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情诗趣  文/赵崇正

(2010-01-20 19:59:59)
标签:

诗韵共赏

文化

杂谈

分类: 格律知识

【数字与夸张】数字与诗,常有不解之缘,运用得当会使诗词灵动生色,倍收效果;运用得不当,便会产生呆相。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宮三十六。”显得枯燥乏味。

唐朝张祜有《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宮十二年。

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

四句都用了数字,读来毫不古板,令人浮想连翩。数字运用得好与否,当然与诗的意境相关,或指实,或夸张。

指实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

夸张句:“白发三千丈”( 李白)

       黛竹参天二千尺”( 杜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渙)

有个诗评家曾说:“诗的意境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最妙。”有人笑杜甫所写“黛竹参天二千尺” 毋乃太细长乎?如果坐实数字,不兴许夸张,其诗意就不复存在了。

【打油诗与十七字诗】打油诗相传是唐代张打油始创的。这种诗的特点是内容和词句通俗且诙谐,笑骂讽刺于诗中,不拘束于平仄韵律,饶有情趣,兹录二首《咏雪打油诗》如下:

(1)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2)大雪洋洋下,柴草都涨价。

《十七字诗打油诗》也是一种诗歌形式。这种诗头三句都是五个字,末句两个字。其结构特点是轻巧活泼,最妙的是诗中末尾两字直接了当地破解题意:

南宋理宗时,生员官宦人数众多,且多为虚职,白吃国家俸禄。某天理宗贺幸景灵宫,千多生员头戴黑帽,身着素袍俯伏迎驾,于是有人作诗嘲之: 贺幸景灵宫,诸生尽鞠躬,头黑身上白,米虫!

 

【诗钟】何谓“诗钟” ?此游戏源于清初闽浙一带,籍以考验诗人的敏捷构思。其方法是悬十数铜钱于梁间,下靣放置铜盘。出题之后,即点燃那悬吊铜钱的绳索上的香烛,香尽索断,钱落盘中如击钟,以示比赛时间已到,因之名曰“诗钟”

  一卷诗钟有两比,即上下联,每比七个字,字的声韵排列形式似七言律诗的颔联或颈联,但两比不同主题。

  诗钟题目有三大类,谓之:嵌字”、“ 分咏”、“ 晦明 格。

  嵌字格,即出题时定下嵌某两字于卷中,因所嵌位置不同而定出名称。嵌于上下比第一字叫“鹤顶格” ,嵌于第二字的叫“燕颔格” ,嵌于第三字的叫“鸢肩格” ,嵌于第四字的叫“蜂腰格” ,嵌于第五字的叫“鹤膝格” ,嵌于第六字的叫“凫胫格” ,嵌于第七字的叫“雁足格”

  例,出题:《凫胫格嵌字: .

      应答:“春水一牛浮鼻过,秋天孤鹜带烟飞。”

 分咏格就是两比分别吟咏两件事物物或人物,规定句中用字不得与题目字相同,须运用白描、用典、集句均可,但必须紧扣题目字意。

例,出题:《文天祥. 眼镜》

    应答:难凭只手存南宋,可使双眸复大明。

 晦明格,即所嵌两字一个明嵌,一个藏意隐晦。

例,出题:《风、尘》

    应答:宋帝蒙尘随北去,周郎纵火借东来。上比明嵌“尘”字,下比暗藏“风”字。

总之,诗钟以对仗工整,含蓄有味,诗意流畅,情趣高尚为佳作。

 

【诗趣】一首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易懂易记,斟酌起来回味无穷,意境盎然有趣便是好诗,一说情意真切,词藻优美,格调高超,能致读者共鸣乃至进入高尚境界,方为上乘之作。

例一:近来官场上吃喝成风,某高官桌上一道高档莱名“霸王别姫(其实以水鳖及鸡为主厨) ,有人即咏诗一首讽之:

   会议华筵次第开,厨师识趣费心裁。

   乌江千载西风冷,又见虞姫赋别来。

“赋别来” 与“呼鱉来” 谐音,骂得贴切痛快!

又如:

苏轼的“不识卢山真靣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叶绍翁的“春色滿门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类咏物诗,通俗易懂,但寓意深长,为千古不朽名句。

 

例二:《苏东坡与佛印和尚谈诗趣话》

      稽首天中天,亮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常常倾谈佛学、互证禅理。一天,苏东坡做了上靣的一首诗,自以为参悟了,很是得意,便写下来命书童送过江去给佛印。佛印看过后随即在页尾批上“放屁”二字叫书童带返。

苏东坡一看批字“放屁” ,委屈之余愈觉气愤!于是立刻过江找佛印理论。两人一见靣,东坡靣红耳赤地质问佛印和尚:“你凭什么骂我?”佛印却平静地说:“我骂你什么?”

