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同根生 味道大不同 大白菜PK娃娃菜
 (2009-12-23 06:41:00)
	
			
					(2009-12-23 06:41:00)		| 标签: 美食饮食干锅菜大白菜白菜心味不同新鲜杂谈 | 分类: 2、熘炒;焖烧类美食 | 
 
 
 
喜欢在家烧菜,可以说是一种爱好。
我的这种爱好,不是遗传,也不是天生的,
是结婚以后,由责任转化而来。
但这种爱好,也不能说一点天生的因素都没有。
我努力找找,回忆一下还是有点原因。
我勉强把它算成爱好的启蒙。
就是小时候,爱听大人们讲述那些做饭的小妙招,小高招。有好奇心。
还有小时候,经常到别人家吃过的饭,我们家不会做。
觉得是一种遗憾。
现在能回想起来的还有一道主食,至今印象深刻。
至今也不会做。再也没有吃过。
就是我上小学前后,那时物质极度短缺,什么都凭票供应,
能吃上一顿好饭,这一年都没有几次。
有一次我在邻居家,吃过一道用北方的白薯粉,做成的“凉汤”,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它的形状,是一种像筷子粗细的,发棕黑色的面条。
它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味道发甜。
我当时一边吃,就一边努力记忆,为了回家跟母亲学的仔细一点,好给我做。
但我母亲说不会,我当时就纳闷,为什么不会?
所以,我一直认为会做饭,是一件了不起的能耐。
过了很多年,听说做这种面条,家里要有“模子”,才能做出来。
这对很小的我,就更增加了“神秘”。
而我们家父母都很忙,正是文革期间,每天晚上,要八、九点以后才能回来,
那时,我学会了“生炉子”,我就先把粥做好,
然后就一直看窗外,等待着父母归来。
但很忙的父母不会做什么菜。
凡是我们家会做的,别人家都会做,
别人家做的稍复杂一点的菜,我们家一样也不会。
可能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一定要烧出别人家会烧的菜?
后来,我就爱打听,如何做一手好菜,这点经过,不知能否算爱好烧菜的萌芽。
 
直到现在“爱好”不减,但菜始终没有提高,
再好的“爱好”,也要虚心学习,否则,只是普通的爱好。
 
前几年饭店、酒楼流行娃娃菜,大白菜,有被遗忘的迹象了。
人们把最朴实的大白菜,只有做馅吃了。
今年新学的用蚝油做了一道干锅大白菜“心”,我爱人说好吃,不比娃娃菜差。
我把做菜的方法写出来,给各位亲们提个醒,也给大白菜扬个名,
时尚的今天,不要忘了大白菜,野百合也有春天!
 
 
------------------------------------------------
厨房心经:
娃娃菜再小,也有菜帮,菜心之分。
如果只吃娃娃菜的菜心,未免太浪费。
而大白菜的一颗菜心,就可以做一盘菜。
我本人体会:大白菜心是甜的,优于娃娃菜。
而大白菜只取“心”,当然做出来的菜,更适口;更滑嫩!
娃娃菜味比较平淡,没有甜的感觉。
-------------------------------------------------------
 
主料:大白菜心
辅料:五花肉,小红辣椒
调料:蚝油、盐、味精、白糖、生抽
 
1、留了三颗白菜心,并将白菜心切成桔子瓣状长条。
 
 
 
2、将五花肉切成薄片,锅中放少许油,
 
 
 
 
3、五花肉煸出油后,放小红辣椒爆香,
 
 
 
 
4、肉片炒均后,开大火,放入白菜心,迅速翻炒
 
 
 
 
5、将汁很快焖干后,盛盘出锅
 
 
下图为“娃娃菜”的经典吃法:
干锅娃娃菜,欢迎点击图片进入。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