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2011-06-14 14:03:56)
标签:

旅游

分类: 茶言观色——贵州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在今天的贵州省西部,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这里的居民由于都是古时屯堡军户的后裔所以人们把他们称为“屯堡人”。

    600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为加强连疆地区的统治。在江浙招幕士兵,让他们携妻带子进入贵州,居住在设置的卫所里,占时出征,闲时屯垦。当时卫所广布全省各地,军户达数万人之多。沧海桑田,而今这些遗迹大多散落到了历史的时空中了,但在“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顺,至今还保存着一些旧址及当时人们生活的遗风,天龙屯堡古镇就是其代表!

    600多年来,生活在天龙古镇中的屯堡人,依然固守着祖宗过去的荣耀。他们身着长衣大袖,每逢节庆,男人们跳着地戏,妇女们穿上翘头花鞋,老年妇女念着佛歌,青年人山歌阵阵,寂静而热情的古镇,巷道如故,堡垒矗立。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历史文化名镇,观屯堡大明遗风。。。。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一、 屯堡人的服饰和称呼

    服饰: “头上戴着罩罩,耳上戴着哨哨,腰上缠着吊吊,脚上穿着翘翘”是对屯堡人服饰的经典诠释,而且每一种饰物都有其别样的含义:

    1、头上的“罩罩”是将士的女人们为自己出征的夫君戴的活孝。当战场的厮杀声渐行渐远,白色的罩罩也演变了其本来的意义,赋予了白头到老新的内涵,后来为了区分女人在家中的地位,做媳妇的依然是白罩罩,当了婆婆的罩罩就采用了黑色;

    2、耳上戴着“哨哨”为了安抚将士们,也为了体现龙恩浩荡,朱元璋允许她们模仿宫廷的嫔妃耳坠的样式佩戴哨哨;

   3、腰上缠着“吊吊”则体现出征丈夫一种深沉的爱,每一个丈夫都要给妻子做一条一丈二尺长的黑色围腰,在妻子的腰上围上四圈,蕴含着一年四季的十二个月;

   4、脚上穿着“翘翘”是他们的妻子,为了在丈夫出征后防卫色狼的骚扰,在翘头花鞋中镶嵌了刀片的翘翘。

   称呼: 在屯堡,称男子为爷爷(ye ye),年轻的男子叫“小爷爷”,年纪大的叫“大爷爷”称女子为“嬢嬢(niang  niang)”。称未结婚的女子叫“小嬢嬢”,年纪大的叫“大嬢嬢”,年纪长者的叫“老嬢嬢”。在屯堡所有的导游都是本地的“小嬢嬢”!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二、屯堡建筑

     屯堡建筑真把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蹬上石碉堡,放眼看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令人感叹屯堡人在建筑上确实对石头有一种深沉的理解。石头的坚固对于构筑屯堡人军事性质的村落“屯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三、屯堡地戏
    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点的是地戏。地戏顾名思义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它是由征南大军带入黔中的。屯堡人的祖先跳军傩不是娱人,更多的成份是娱 神,用这一种傩仪作出征的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可惜我一句也没听懂,也没看懂。呵呵。。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四、屯堡歇后语

贵州行(四)——天龙屯堡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