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成楼是永定土楼中最为富丽堂皇的客家土楼,是客家土楼的精品,被称为“土楼王子”!
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为方楼和圆楼两大体系。在各类土楼中,最令世界各地游客惊叹的就是当地人称为圆寨的圆形土楼!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有人形容它就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在冷战时期,它曾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我国的核反应堆!
在永定诸多的圆形土楼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振成楼!该楼建于1912年,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矾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览会展出!


——楼的外墙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内部是用黄木和杉木,夏可抵暑气,冬可抵冽风,还可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
——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楼内水井粮具备,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建造工艺世所罕见!
——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振成楼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建造,卦构之间设有防火墙,并设拱门,门闭自成院落,门开院落相通。
土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最具特色,赢得了许多中外专家学者、文人墨客精彩纷呈的赞颂和比喻:犹如古罗马的城堡,直指云天;犹如黑色飞碟,从天而降;犹如朦胧古月,悬于东方;犹如一座古井,永不干涸;犹如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给自足,而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楼内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楼内有二层环形楼台,还有引人注目的石雕木刻,琉璃瓦与铁质花格栏杆。内环当中为中心大厅,厅前设廊,以4根近7米长的大石柱支撑。楼内院落之间通道常以屏风相隔。该楼内环2层,用砖木仿西洋式装修,形成“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振成楼的设计者 楼主


振成楼楼主的第三代传人阿耕在为大家娓娓讲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