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意(常羲)氏族历经2000余年,经伏羲氏族时代、女娲氏族时代、炎帝氏族时代、神农氏族时代、蚩尤氏族时代,又面临步入黄帝氏族时代。
公元前4513年,轩辕氏“黄帝”邦hui(似尭,下为八,音汇)釜山会盟,代神农氏称帝,降封末代神农氏帝榆罔(公元前4571年~公元前4494年)为侯,封于洛水卢氏城,榆罔不受,迁湖北。轩辕黄帝氏对有功的诸侯朝臣进行册命赐姓大分封,有25个氏族部落或25人入赘、加盟到黄帝氏族,被黄帝册命了12个姓:姬、酉、祁、己、滕、葴(zhen音真)、任、荀、僖、姞(ji)、儇(xuan音宣)、衣,得姓者14人;只有姬姓是黄帝的本姓,也就是只有黄帝的亲生子,才能姓姬;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所谓的“黄帝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
其中“己”姓,昔伏羲氏在天水初建王业,其地名“成纪”,子裔名姓氏为“纪”,意为以“己”族的历数为天维地维纲纪。及迁到东方滨海地区为东夷人方,修氏、儵(shu音书)氏、攸氏、少昊氏族、蚩尤氏族、共工氏族皆为“己”姓,或“巳”姓,或“纪”姓。夷、弟、弗等字中的“弓”字部首,皆是来自己、巳、已姓的“蛇”、“九”、“虯”、“它”、“虫”、“几”、“虺(hui音毁)”等的象形。
轩辕氏“黄帝”邦hui赐姓封疆,把有战功的人才和氏族团结起来巩固了姬姜联盟,强化了国家的一统性;又进一步分流那些不与黄帝氏族政权合作的氏族。
少昊青阳氏清,又名玄枵、玄嚣,九天玄女族,号“鸷”,为少昊青阳氏的黑虎支,由于入赘轩辕氏“黄帝”氏族,被轩辕氏“黄帝”,任命与少昊羲和氏总理东夷旧部,司马东夷诸部,称为东部少昊。而少昊青阳氏本部,则同蚩尤九黎部,被放逐于长江淮河流域。
西部少昊为少昊金天氏白虎支,与昌意(常羲)氏族,被轩辕氏“黄帝”任命以占日、月,主日、月所入,少昊主司日反影(日入),昌意(常羲)占月。于是,少昊金天氏和昌意(常羲)氏族,被谪派往甘、青、川西部边陲。昌意(常羲)变为西陵氏,少昊成为婼羌人的女婿。
一说是昌意氏,在洛水下游的下邽,入赘轩辕酋长(即黄夷,约公元前4965年~公元前4900年,姬姓黄夷氏族第1世,少典氏之子,史称黄帝)妻嫘祖为子,成为方雷氏(西陵氏)联盟成员,变为方雷氏昌意。昌意居于北洛河的两宜、宜君、宜川、尚义,时为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500年之间。
无论何说,于约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510年,昌意(常羲)氏族已降居在若水地区。可以肯定一点,降居若水时的昌意(常羲)氏,绝不是生“颛顼”的“昌意”,只不过是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已。包括以前的伏羲帝少昊帝俊、轩辕酋长黄夷,后来的颛顼一世等等许多氏族的第一世首领都一样。以至于后来史记者都以远古飘邈难追为由,以氏族名称为个人,或又以个人混淆氏族名称,来敷衍记之。
轩辕黄帝氏族执掌天下政权约460年,历姬姓涿鹿轩辕黄帝时代(约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366年)、姬姜姓灵宝有熊黄帝时代(约公元前4366年~公元前4258年)、鬼酉姓新郑缙云帝鸿黄帝时代(约公元前4258年~公元前4140年)、姬祁姓轩岗汾晋帝轩皇帝时代(约公元前4140年~公元前4049年)。
所以说,以帝姬芒称帝号为黄帝的公元前4513年始,至少昊氏族帝匠敬于公元前3790年禅位给颛顼氏族(第5世)帝颛‘该字上土下五’(音玲)止,跨度七百多年,其间有多少轮回转换,太费思量,一句“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何以道得明?
公元前4053年,东部少昊青阳氏清ku(左氵旁,右隋字无耳旁)职能王位,取代黄帝氏族末帝号次(公元前4101年~公元前4049年)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