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世兴园——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展》(3)

(2011-10-24 09:16:20)
标签:

香山

静宜园

原创

二十八景

杂谈

http://s8/middle/6103cc4fgb00141d0a4c7&690

http://s3/middle/6103cc4fgb00151f8bff2&690
    公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纵观我国园林史,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盛世兴园。凡是国泰平安,必是大兴园林之时,反之也如此。香山静宜园的兴衰就是一部中国园林发展史,宛似一幅厚重而多彩的历史画卷。
    香山静宜园是一座凝聚着深厚中华民族山居文化的皇家园林,倍受历代皇帝所青睐。清朝康乾时期,择选香山营造皇家园林,成就了香山静宜园在京城西北郊三山五园中相地最胜、规格最高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御题二十八景,并赐名静宜园。以二十八景为代表的香山静宜园,是由历代皇家园林叠加扩充而成,堪称中国古典山地造园艺术的巅峰之作,充分反映了香山自然生态如画、地貌形胜奇特,春夏秋冬、朝夕晨昏、风霜雨雪、季时相演化各臻奇妙,形成了象外象、情外情、境外境。
    1860年、1900年,香山静宜园两经浩劫,剩下断壁残垣,有的景点已湮灭无存。建国后,特别是近年来,香山公园先后恢复修缮了勤政殿、香雾窟等11处景点,但仍有17处景点未得到恢复,特别是以虚朗斋(中宫)、丽瞩楼(太后宫)为代表的核心行宫区域,被香山饭店、电话局等驻园单位占用,占地面积达3.32公顷,使历史名园的全貌难以展现。
    香山公园“十二五”规划中将重点复建香山寺、雨香馆等7处;现状遗迹保护栖月崖、森玉笏等7处;同时积极争取恢复致远斋、韵琴斋等配套建筑组群12处,积极促进香山静宜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长期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公园事业的发展,2006年初专门组建成立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负责市属11家公园及所属机构的管理,明确提出首都公园“面向世界,要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面向全国,要成为展示首都形象的精品;面向市民,要成为展示北京发展的舞台”。随着北京“十二五”规划的推进,首都公园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阶段,市公园管理中心提出了“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北京历史名城文化,打造世界一流名园”的目标,我们坚信以历史名园为核心的世界名园必将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元素和积极力量。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特推出《盛世兴园——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展》,以此与世人共勉

第一部分 昔日胜景

http://s1/middle/6103cc4fgb0017cc7d570&690

  香山位于西山东坡腹心,是西山山梁东端的枢纽部位,主峰神秀,三面环山,宛似一幅山水画卷,情景契合,立意高远。香山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早在元、明、清时,皇家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每逢夏秋时节皇帝都要到此狩猎纳凉。香山寺是北京城最早的人文景观之一。
  清乾隆十年(1745年)曾大兴土木,二十八景名噪京城,赐名静宜园,在京西著名的“三山五园”中独占一山一园。乾隆诗曰:“我到香山如读书,日新境会日徐徐。”


http://s16/middle/6103cc4fgb0017ce65a8f&690
  如果说西山是北京的天然绿色屏障,那么香山就是镶嵌在绿色屏障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香山文物古迹众多,亭台楼阁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间。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有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院碧云寺;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五百罗汉”;有迎接六世班禅的行宫——宗镜大昭之庙;有颇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见心斋。站在香山至高点香炉峰,盘山公路犹如玉带束腰,西山美景尽收眼底,大有全识“庐山真面目”之感。放眼东望烟树深处,各式建筑星罗棋布,紫禁城影影绰绰,昆明湖宛如一盆清水,整个京城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http://s8/middle/6103cc4fgb001d4642797&690
         从康熙行宫(左图)到乾隆香山静宜园(右图)

  清康熙十六年(1677)开始在香山建设行宫,康熙皇帝驾幸香山,留下了“涧碧溪清、绿筠深处、普照乾坤、来青轩、光明三昧”五块匾额,及《洪光寺盘道》《来青轩临眺》《驻跸碧云寺》《碧云寺临泉望月》《碧云晓起》《再赋碧云晓起》等诗篇。

  清乾隆十年(1745)始廓香山,至次年春天园成,有大小园林景观80余处。形成亭、台、轩、榭无不有,泉、石、竹、树尽怀中,古迹遍山野,四时皆幽翠,清雅端秀、云蒸霞蔚、宛若天然山水画卷的皇家园林。

  乾隆认为,香山山水相依,这种动静相宜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使人的身心得到滋补、休息,体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的道理,与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无欲则静虚、动直;圣人之道仁者爱,义者宜;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的思想相得益彰。便为园赐名“静宜”,并御笔钦题静宜园二十八景,成为山地造园的典范之作。


  乾隆一生先后七十余次游览静宜园,每到香山都要驻跸三五日。他对香山静宜园的山林景观情有独钟,以独特的眼光撰写赏景、即事、农事、怀古、处理政务等诗篇1480余首。他说:“向来每至香山,遇佳处无不留句”。
http://s2/middle/6103cc4fgb0017d329d21&690
 《静宜园记》为乾隆十一年所书。主要说明建园时间、建园规模、建园形式、取名“静宜”的含义、景观命名及建置情况。图为清代翰林院大学士梁诗正敬书。

 

http://s8/middle/6103cc4fgb0017ca95127&690

  香山静宜园是一座融历史、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凝聚着深厚中华民族山居文化的皇家园林,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丰富,蕴涵深厚的文化内涵,倍受清代皇帝青睐。
  
