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寡妇权受辱”析

(2011-06-14 14:14:10)
标签:

金荣

古鼎新烹

红楼梦

金针

风月宝鉴

红楼梦第十回冠题目“金寡妇贪利权受辱”,作者在“受辱”前加“权”字,此“权”字,理所应当理解为权且和暂时的意思。若说“权受辱”,首先是金荣。第九回末说得明白:“金荣先是不肯,后来禁不得贾瑞也来逼他去赔不是,李贵等只得好劝金荣说:“原来是你起的端,你不这样,怎得了局?”金荣强不得,只得与秦钟作了揖。宝玉还不依,偏定要磕头。贾瑞只要暂息此事,又悄悄的劝金荣说:“俗语说的好,‘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既惹出事来,少不得下点气儿,磕个头就完事了。”金荣无奈,只得进前来与秦钟磕头。”细读此段可知,金荣受辱的原因有二:一是贾瑞、宝玉秦钟的逼迫和李贵的劝说,即“强不得”(弱可得,柔可得。);二是为“得了局”,此“了局”是了红楼梦谜之局。即不得了局要你暗度金针何用?不了局,起你这金针之端何用?由此可知,“受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解出金针文字——真意。

从第十回回首的文字分析,“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人多势众”是不见红楼梦金针文字的人多势众,正所谓“生于末世”。是指儒学文化人多势众,没有金针文字生存的空间。“贾瑞勒令”是说主管教育文化的政权独尊儒术,对其他异己文化有封杀大权,不得不为此金针暗度之策。金荣的话,是红楼梦金针文字的自言自语,作为真意文字,自然知道这些腐儒们的行径:“目中无人”,“去勾搭人”,“鬼鬼祟祟的”,“该行些正经事(实没行正经事)”。自然可以说这些事撞在金针文字眼里的。“金针文字”自然是不怕他们这些人的。

金荣之母(即金针文字之母)胡氏,自然是指导和统领金针文字的根基。“胡”字应用拆字法拆成“古”和“月”,即古代风月,它可以作为后人的“风月宝鉴”,这就是红楼梦又称《风月宝鉴》的所在。如此,也和“古鼎新烹”之说相一致。“你又要争什么闲气?好容易【蒙侧批:“好容易”三字,写尽天下迎逢要便宜苦恼。】我望你姑妈说了”,的确,红楼梦是道佛文化与儒文化争闲气(请看《“闲争气”与“争气”》),“好容易”,红楼梦的真意为“好”,真意的解就是“好了”,那么,金针文字就是“好”。俗话说“好难,好难”,因此,可用“难”字代替红楼梦真意“好”。“易”,简单,容易不难。凡俗人情世故可以说是“易”,不费大功夫、大气力、大脑筋得出的红楼梦的各种解可以说是“易”。“容”是相容,包容的意思,它指出了红楼梦真假、难易,冷热,先后等前者包容后者的关系。

金荣“得了这个念书的地方”,又攀扯出王熙凤来,并说“若不是仗着人家,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这其中又有何奥秘呢?王熙凤,是当家人,是管家的总头,是权力和政权的象征。道学文化批驳儒学的执政理念,阐述自己的执政学说,必然要把象征政权的人攀扯进来,并且非得依靠政权的力量才能“还”金针文字的真面目(使“无名”的真意文字“有名”可见),非得依靠政权的力量才能推动道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不致使再度失落。此处的“先生”即老子、庄子。“人家学里,茶也是现成的,饭也是现成的。”“人家学里”指儒学或世俗的文化,“茶”,品评红楼梦为“茶”,“饭”为品评红楼梦得出的结论;“现成的”是说来得快而容易,即“现成的”就是“易”。尽管“现成的”(即易)东西登不得大雅之堂,但这正如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道理。为“易”的多了,金针文字本身就不会失落,就会保存站立存身之地,就可逐步过渡到图难之时。这个“图难”的过程就是“登天”,因道学是关于天道自然的学问,可以用“登天”来形容由世俗过渡到“得道”的过程。故文中有“再要找这个地方,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还难呢?”意思就是说,只要有金针文字在,是可以逐步“登天”的。所以,批者也作批:“如此弄银,有金荣在,亦可得。”“可得”,就是可以得到作者真意。如果说金荣之母“贪利”的话,可知他贪的是“天道之利”。

作者之所以把金荣之母胡氏称“金寡妇”,这与老子的道学和孔孟之道的儒学有关。老子道学尚母性之柔弱安静;儒学则崇尚君权,父权,夫权高高在上,崇尚大男子英雄气概,视女人为小人系列。这二者在红楼梦真意中是针锋相对,誓不两立的。作者要立李道之说,自然容不得儒学的存在,故称“金寡妇”。

    金荣“又爱穿件鲜明衣服”,原因是只有穿鲜明衣服,即把红楼梦一书的外表打扮的鲜明漂亮,华华美的词藻,动听且感人又使人易流泪的故事,就是金针文字穿的鲜明的衣服。目的就是吸引读者,获取立足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