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粵語的量詞

(2013-05-03 23:27:01)
标签:

方言

粵語

粵普對照

文化

分类: 粵語研究

粵語的量詞

在粵語中,名詞的前面,一般會出現量詞。類似英語中冠詞(定冠詞,不定冠詞)的作用。
一,語法基本規則如下:
1
,單數(包括集體單數)。在前面加量詞。

可以等於「這~」「那~」(the)作定冠詞表特指,不分遠近;也可以等於「一~」(aan)作不定冠詞表泛指,前面不用接「一」。用於特指還是泛指主要取決於語境。

書好好睇。  à  這本書很好看。(定冠詞,特指)
屋系我嘅。 
à  這間房子是我的。(定冠詞,特指)
友好好人。 
à  這群傢伙很好人。(定冠詞特指,班是集體單數)

你食咗包?  à 你把那麵包吃了?(定冠詞,特指)

嗰度有書。  à  那裡有一本書。(不定冠詞,泛指)

 

當在前面加了「一」後,則強調數量為一,如同英語中「a」變成了「one」。

得翻書咋。  à  祗剩一本書了。(其他東西被拿走=just left a book.

得翻書咋。à  祗剩一本書了。(其他書被拿走 =just one book left.)

 

也可在量詞前面加上所有格,表示從屬關係,相當於普語的「~~」,但是只表示單數;如要表示複數,則用「啲」。當然,粵語字「嘅」同樣表示「的」的意思,所以可以用「~~」來表示從屬關係,可以用在單數或複數上。

屋好大嘅! à 我的(一間)房子很大的。(單數,表從屬)

女個個都咁索! à 我的(那些)女朋友全都那麼好身材!(複數,表從屬)

人就系我人。 à 你的人就是我的人。(表從屬,根據語境,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


2
,具體複數。在量詞前加數詞,或者表示不確定的數詞『幾』等。
書都好好睇。
à  兩本書都很好看。
屋都系我嘅。
à  這幾間房子都是我的。

3
,不具體的數,表特指,不分遠近。將量詞置換成『啲』。

粵語中等同「呢啲」、「嗰啲」,國語中等同「這些」、「那些」
書好好睇。
à 這些書很好看。   
屋系我嘅。
à 這些房子是我的。
友好好人。
à 這些傢伙很好人。

4,使用不同的量詞,可以區分不同嘅名詞。
阿哥女。(這傢伙的女朋友)
阿叔女。(大叔的女兒)

ps:雖然都是用女這個名詞。但量詞「條」說明指女朋友,而量詞「個」指女兒。

友。(這個小夥子)

友。(一群小夥子)

Ps:「班」是集體量詞,也是單數,卻表達很多個「友」。

 

5量詞+名詞。可以將幾個連在一起的名詞隔開。而且會根據語境來區別他們的從屬關係。

狗好靚。(兒子的女朋友的狗很好看)

 

6,當兩個名詞都用同一個量詞時。可以將量詞提前成一個,並

換成集體量詞或者複數量詞。

女都好聽話(兒子跟女兒都很聽話)
仔女都好聽話
貓同狗都幾靚吖。(這貓跟這狗都挺好看。)
貓狗都幾靚吖。

PS

在普通話中,沒有這樣的『冠詞』做法。所以,這是學習粵語的難點之一。而為什麼粵語中會出現這種用法呢?我猜測是因為單字詞太多,而且往往一字多義,一詞多性。所以,需要用量詞來說明這是名詞性質。並且可以通過量詞的變化來達到辨析字義。(如果我這種猜測成立的話,在南方漢語中,應該都有這樣的用法)

 

7,「大」/「細」+量詞:(只有「大」/「細」有此性質)

   表示「大的」/「小的」;也可以接「啲」表示「大/小一點」。

樖樹條根好大條 à 這樹的根很大。

啲花開得好大朵 à 這些話開得很大。

我要細張嘅地圖。 à 我要小的地圖。

隻蛋糕我想大隻啲à 這蛋糕我想大一點。

 

 

 

 

 

二,     粵普中的量詞使用差異

1,用詞差異

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大多知道,粵語量詞與普通話量詞有諸多不同,如一雙鞋稱為「一對鞋」,一輛汽車叫做「一部汽車」或「一架汽車」,一座橋是「一道橋」,不一而足。粵語區的人在學習、運用普通話時,要注意避免將方言中的量詞帶入普通話,造成交際障礙。(詳細請看附表) 
2,用詞淵源

粵語是從古漢語發展而來 的,其量詞用法並非全無理據。如「一把刀」,粵語經常說成「一張刀」,因刀身為扁狀體,如同紙張一樣,用「張」來稱說更加形象生動,普通話稱「把」是著眼於刀把的形狀;有的粵語次方言稱「一床被子」為「一鋪被」(廣州話說「一張被」),「床」與「鋪」乃近義詞,用哪個只是習慣問題。有些度量衡單位,在普通話裡已經發生了變化,比方「一元錢」或「一塊錢」,粵語多說「一文計」(寫作「一蚊雞」),「一毛錢」在粵語中也多說成「一毫紙」,「文」、「毫」其實是古代貨幣的流通單位,可見粵語還挺古色古香的。

3,量詞的方言多樣
    
由於粵語來源的多層次性,廣東各地方言土語的量詞用法五花八門。這裡略舉幾例進行分析,讓讀者體認一下方言文化的多樣性。 
    
四邑方言量詞「個」的結合能力特別強,除了可以用來形容人之外,還可以說「一個牛」、「一個豬」,雞、鴨亦可用「個」來表示,甚至蚊子也可以說「一個蚊」。茂名斗門高州曹江)、清遠等地的白話則稱為「一粒蚊」,蚊子咬了人之後,充滿人血的肚子不正是像一顆米粒嗎? 
    
