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山历史上的牌坊建置

(2009-08-12 08:03:01)
标签:

牌坊

静宜园

金刚宝座塔

三山五园

乾隆皇帝

香山

分类: 文史研究

香山历史上的牌坊建置

                                朱如意

    牌坊、牌楼,对于人们来说既熟悉但又不易区别。很多建筑专业书中记载“牌楼又称牌坊”。《辞海》中也仅见“牌坊”的定义,即:是中国古代一种门洞式建筑,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在建筑上起到入口标识、行进导向、组织空间,点缀景观的作用。惟《现代汉语词典》把它们分别做了定义。“牌楼”解释为:做装饰用的建筑物,由两个或四个并列的柱子构成,上面有檐;“牌坊”解释为:形状象牌楼,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的人物。此文中我们还是依《辞海》把它们统称为牌坊吧。

牌坊在历史上也叫坊楔、绰楔。

    香山是位于小西山东麓的一座千年历史叠加的古老园林,因其造园突显千峦环翠、万壑流青、疏篁通幽、松林藏舍、繁花铺地、楼阁遮霞、亭台跨池、涧壑飞桥的景观环境特点,所以自东晋起就被人视为炼丹之圣境;唐代起建置寺庙成为佛家追求佛法的宝地;辽金伊始则被摄入帝王视线,首创“皇家造园之先河”;至元代成为集西山风景之精华的游览圣地;明宦官操政营修,出现“西山佛寺累百”的禅林盛况;清朝入关之后,国力日趋雄厚,康乾时期达到盛世,加之两代帝王酷爱山林之幽,西山开发进入巅峰,形成著名的“三山五园”和西山大园林。香山建成静宜园,并成为集皇家栖居林泉、避喧听政于一体,融天地人、儒释道文化于一堂的园林经典。

    随着清朝的衰败,这座历经几百年中国劳动人民辛勤创建的杰作于咸丰十年(1860)遭英法联军焚毁,名胜珍宝荡然无存。中华民国成立后,静宜园旧址成为香山慈幼院办学基地,大部分景区成为达官贵人、军阀巨商的私人别墅。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香山,筹备新中国解放,为香山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篇章。1956年作为人民公园对游客开放。几经建设,香山公园日臻完美,并被纳入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云寺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静宜园的建成,创造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山林地造园的里程碑,自然少不得牌坊这样的点缀性建筑。但是由于外辱和历史更迭等因,现仅能见到保存下来的牌坊4座(含碧云寺)、近年恢复的6座(其中香云入座牌坊于2004年坍塌,仅存夹矸石)和仅剩残破夹杆石的3处(香山寺一座、朝阳洞东北侧老路上一座、森玉笏西侧老路上一座)。

    为填补香山鼎盛时期的灿烂画卷中牌坊的空缺,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和遗址的实地勘查,共搜集到清代静宜园、碧云寺牌坊25座(其中2座未见文献记载,即:朝阳洞东北侧老路和森玉笏西侧老路上的两处存有夹矸石、均为单间二柱式样,因无法得知建筑形式,故后文中不作记述)。

    在《日下旧闻考》中记载香山碧云寺牌坊15座,即:“静宜园前……东西各建坊楔……,东坊额曰‘芝廛’‘烟壑’、西坊额曰‘云衢’‘兰坂’;勤政殿西……建坊座,内为丽瞩楼;香山寺……前建坊楔;欢喜园东西各有坊楔,西坊额曰‘停霭’‘栖霞’,东坊额曰‘纡青’‘延绿’;洪光寺……后门外坊座一,前额曰‘蕙馨’、后额曰‘芝采’;晞阳阿其北坊座一,东坊座一……北坊额曰‘丹梯’、曰‘翠幄’,东坊额曰‘萝圃’、曰‘秀岑’;香雾窟东南北小坊座各一,东面大坊一座,……额曰‘香圃’、曰‘琪林’,其前小坊座额曰‘虹梁’、曰‘月镜’,南曰‘攒萝’、曰‘环绮’,北曰‘丹梯’、曰‘翠壑’;宗镜大昭之庙门东向,建琉璃坊楔……东面额曰‘法源演庆’、西面额曰‘慧照腾辉’;碧云寺院前白石坊座一……坊座上额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