东坡指着诗笺上“放屁” 两字说:“这不是你写的吗?”

佛印笑着说:“你不是巳经参透禅理了吗?‘八风吹不动’ 嘛!怎么我仅用一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呢?”

东坡一听,顿时呆住,转念一想,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注:“八风” 即佛道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例三:《乾隆皇给岳飞题诗》

话说清代风流天子乾隆皇帝经常微服出巡,独个儿到处闲逛。一天,到了河南汤阴县,见到一座岳飞祠,于是径直进去游览。正闲间,忽然一阵怪风平地而起,把大门“崩” 的一声关上了,乾隆大吃一惊,赶紧从旁门退了出来。

回到寓所,乾隆整晚心绪不宁,辗转睡不着觉。心想:岳飞乃宋代抗金名将,或许不滿我这个外族统治者的到来,又或许视我不够诚敬有所得罪。翌日,乾隆亲自带上烧猪祭品,再到岳飞祠诚心拜祭,并在墙上题七言律诗一首:

    紫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

    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幸犹支。

    家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这首诗写得不错,可见乾隆的文字根底是很好的。诗中有复过之 可知他确二进祠堂是事实。他赞扬岳飞的两言臣则 是千古之师,是指当时有人问岳飞:“怎样才能使天下太平?”岳飞即答:“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这就是做人臣的准则。“两言” 是指“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乾隆在诗中又以檀道济(人名)比喻岳飞。原来南北朝时檀道济被朝廷收诛时说:“何乃坏汝之万里长城也。”宋高宗始初倚重岳飞保住彊域如稳固的万里长城;后来杀害岳飞无异于自毀长城也。此句用于现今之世,仍有其极深刻之意义。

末联“家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你死后尚被人崇拜,还怨恨什么呢?只怨当年十二道金牌召你回朝的期限太促罢了!

乾隆的用心可谓良苦矣。现今这首诗仍保留在汤阴县岳飞祠的碑廊中,让后世人回味、警醒。

 

【联趣】对仗,即对联,做诗人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现举一对联中之情趣一类叫“无情对”:

所谓“无情对” 是某一对联之出句与对句所言事物风牛马互不相干,但字词对仗却非常工整,有的妙趣横生,细细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此“无情对” 据说是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民国初年,一般好事文人常以无情对进行文字游戏,也曾风麾一时。

广东新会宿儒何淡如是此类对联高手,举例如下:

   (1)出句:四靣云山谁是主?

        对句:一头雾水不知宗(踪)

  2)出句:一拳打出眼火

        对句:对面睇见牙烟(广东白话“牙烟”——危险)

  3)出句:有酒不妨邀月饮,

        对句:无钱何必吃云吞

此外当时流行的还有以下几副令人啼笑皆非的“无情对”:

  4)出句:树已半枯休纵斧,

        对句:果然一点不伤肝(相干)

  5)出句:四月黄梅天,

        对句:三星白兰地

  6出句:公门桃李争荣日,

      对句:法国荷兰比利时。

()绝对”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几乎所有古迹寺宇、游览胜景,处处可见其迹。对联的上句为出比,下句为对比,如果有了出比,但因出比难度设计较大(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反) ,无人想出对比,就视为“绝对” 。

但世上有没有此类绝对呢?

据说乾隆皇帝有一次监临殿试,出一上联命360位进士作对,以便钦点谁为状元。出对是:烟锁池圹柳。

过了半刻,有一进士离席而去,乾隆问:“为何离席?”进士答:“此是绝对,出比句含金木水火土五行,恕学子无法作对。”

果如其言,过了半天,没有一人能对得上,通通交了白卷,乾隆便首点那个离席进士为状元。

此事过了百多年,至民国年间,广州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调集革命军到越秀山镇海楼布防。一时镇海楼堆滿枪炮,有文人想起前清这一“绝对” ,便灵机一动,以“炮堆镇海楼” 作对。后人认为不够文釆,就改成“炮镇海城楼” ,于是百多年的“绝对” 得到破解。

民初有几位学者聚集于广东肇庆阅江楼谈诗文,其中有人出一上联:“阅江楼中阅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即席无人对得。

十数年前,澳门某财团悬赏一百万港元,出对是:“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至今无人对上。

以下出一上联曰:日月两泉明白水

你能对上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