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家庭教育留学新加坡 |
分类: 中外教育对比 |
你所不了解的新加坡教育
郑江
每每一听说我儿子在新加坡读书,朋友都要询问有关新加坡教育的好坏。国内想让孩子到新加坡读书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打听如何到新加坡读幼儿园的也不少,以双语教育著称的新加坡教育究竟是好是坏,我不想轻易下个结论,可我家孩子身在其中,谈一点经历和感受倒是可以的。
虐心的分班制:新加坡的政府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分班制。班级划分完全按照孩子的成绩进行,通常分为好、中和差三等。这些班级完全按照分数编排,新加坡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进好班中的好班。这还不算完,到了升小学四年级时,还有每年八月全国统一的高才班选拔考试,进入高才班的比例每年基本保持在1%,名校通常高才班的人数控制在100人左右,分为四个班,这些学生一直到小学毕业都重点培养。除了高才班,全国2%到5%的学生可以进入mata班,名校里mata班通常最多两三个。如果你认为只有名校流行分班制那你就错了,在新加坡所有的学校都有这样的传统。“好坏班差别很大,所以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
“我家老大读小三后我们去开家长会才知道按分数分班了。当天家长会上负责老师讲完话后,就通知什么班家长去哪里集合开小会,那些被点名的家长一个个志高气扬,搞得大家都很别扭。”朋友十年前从澳大利亚搬家到新加坡,当时也不知道学校的分班制度。
我也是刚刚从孩子嘴里听说三年级要分班的事情,他说最近老师一直强调,考试成绩很重要,考得好就分得好。新加坡学校将这种按照分数等级分班制度定义为有利于因材施教。从小学三年级就让八九岁的孩子开始到考大学都始终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试问这种“因材施教”究竟人性吗?
考考考,分数第一。考试是新加坡学习的特色,学生、家长几乎都有节奏地忙着各种考试。比如我儿子的学校,英语生词听写几乎是周周考;其次是隔几周就一次的单元测试,英语听力测试,第二母语听力测试;最后就是忙每学年期末大考了,先是第二母语、英语看图写话考试;之后是第二母语、英语的口语考试;最后是各科学年终考试。这些学年考试大约半个多月举行一种,所以考试通常从8月持续到10月底。这期间有的学校还会对二年级以上学生进行一个国际英语能力测试。各种考试和升级分班挂不挂钩,占分值比例多少,老师都会讲清楚。几乎孩子的每一个考试都涉及到将来的分班,因此新加坡人在忙孩子考试期间,甚至可以停止一切社交活动,全家一切活动让路于孩子的考试。
而且家长也总盘算着怎么让孩子成绩最好。有次我家孩子生病,但当天还是去了学校,结果当天有很重要的单元测试,孩子一直坚持考试结束才让学校通知我们发高烧,我妈妈去接孩子时老师就说,孩子病了,今天考试不来也没有关系,这样坚持考试考不好反而吃亏。后来听孩子朋友的妈妈讲了其中奥妙我才清楚了老师的意思:类似这样单元测试每学期有十次左右,期末取平均分折合后计入升级考试成绩,如果学生缺席就按照“总分除以实际参加考试的次数”来计算平均分,所以有时缺席考试还能占点儿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