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梦想
是写童话,因为儿时的床边故事永远是出自丹麦的那位先生
中国的童话,是哪个从盘子中跳出来惩恶扬善的小孩子
没有公主,也没有王子的世界,没有孩子喜欢
后来的梦想
是设计师,每天下了课就在西南风的角落一本一本的翻阅服装设计类书籍
但是,那年的自己是多么单纯而不坚定的孩子
妈妈说,你素描都没有学过,学什么设计啊
于是安安心心考上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本院校
开启生命的百宝箱,认识很多教于我故事与人生的人
毕业的那年
写完了自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可是心里空空荡荡
在银行工作一个月以后离开
并不是不喜欢银行的工作,那些专业知识过人的哥哥姐姐全部都是我崇拜的对象
只是,那颗不安分的心还有一些不安分的梦想
1
我永远都记得那个女老师教我们公共关系学时,对与那些案例中的处理方法,自己满心的敬佩,那时我对我最好的朋友说,我喜欢公共关系学。
YW依然记得我说的那句话,可是她没有想到,我会在今天又提起这个话题。
这段自己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一个的翻看中国公关公司的介绍和相关新闻。
学的是MBA,以至于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会突然想这个行业。
其实MBA学的是大综合,有财务,有管理,有人力资源,有经济学,但是唯一不可能一出来就是CEO,所以,学MBA并限制未来的方向,大学那些过硬的金融财务知识其实在任何单位都是发光发亮的。
世界那些纷繁的事情看似复杂,其实也只是遵循着这些规律,相互影响着呈现百花齐放的艳丽。
对于应届毕业生,所谓的专业和非专业,其实是很模糊的概念,只要自己拥有所谓的素质,非专业超越专业并不是难事,如同很多CEO都不是专业的,J说,其实学得再多,工作岗位上没有人会让你解释会计准则,也没有商家通过需求供给曲线决定价格。
没有经验,其实哪个专业都一样,放下对于所拥有知识的骄傲和前辈一点一点的学习。
未来在于脚下一个一个的步子,在于现在,在于以后,而不在于从前。
永远不要因为拥有什么而受到限制。拥有的只是帮助你得到更多,而不是限制你未来的发展。
2 有一天,你会不会不顾一切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0岁以前的自己,父母说什么,便是什么,青春期如同没有叛逆阶段般让父母很省心,那时很安静的把梦想放在每周的周记中,那些故事,那些童话让我的叛逆十分温顺,非常感谢妈妈、爸爸、老师,以及周围朋友同学对于那时自己故事的赞扬,不然我不会在大学一直一直坚守诺言,完成一部小说,虽然没有出版,但是证明了自己。
当我拿到国外学校通知书的时候,妈妈说,我真的不知道以后你要怎么走了。
以前的那个自己,应该走的路,从小学开始,经过中学、大学,然后顺着父母的人情得到一份安稳的工作,而现在,当我踩上另外一块国家的领土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或者,我可以走自己的路,那长满了荆棘一眼望不到头的未来,让我为之兴奋。
四年前,我离开家去郑州,就是为了拥有自己不被溺爱的生活,想看看自己一个人能怎样怎样。
四年后,我离开中国,才知道,只有足够强大,你才能主导自己的未来。
半年前,我安心的在银行工作,因为我知道,以我的能力,那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半年后,窗外截然不同的景色告诉我,或者,我可以走自己的路。
因为我开始慢慢拥有那种给自己和家里更好未来的能力。
我不再是,温室中的花朵,这一路走在,我并没有瞬间成为一个李开复,一个马云,我依旧是那个看到人会微笑,难过了会哭的孩子。
但是我意识到,我可以尽力去完成,去尝试一些希望的未来,只要努力了,即便不是成功,也是和成功等重的经历。
我开始知道,我其实拥有成功的能力。
3
我说,毕业以后我想去奥美或者蓝标。
L说,你能吗?
而妈妈的口气,似乎也有些不太确定,可是我想试试。
也许我不够好,可是机会是平等的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我想去大型的公关公司,我想学习如何处理媒体和公司的关系,我想知道一场大型展览的背后有哪些辛苦,我想看看哪些铺天盖地的宣传背后隐匿着怎样的能力。
我不想自己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为十多年的寒窗而囚禁在黑暗里无法复活,我不想自己的青春一下子落在格子铺里听着领导的训话,踩着凌乱的步子。
想做希望做的事情。
每一个人,应该在内心深处都放着一个盒子,里面放着最初的梦想,最喜欢的工作,只是,有了一个安稳的工作以后,不想放弃,只是有了这样那样的原因以后,不忍离开。
生活的压力,工作岗位的强大竞争,高速发展没有喘息的空间,是不是就是中国社会没有梦想家的源泉。
那,我,应该是很幸福的人吧,我还可以想自己想做的工作,不管是梦想还是现实,我还有一段可以喘息的时间,我还有一段可以努力的空间。
加油···
加油···
加油···
you are the best one in the worl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