    而在乾隆皇帝钦命宫廷画匠清桂、沈焕、嵩贵合笔著成的《静宜园全貌图》中,除可以清晰的找到上述15座牌坊外,还有8座,即:勤政殿景区东随门牌坊一座、香山寺景区牌坊三座(买卖街中部路西侧一座、知乐濠西“香云入座”一座、八方亭西“永安”“甘露”一座)、洪光寺景区东北方门前牌坊一座、碧云寺景区牌坊三座(山门石狮前一座、金刚宝座塔院门前随门木牌坊一座、金刚宝座塔前砖牌坊一座)。

这些牌坊形式上分为“柱出头式(冲天式)、柱不出头式”两种,材质上分为“琉璃、石、砖、木”四大类,式样上分为:单间二柱一楼冲天式、单间二柱一楼庑殿式、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三间四柱三楼庑殿式、三间四柱七楼庑殿式五种。

    香山的牌坊多为木质,这大概与山林整体景观环境和特定环境密不可分。比如:丽瞩楼前、香雾窟前、欢喜园、晞阳阿等处的牌坊建置,我认为完全是根据景区环境需求而建,在突显出建筑美的同时,满足了与砖木建筑相匹配、与山林环境相协调、与整体景区相呼应的需求。再如:东宫门外买卖街不过三四百米长的道路上就建有二座牌坊,这大概是根据特定环境需求建置的,以牌坊、买卖生意铺面铺垫了香山奢豪的门前序曲,在“三山五园”中门前建有两座牌坊的当数香山独一无二,足以看出香山静宜园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另外:勤政殿景区带门随墙牌坊的建置,其体量虽小,但却彰显出御苑森严壁垒不容随意出入的皇家威严。

    香山虽然仅存4座历史遗留牌坊,但其式样丰富、质地各异,价值不斐。比如:宗镜大昭之庙琉璃牌坊,其基石雄厚,汉白玉须弥座石拱圈,红墙嵌彩色旋花、二龙戏珠图案琉璃面砖,甚为华丽美观,极具观赏价值;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院木牌坊,小巧精湛,庑殿式的做法配以二龙戏珠彩画高贵典雅,颇具风格;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牌坊,通体汉白玉石结构,外接八字影壁,遍布云纹、狮兽、人物、花草、山水浮雕,龙鹤栖宿额枋,云冠、石犼端居柱头,可谓难得的石雕珍品;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砖牌坊,须弥座石拱圈、磨砖对缝的墙体、精美绝伦的砖雕,堪称古朴典雅别具情趣的砖雕艺术品。尤其是1986年勤政殿,1991年香山寺,1996年欢喜园,2001年香雾窟等景区按原样复建的6座木质牌坊,对研究香山牌坊、完善景区、导引游客起到重要作用。

    香山的牌坊不仅显示皇家园林点缀性建筑的精美,更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从牌坊的嵌额,不难看出集君王、哲人、诗人、画家为一身的乾隆皇帝对这座山林寄与的情怀。比如“芝廛”:意为良好山居环境,取意于唐代王勃《寻道观》诗:“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比如“烟壑”:意为山岚谷壑烟雾笼罩的环境。比如“纡青”:意为香山曲折萦回的山路尽是青翠,或因此地有晋代“丹井”,取意葛洪《抱朴子·任命》:“及其达也,则淮阴投竿而称孤……解屩而纡青。”又如“丹梯”:意指高入云霄的山峰。乾隆皇帝结合环境为之命名,如同画龙点睛,道出景观特点和美妙意境,以及乾隆的个人心境。

    如果说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是蕴藏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那么香山的牌坊就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后人,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