語言經常相互借用,方言亦是如此。廣東有粵、客、閩三大方言,又是少數民族(壯、瑤族等)生活的地方,量詞借自異方言並不足為奇。如「一個人」,在電白吳川高州化州說成「一隻人」,這可能是從粵西客家話帶入的,因為稱人的量詞在客家話中通常說「只」,德慶德城用「碌」、連州清水用「那」,很可能屬於非漢語的成分,應該是早期古百越語的遺留。 
    
以上講的是名量詞,粵語的動量詞也有不少特色。例如「去了一趟」,粵語可以說「一輪」、「一勻」外,還可以說「轉」(東莞)、「圍」(連山)、「橫」(開平恩平)、「鋪」(雲浮、郁南、廣寧)、「擺」(海豐佔米話,一種帶粵語特點的混合方言)等等,真是異彩紛呈! 

三,     常用量詞

1,          個體量詞:

個,隻,條,間,舊,塊。

2,          度量詞:

文,毫子,個,尺,磅,安士。

3,          集體量詞:

Pairset,班,沓,紮,戙,梳。

4,          不定量詞:啲。

5,          動量詞:(=「次」)

勻,鋪,鑊,餐,水,劑

 

 

PS:(回應網友提問)

你好 很高興看到你的評論~ 

我想說:這裡的量詞指的是大部分量詞,當然也適用於集體量詞,而且只能是“單字量詞”。

而度量詞則不能用於此種情況。

不過如果是是泛指,接續在動詞或數量詞之後則可以,比如【唔該畀斤蘋果我!】或【呢d蘋果幾錢一斤?】等情況!

謝謝你的質問。

 

附表一:粵普名量詞對照

粵語

普通話

粵語

普通話

一隻牙

一顆牙

一隻豬

一口豬

一隻牛

一頭牛

一隻馬

一匹馬

一隻碗

一個碗

一隻窗

一扇窗

一隻匙羹

一個勺子

一隻筷子

一根筷子

一隻手錶

一塊手錶

一條蔥

一根蔥

一條痕

一道印兒

一條繩

一根繩子

一條題目

一道題目

一條數

一筆賬

一鑊粥

一鍋粥

一間屋

一所房子

一間銀行

一家銀行

一間學校

一所學校

一殼湯

一勺湯

一殼水

一瓢水

一殼眼淚

一眶眼淚

一啖飯

一口飯

一啖茶

一口茶

一舊飯

一團飯

一舊電芯

一節電池

一對鞋子

一雙鞋子

一對手襪

一副手套

一味菜

一道菜

一餐飯

一頓飯

一煲飯

一鍋飯

一粒糖

一顆糖果

一扇門

一口針

一根針

一笪「那」

一塊疤

一梳蕉

一把香蕉

一塊鏡

一面鏡子

一碌蔗

一根 / 節甘蔗

一支汽水

一瓶汽水

一把刀

一張刀

一把口

一張嘴

一件西餅

一塊西餅

一套電影

一部電影

一「」臭「隨」

一股臭味兒

 一笪碇方

一塊地方 

一笪漬

一塊污漬

一戙書

一摞書

一「浸」皮

一層皮

一道/條橋

一座橋

一拃沙

一把泥沙

一紥花

一束花

三張嘢

三十歲

一沓信封

一疊信封

一埲墻

一堵牆

一篤尿

一泡尿

一丁人

一個人(形容少)

一執毛

一撮毛

一單嘢

一樁事

一磚豆腐

一塊豆腐

一嘜米

一筒米

一粒/個鐘

一個小時

一眼針

一根針

一眼燈

一盞燈

呢停人

這種人(貶義)

一餐飯

一頓飯

一忽布

一小塊布

一撅鐵棍

一截鐵棍

一堂轎

一頂轎子

一堂蚊帳

一頂蚊帳

一搊鎖匙

一串鑰匙

一搊豬肉

一袋豬肉(手挽)

一蚊

一塊錢

三個六

三塊六毛

一梳提子

一串葡萄

一樖樹

一棵樹

一夥人家

一戶人家

呢櫳嘢

這種事情(貶義)

呢味嘢

這種東西

一張梯

一把梯子

撈邊瓣

做哪行

一圍酒

一席酒席

一迾屋

一排房子

一架/部車

一輛車

一擊(Gig)流量

一千兆(G)流量

1Mac流量

1兆(M)流量

一樽水

一瓶水

一篼粥

一大鐵碗粥

一毫子

一毛錢

一陣()

一會兒

一排

一段時間

一日

一天

一點鐘

一時

pair情侶

一對情侶

set公仔

一套公仔

一班友仔

一群傢伙

 

附表二:粵普動量詞對照

粵語

普通話

粵語

普通話

一勻

一次

著過幾水

穿過幾次

博翻鋪

賭一把

省咗一餐

駡了一頓

打佢一鑊

打他一頓

整翻劑

整一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