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旅游。但到一地区常不走遍,留个想头,留给下一次。都走到酒泉、莫高窟了,却没去新疆。都走到西宁、青海湖了,却没去西藏。
几年前的6月份,想出门旅行,去哪儿呢?泰山黄山去过,“黄山归来不看山”。山,就不去了。海,更不用去,我家几分钟就到海边。突发奇想:去拉萨吧。我非常喜欢才旦卓玛的藏族民歌,那样的辽阔豪放,那样的纯朴善良。和新疆民歌,蒙族民歌一样的优美动人。
我喜欢自由行。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不喜欢跟着旅行社听他们摆布。而且,国内行,尽可能坐火车。
于是,从我家只有20多米海拔的城市夕发朝至火车到北京,北京的朋友帮忙买好了去成都的卧铺,到了成都,只去大熊猫繁育基地看看大熊猫,就又坐火车去青海省的格尔木了,下了火车就直接转乘格尔木去拉萨的大巴。
我喜欢快节奏,喜欢复杂问题简单化,直奔主题。
开车前,司机建议乘客买点氧气罐,不少人都买了不少。我想,没那么娇贵,没那么严重吧?不过还是买了一罐。大小像易拉罐,还要细一点。
车开了,行驶在青藏高原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真像是草原上俊马奔驰啊!心情很好。
可是一点一点开始感觉胸闷,有人开始吸氧了。坐在我旁边的是位在西藏那曲长大的汉人,是他爸爸早年支援西藏建设从内地来西藏生了他。他不说,还真看不出是汉人,和藏人一样的肤色。他告诉我,你要是感觉难受,就吸点氧吧。到最难受的时候再吸就没用了。好!我就开始隔一会儿吸一点。也不知道里面是不是真有氧,反正没觉得有什么用。我也明白,高原反应,不仅仅因为缺氧,还有气压问题。
又一点一点开始感觉有点冷了,有人开始穿车上配的绿色军大衣。我想,还不至于吧,现在可是6月份噢。可是,不行,渐行渐冷,穿上!过了会儿,哇!大巴前窗,浓密的雪花狂舞着迎面扑来!窗玻璃上的刮水器猛力地狂摆着!
又闷又冷的我,头也一点一点开始疼。旁边朋友说,初走这条路的内地人,一般都有你这些反应。现在海拔大概4000米,前面还高。
呼吸越发感到困难,头疼越发感觉厉害,就像颅骨都在裂缝就要炸开一样。我难受的闭着眼睛仰着头慢慢摇着脖子也不知过了多久。
司机一声喊让我睁开了眼,“唐古拉山口兵站到了!大家可以下车吃点东西。”
啊?著名的唐古拉山口到了?一定要下车一定要看看!可是刚一站起来就立即瘫坐在了车里的过道上,只觉得昏昏沉沉一点气力都没有。旁边的朋友马上扶我起来,扶我下车,扶我进兵站,要了一碗粥,其实就是米汤,就几粒米。回到车上,强烈的高原反应又逼我闭上眼睛享受剧烈的疼痛。
海拔53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片无情的冰山雪地和除了哨所以外广大寂静的无人区。
可是,就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几位战士却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守护在那里。伟大啊!可敬啊!这里,空气里的氧成分还不及陆地的一半儿,不容易啊!
终于过了严重缺氧的唐古拉山口,海拔高度开始下降,空气里的氧渐多。胸闷、头痛的感觉也随之渐渐缓和,但还是迷迷糊糊。
当车到了那曲时,我身旁的朋友要下车了,我送给他几盒烟,以表示对他的谢意。
又不知过了多久,大巴终于到达了终点拉萨。拉萨海拔是3700米左右,胸闷头疼的感觉基本消失。
我赶快开始玩儿了。先是漫步了布达拉宫广场,然后登上了高高的布达拉宫,进里面细细参观,不时为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厚而惊讶。然后去了著名的大昭寺、八角街。还去了布达拉宫隔着广场对面的拉萨市歌舞团,希望能见到我敬仰的才旦卓玛。可里面的人告诉我她出国演出去了。遗憾啊!
只在拉萨呆了一天。感觉这里安详平和,依然保存着许多藏族文化。街上捻着珠珠走路的藏民老妈妈,路边藏族特色的民居,还有洋人在八角街开的小店,等等,我都喜欢。
可我的胃不喜欢这里,整天叽里咕噜翻搅着难受,吃的东西不行。藏族的饭店文化差异太大,不敢吃,只好找汉人开的。可看了几家,都是四川人干的。没办法只好进去,其实我享受不了川菜的辣。要了份饺子,可配上来的调料又是辣椒油,真要命!我们吃饺子是蘸着酱油、醋和蒜泥调成的调料。我自己弄的话,还会再微微放一点糖撒一点鸡精加一点姜末,味道好极了!所以,我们家包饺子,只安排我专干一个活儿,作蒜浆调料。
另外,强烈的紫外线受不了,仅仅在布达拉宫一带转了才一天,第二天早上就发现脸上已经曝皮了。
于是,决定回去。而且,不坐大巴了!破例,改坐飞机了。于是就去拉萨市郊的贡嘎机场,上了飞机飞重庆。到了重庆那个舒服啊,何必大巴走唐古拉山啊!
后来,从重庆乘江轮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到上海。又从上海乘轮船大海航行回到家。
本以为高原反应疼完了就没事了。可是几个月后严冬来临,隐患发作了,我得了脑出血,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
在医院里,病床上,我插了两根管儿:一根儿进食,一根儿排尿。这是因为血块儿压迫了消化系统神经,消化系统不工作了,不能用嘴吃饭了。又压迫了泌尿系统神经,泌尿系统也不工作了,不能主动小便了。好在没有压迫循环系统,是管心脏的。好在没有压迫呼吸系统,是管肺的。只要占这二者之一,真就没了!
更好在发现及时治疗及时。一个月后,出院了!回去休息了一段时间,好了!又照样走步照样开车照样吃喝,照样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点后遗症都没有。
谢谢老天爷保佑我!
后来,有人分析说,就是在海拔5000多米,气压低颅骨涨,到了隆冬一冻颅骨缩,一涨一缩伤了脑血管的。也有人说,如果先在格尔木停留几天,适应一下就好了。要慢慢增加海拔高度,几天之内就从海拔20多米一下子就爬升到5300多米肯定不行,很危险的。
这,就是我西藏之行的教训。
不过,现在一般不用担心了,到拉萨通火车啦!
听说车厢里面还自动供氧,还有调气压的功能哪。
加载中,请稍候......