【乾隆帝亲题静宜园二十八景】包括:
  内垣二十景:勤政殿、丽瞩楼、绿云舫、虚朗斋、璎珞岩、翠微亭、青未了、驯鹿坡、蟾蜍峰、栖云楼、知乐濠、香山寺、听法松、来青轩、唳霜皋、香岩室、霞标磴、玉乳泉、绚秋林、雨香馆。
  外垣八景:晞阳阿、芙蓉坪、香雾窟、栖月崖、重翠崦、玉华岫、森玉笏、隔云钟。

 

http://s11/middle/6103cc4fgb0020a19980a&690
  【静宜园二十八景图卷局部】二十八景图卷画工细腻,画面纵28.7厘米、横427.3厘米,为乾隆年间擅长山水、花卉、翎毛画的宫廷画家张若澄奉旨绘制。其作品多存于宫廷,民间少有流传。现图藏于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 百年沧桑

http://s10/middle/6103cc4fg78003ada4ed9&690

  清咸丰十年(1860)10月18日、19日,香山静宜园被英法侵略者焚掠,举五世经营与百余年之积蓄的园林付诸一炬。园内的珍宝、文物被掠夺一空,遍山瓦砾,凋零不堪,名胜无存。英随军牧师道:“焚毁……从圆明园开始,其次,转向西边的万寿山、静明园(玉泉山),最后轮到香山(静宜园)。……到香山……焚烧掉里面和环绕着的高可参天的树木……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云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
  中华民国时期,曾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熊希龄在香山建立了慈幼院,开设了学校、工场、旅馆、医院,出租静宜园二十八景部分遗址,使园林改变了原有面貌。

 

http://s12/middle/6103cc4fgb002e4c7b48b&690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后的静宜园之勤政殿遗址           香山之静室故址

http://s6/middle/6103cc4fgb002f0fdd055&690
       香山寺观音阁故址                 香山之香山寺下知乐濠  

http://s15/middle/6103cc4fgb002b83246ee&690
 香山之唳霜皋白皮松最多可以逺眺为本园公共游览地     香山之璎珞崖崖上有瀑布崖下有方池
http://s1/middle/6103cc4fgb002b8bb5ef0&690
     香山之重翠庵故址                香山之罗汉景在玉乳泉之下

 

静宜女校:

  静宜园衰败后,看守静宜园的人经常把园里的树木私自砍了去卖。民国元年,开明人士马湘伯、英敛之到此游玩,见状后就商保存静宜园古迹问题。他们觉得西山附近的人很穷苦,特别是女孩没机会受教育,就打算在此设立静宜女子学校解决这些问题。于是请喀喇沁王福晋领衔,奏请于前清隆裕皇太后,将香山静宜园借用办学。除使用公款外,还募捐了部分才把破旧房屋加以修理,创办了静宜女子学校。学校位于静宜园中宫旧址(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虚朗斋),香山慈幼院女校成立后就不再使用静宜女子学校了。

http://s13/middle/6103cc4fgb004abd977ec&690

香山之静宜女子学校为马湘伯英敛之兩君所创办专教育本地平民子女
http://s8/middle/6103cc4fgb004afc60b57&690
静宜园焚毁后中宫开办静宜女校

 

香山慈幼院:
    民国六年(1917)顺直水灾(今河北、北京),淹没了一百零三县,一万九千零四十五村。受灾的百姓有六百三十五万。熊希龄奉命督办水灾善后事宜,但因灾童太多就在北京设立了慈幼局,水患平息后,除由其家长领回的儿童外,尚余200多人无家可归。于是熊希龄就与水灾处陈汉第、罗振方商议建一所大规模的慈幼院,将城内外贫苦孩子招来一同教育,后经徐世昌与清室内务府榷商,把香山静宜园拨借建设慈幼院。香山慈幼院分为男女两校,男校在静宜园的东北(即现香山公园管理处和香山别墅所在地),女校在静宜园中宫。民国九年(1920)十月开学。其间静宜园二十八景多被改建为饭店、工场、旅馆、医院。

 

http://s5/middle/6103cc4fgb004d5390c14&690
 熊希龄及师生在香山慈幼院合影     民国时期的来青轩旅馆     香山之慈幼院女校大门内兩亭
http://s9/middle/6103cc4fgb004d5855c48&690

  香山之慈幼院女校即中宫故址  香山之绿云舫故址现定建筑图书馆  香山之慈幼院女校内之曲水流觞

清皇室之寝宫也现有女生四百余人

 

私人别墅:
    为了解决慈幼院经费,香山慈幼院院长熊希龄将静宜园部分景区遗址出租给当时的军阀富商进行建设改造,包括多处二十八景面目全非。

 

http://s2/middle/6103cc4fg78007fc98b21&690

 

http://s10/middle/6103cc4fgb0050652ac49&690
      香山之森玉笏     香山之森玉笏巨崖壁立上有一亭俯 香山之双清别墅即松雾云庄故址内有 

                 瞰北京夏极凉爽秋后红叶满山风景 泉源金世宗赐名梦感泉清高宗以双清

                 奇秀为本园公共游览地      二字题壁山南围墙外有遼永安帝陵寝

           


http://s13/middle/6103cc4fgb0054d27b9dc&690
    香山之雨香馆现为馮用威君租建别墅         香山之无量殿故址内有避暑租屋六所
http://s13/middle/6103cc4fgb0054d73f65c&690
香山之芙蓉坪内有泉源现为周作民君所租拟建避暑别墅     香山之栖月崖现为鲁仙舟君租建别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