆楚志空期。
登临四顾增惆怅,把酒凭君话旧时。
(1) 明府--《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李贤注:“郡守所居曰府。明者,尊高之称。亦有以“明府”称县令, 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2) 鸱夷--《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裴駰集解引应劭曰:“取马革为鸱夷。鸱夷,榼形。”
(3) 臼--古人名,公孙杵臼, 典故《赵氏孤儿》一节的救孤义士之一。古代做臣子的,讲究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忠,以“靖国难,慷慨赴死”为义,而程婴与公孙杵臼为了使赵朔一家保存后代,先后使用了李代桃僵与声东击西之计,程婴献出自己的孩子,公孙杵臼慷慨赴死,最终使赵氏一脉得以保存,报仇雪恨。
(4) 员--古人名,姓伍名员,字子胥,即春秋时楚国伍子胥是也。典故,伍子胥原楚国人,其父兄皆楚国官员,被楚平王残忍杀害,伍子胥出逃吴国。为报仇而借吴王势力倾覆楚国,最终达到目的,但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发狠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解恨,此举纯属发泄私愤而不得人心,后吴王听信谗言赐死吴子胥,“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
赵应元--名必海,号肖鹤,广东新会古井镇霞路赵村人(太宗派元份支),明万历乙未科进士、工部主政、江苏无锡县正堂,留后世著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