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2013-09-02 08:30:19)
标签:

莲叶羹

意识

嘴皮子

大作

精粮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冠题“白玉钏亲尝莲叶羹”,按表面人情故事看来,是白玉钏这个人物受了贾宝玉的哄骗尝了贾宝玉的莲叶羹汤;其实,真意不应当按表面人情故事的故事情节做判断的。真意的理解全在字中。玉钏和金钏这对姊妹,并不是实际的人物,而是对红楼梦真意的表达,既可以将真意用金钏表达,也可以用玉钏来表达。真意之前冠一“白”字,是言错误理解真意,不懂得真意的意思,“白”就是错白。“亲”,在这里表达的是“情”有情才会“亲”,“亲尝莲叶羹”是言坠入情网才会去尝去欣赏那没有价值没有营养的“莲叶羹”。
先从“莲叶羹”汤的本质上分析。“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此句话道出了莲叶羹的内容:即“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幼嫩的莲叶与幼嫩的莲蓬作成的汤能有什么营养,充其量只是有些淡淡清香而已,这样的汤怎样能够养人饱人?贾宝玉偏偏爱吃这一口,无怪乎凤姐嘲笑:“听听,口味不算高贵,只是太磨牙了。巴巴的想这个吃了。”凤姐此话是言贾宝玉的爱好并不是高贵的东西,而是低下的;“听听”是言其只是爱好“听听”“说说”之类的空虚的声音而已,“听听”所对应的是“说说”,也只有“说话”是“太磨牙”的事情。“巴巴的想这个吃了”是言天道真意想用这种东西来掩盖真意,“巴巴”是接近天盖(锅)的东西。“贾母便一叠声的叫人做去”,放东西,经常使用“叠放”,而此处作者却将“叠”字用在声音上,意思就是贾宝玉的假声掩盖贾母之真声;“叫人做去”是言书中的人物可以做成假声掩盖真声的东西。“管厨房的说,四副汤模子都交上来了。”“厨房”是专做饭菜膳食的所在,厨房里的产品都是能饱人养人的,厨房里为什么把汤模子都交上去了?是因厨房里从不做这样没有作用的汤。再者,做汤用“模子”是不伦不类的矛盾之处,有夸大“汤”为干饭之嫌。“我记得交给谁了,多半在茶房里。”茶房即茶坊,是人们喝茶闲聊品头论足之处,做莲叶羹的汤模子在茶房里,是言“莲叶羹”这种东西是人们在茶房里品头论足而产生的。“谁”即“言佳”,即或说话的,或说话说的好听的。“一面又遣人去问管茶房的,也不曾收。”茶房里不收,是言做此莲叶羹模子并非是一般的评头论足,因含有真意的重要成分,茶房中岂是能收得起的。“次后还是管金银器皿的送了来。”“器皿”是盛放流体的,那么,做“莲叶羹”的汤模子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好坏之分则取决于内容实质。因此,下面薛姨妈看汤模子的文字把汤模子描写的有各式各样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只是表达的形式上的精巧,但在内容本质上则用“四副银模子”作了限定,“银”非金,金在红楼梦中表达的是真,银则是假。
“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此组句子是言红楼梦中的假,即打的十分精巧的三四十样汤模子出自“你们(真意)府上”,是由真意巧妙设计想出来的,即是由无情者想出来的。因世俗社会中多是有情观的人,“若不说出来”,现实中人很难想得到,所以,必须有解读者“先说出来”,人们才能慢慢的了悟。最终知道红楼梦的真意大道理是鼓励现实中人“作什么”,而要抛弃儒学“说什么”的文化。因为只有作,充分发挥人们巧手作什么的创造力,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尽管在现实社会中离不开“说”,但最终要把“说”落实到用手作上,才是人类的必由之路。“姑妈那里晓得,这是旧年备膳,他们想的法儿。不知弄些什么面印出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谁家常吃他了。那一回呈样的作了一回,他今日怎么想起来了。”此组句子中的“旧年备膳”大有深意。“年”并不是单纯表达时间,而是借“年”是魔鬼之说,“旧”是古,“旧年备膳”指的是孔子《春秋》以来的编年史、史记、资治通鉴之类,尤其说资治通鉴最合适,因其是专爱宋朝执政者准备的“精神食粮”。“不知弄些什么面印出来”,是言其不考究不在乎面(内容)的质量好坏,在乎的是印出来的形式花样;“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借”字是言其并没有“清香”;“全仗着汤好”是言其没有仗着“面”,没有“面”或“面不好”怎么能够养人饱人,所以“究竟没意思”。“谁家常吃他”,是言儒学文化的历史观并不是平民百姓的家常饭。“了那一回呈样的”是言其只不过是“口王”之样,是专供耍嘴皮子(口王)的人用的。“作了一回”是真意,就是“他今日”的意思,“今日”就是天道真意。此句话的意思是言红楼梦中的假是道学观点的人“想起来”的。王夫人说:“要这些做什么?”就是说这些造假的东西做不成什么,何必还要这些东西。“有个原故: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作,今儿宝兄弟提起来了,单做给他吃,老太太、姑妈、太太都不吃,似乎不大好。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托赖连我也上个俊儿。”“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作”,是言红楼梦中的假并不是“大作”,隐含之意是红楼梦的真意才是“大作”,并且是“家常大作”;“大作”可以指文化作品的层次高,但“家常大作”就是言这种“作”对人们的家常生活大有益处,所以才叫“大作”。因此,“家常大作”指的应当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尖端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大作”是对“大作”的阻碍和否定,也就是说贾宝玉儒学文化严重影响制约“家常大作”。“今儿宝兄弟提起来了”指出了贾宝玉儒学文化是“不大作”的祸根。“单做给他吃......似乎不大好”,此句是言红楼梦并不是单让儒学文化看的,让儒学者看了“似乎不大好”,即不好;让什么人看才“大好”呢?让持道佛自然之道观点的人看了才是真正的大好,即真意是自然之道观点者的盛宴,即只有“大家吃”才是盛宴。世俗者众,“大家”希如凤毛麟角,所以,凤姐(凤解)能“上个俊儿”。“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此处的“猴儿”并不是指凤姐,而是指贾宝玉或假,正是假使得真乖巧的隐藏起来;“你”就是真。“钱”或“宫中的钱”都是假,“你做人”才是红楼梦的真意。凤姐说“这不相干”,是言红楼梦中的真假两者不相干,即真走真路,假走情路。“小东道”就是假,假出自情,出自自我情感,所以凤姐说“小东道我孝敬的起”。“说给厨房里,只管好生添补着做了,在我的帐上来领银子。”此句告诉读者:“厨房里好生添补的”就是真意“精粮”。
红楼梦中的假起什么作用?贾宝玉给出了答案:“只管惊动姨娘、姐姐,我禁不起。”此处的“姨娘”指的是薛姨妈,即冷意,“姐姐”即宝钗式的梳理拆解;表面的假是为了惊动真意(冷意)的解读;假文有阻碍禁止真解的因素,但最终“禁不起”。“想起来什么,只管告诉我”,这第二个“只管”则是限定了儒学思维——“想起来什么”的意识思维,这种思维产生的东西只管告诉有情者——“我”;其管不住“作什么”的无情者思维,无情的思维才能够告诉真意“你”。“我想起来,自然和姨娘要去的。”此句是言真必须剥离去掉假的意思,“我想起来”是假,“自然和姨娘(冷意)是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